工艺资讯

上一页
1/234页 共6999

梅花有韵品音壶——蒋春音《花之韵壶》赏析

时间:2014/9/14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钱俏枝


蒋春音《花之韵壶》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知为什么,初见青年紫砂艺术家蒋春音的梅花三弄之《花之韵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王安石的这首《梅花》。“梅”自古与“松”、“竹”、“兰”齐名,被称为“四君子”;又与“松”、“竹”被喻为“岁寒三友”。

  蒋春音女士这把《花之韵壶》,轮廓分明,点、线与面的完美过渡,又让壶有了一种婉约柔美的气息。细观之下,只见梅桩做成的壶嘴,如一波三折,弯曲自然;壶钮同样以梅桩做成,又在边上延伸一枝红梅贴于盖面,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弯折作把的梅桩与嘴、钮相呼应,壶身绽放的梅花也与盖面的梅花相呼应;嘴、钮、把上枝洞的刻画更是浑然天成。

  梅桩的苍老之态与怒放的红梅新老相连,稳重大气,意趣非凡,这就使得整把壶折射出一种生命的力量,让人不难想象:早春二月,春寒料峭,虽是春已来到,风雪依旧在。大地依旧白茫茫的一片,冰雪覆盖之下,万物消怠,突然,推开窗,院子的角落,一树寒梅迎寒绽放,妍丽脱俗,让人为之动容。如范大成诗中所说:“雾雨胭脂照松竹,江南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嫣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作者精心选用三种颜色的泥料,让壶色泽明亮艳丽,却不俗气,制作花瓣的朱泥,让花朵在清冷素雅的同时却也呈现一抹娇羞之态,并把花瓣象征的五福也注入进去。加之所有泥料之上乘,整把壶质感尤显光滑,作品流露出一种无可挑剔的美。让我似乎置身一座幽静的庭院,立于花影飞雪之间,一刹那,恍若隔世遥云。一树红梅,怒放枝头,风送清香,不自觉得轻移树下,微闭双目,此时红尘的纷杂悄然退去,内心平静、祥和。

  掷入茶叶,注入清泉,紫砂的气息、梅花的韵味和着茶叶的芬芳,进入五脏六腑,顺着血液流动全身,洗去岁月的尘埃,化开世事的沧桑,一时间有所悟,带着清瘦的风姿、俊秀的神采、高洁的品格、深厚的涵养,以一朵花开的姿态行走红尘阡陌!

  作者娴熟的技艺,严谨的制作,让她的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独特的气质。

  因为这把壶让我好奇作者蒋春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紫砂女子?几经周折还是见到了她,眼睛清澈,专注的神情又似乎带着她这个年纪少有的沉稳;纤细的身材浑身透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灵秀。自小喝着江南太湖水长大的她从小就与紫砂结缘,并拜于紫砂大师何道洪先生的门下,也是何大师所有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努力,再加上名师指点,让蒋春音在众多的年轻陶艺师中脱颖而出,在紫砂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这也就验证了她创作的这把《花之韵壶》的另一层意思: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我看来,也许她本身就是一朵梅花,一朵开在紫砂世界里的梅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