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摘:

上一页
下一页
1/1页 共0

品味《伯乐相马》

时间:2003-04-25文章作者:
这是一匹年轻的马,它直竖的双耳,动感十足的鬃毛,鼓突的胸腱和欲扬未扬的尾巴,均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气度。它志在千里,英姿勃勃,却又蓄势未发,无比感念地依偎着身旁的老人。一个“爱才”、“惜才”的千古佳话,就这样由一件高达1.5米的青铜雕塑《伯乐相马》耐人寻味地凸现于人们面前。这件雕塑的作者是袁晓岑,年近九旬的艺术家。前不久,袁晓岑把《伯乐相马》送到云南美术馆参展。由于功力深厚、技艺精湛、感情饱满、韵味悠长,这件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人们或击节赞叹,或品赏再三,不舍离去。如果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之林中的一棵大树,那么,生活的祝福就是这棵树赖以根深叶茂的土壤。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说到袁晓岑的童年,说到他的故乡贵州普定县的一个偏僻的山村。在那神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一个经常放马、饮马、骑马去赶场的孩子,对于马的形与神,性格和表情早就谙熟于心了。那时候,在袁晓岑家的农家小院,墙壁上被当时才七八岁的他用火塘里的木炭画满了马和其他禽畜,院子的大簸箕里晾着一批批他用邻村瓦窑的泥捏的小马小牛。以后,他刻苦学习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学习岭南画派的画风,师法自然,真诚地面对生活,使得艺术造诣不断精进。因此,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以画马著称于世的徐悲鸿就对当时年仅22岁的袁晓岑所画的马赞赏有加。他说,“你画的马是中国马,我画的马是西洋马,各具风格。”重视研读中国古典诗词文赋的青年袁晓岑也曾把当时所作之雕塑请教于徐悲鸿,颇蒙赞许。同时,徐悲鸿也把西方的一些艺术理论和作品推介给袁晓岑。他一生钟情于国画、雕塑两种造型艺术,而又植根于古典诗文和中国绘画“六法”中讲求“气韵生动”的理论。他把国画和雕塑的技法交相融会,使之相辅相成。因此,著名美术评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来云南时,曾为当时即将出版的《袁晓岑国画雕塑集》题写了如下精当中肯的评语:“画家、雕塑家袁晓岑的作品不只创造性地体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别与联系,更可贵的是诗意与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先生的这件雕塑《伯乐相马》不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或者《大卫》,散发出一种强悍的美,也不像罗丹的《思想者》或者《巴尔扎克》,张扬着力度和燃烧着激情。这件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美学修养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它细腻含蓄,优美抒情,意境深邃,诗意盎然,是典型的洋溢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作品。89岁高龄的袁晓岑宝刀不老。面对他的《伯乐相马》,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