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摘:

上一页
下一页
1/1页 共0

廖冰兄抗战时期的艺术活动

时间:2005-8-13文章作者:廖陵儿 张红苗
廖冰兄:漫画家,1915年生于广州。建国后,历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广州市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一、三、四届理事和广东省美协副主席。画集有1984年出版的《冰兄漫画——1932―1982作品选》及1994年出版的《中国漫画书系——廖冰兄卷》等。《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自嘲》、《噩梦录组画》、《残梦纪奇篇组画》等为建国以来的代表作。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睡狮醒了!睡狮怒吼了!中国人民终于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我发狂了!”廖冰兄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情。他毅然辞掉一份有固定收入藉以养家的美术编辑职务,投身这场渴望已久的救亡雪耻、捍卫中华民族的圣战。可是回到广州却请缨无路,只好投靠到母亲后夫的家乡--广西省武宣县桐岭乡湾龙村。在这远离炮火的偏僻乡村,廖冰兄不甘心放下可以参与战斗的画笔处于汹涌澎湃的抗日洪流之外。他在这山区县城书店结识了一位从事共产党地下工作的青年教师江明彬。他想,乡村农民缺乏文化,阅读困难,何不把抗战的道理画成图画向民众宣传?他与江明彬商量,江明彬即带冰兄去见县长和国民党党部书记长,书记长对这个20出头的青年画家的抗战义举表示支持,拿出四块光洋(银元)给冰兄买了纸张,笔墨颜料。回到湾龙村,冰兄就像自己给自己吹响了战斗号角,连续40多天日以继夜,一气画成了200多幅连环漫画,比较系统而又通俗地阐述为什么必须抗日,如何抗日、如何争取胜利的宣传漫画。1938年2月,一个武装起来的年轻战士——廖冰兄就像带着武器弹药上战场一样带着这200多幅滚烫的漫画回到广州。这时候,上海、南京已沦陷,广州聚集着一大批精诚救国的文化人,原在上海办《动员画报》的漫画家鲁少飞、张谔、特伟等到了广州,原在上海出版的《救亡日报》也迁到广州来出版。李凡夫、林檎、黄茅、黄超等广州画家正在长堤(今沿江路)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画展。廖冰兄看了他们的画,自愧不如。但想不到当他拿出自己刚从广西带来的一大卷画作时,同行们竟拍案叫好,决定就在他们展览过的场地,再一次借助原先为展览搭起的棚架,开起了“廖冰兄抗战连环漫画展”。布展的当晚冰兄只有两个助手--妹妹廖冰和后来成为妻子的市师同学罗凤珍。在他们布置得差不多的时候,冰兄灵机一动,给在“衙门”做“官”的朋友黄苗子打了个电话,苗子当时是广东省政府的机要秘书。岂知苗子接到电话连夜把郁风和夏衍带来,这三个人便是廖冰兄生平第一次开个展的第一批热心观众,夏衍是刚从上海迁来的《救亡日报》的总编辑,郁风是《救亡日报》的记者兼美术编辑,三人看展览后兴奋不已,夏衍当即拍板,马上在《救亡日报》上为冰兄这个展览开专版,苗子、郁风都写了推介文章。苗子称廖冰兄是一个反对侵略的民族斗争的武士,并佩服廖冰兄200多幅作品题材广泛,构思奇特,竟没有雷同,包括了国际、政治、经济、农村问题,并对每一问题都能够很清晰地提出正确的指引。郁风、周钢鸣则认为冰兄作品的中国化、通俗化、大众化,是抗敌绘画的路向。1938年2月23日至2月28日,来广州市长堤青年会参观“廖冰兄抗战连环漫画展”的观众络绎不绝,人们看到的不是公式化的标语口号的宣传,而是走进一个使人得到抗敌救国教育、大振抗战士气的课堂。《抗战连环漫画》在广州展览时,他通过妹妹廖冰认识了一位来自上海的进步摄影家郑景康。郑景康看过画展后甚为激动,并告诉廖冰兄,由叶浅予任队长的“救亡漫画宣传队”已由上海迁到武汉,他建议把《抗战连环漫画》带到武汉展出。冰兄却苦于没有经费,郑景康便毅然将心爱的相机卖掉,买了两张火车票,与廖冰兄同赴武汉加入“救亡漫画宣传队”。该队后来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担负抗日文艺宣传的机构。廖冰兄的画正好赶上4月间在汉口举办的“保卫武汉”宣传周活动中展出。在漫画宣传队的群体里,受其他队员的影响,冰兄的画技有所提高。而小学教师出身的廖冰兄则运用教育原理为“漫画宣传队”拟制创作计划,以他的机智为漫画宣传队出谋划策,成为“漫画宣传队”的中坚分子,他们都爱称他为“红须军师”。漫画家汪子美曾经说过:“叶浅予的漫画宣传队有了你这个‘红须军师’就如虎添翼了。”其时,东南战区(第三战区)政治部在武汉组建,主任谷正纲向三厅要戏剧和美术人员做宣传工作,三厅决定把漫画队一分为二,分一个小分队到三战区。于是由张乐平带队,廖冰兄、陆志痒,还有初到武汉尚未找到工作的叶浅予弟弟叶岡一行四人于5月取道九江、南昌、景德镇,随三战区政治部到了安徽休宁驻地。他们借用一个大宅的厅堂全力以赴地绘制大量大幅的宣传画。此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廖冰兄读后十分振奋,立即按其精神夜以继日,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用裁成宽50厘米,长1米的白布,每块布画两幅,编绘一套分章分节、图文并茂的连环漫画。每幅画都用韵文作说明,比《抗战连环漫画》更通俗易懂,更像教科书的连环漫画,题为《抗战必胜连环图》,分“越打越强的中国”和“越打越弱的日本”两部分,共27幅,每幅四格,从政治、军事、经济、国际各方面说明抗战必胜的道理。至1939年秋廖冰兄还与木刻家陈仲纲合作,把这套作品刻成版画,在桂林由胡愈之创办的文化供应社出版,并大批运往前线散发。1938年底,冰兄带着这套作品随属于三厅的第七演剧团出发,沿安徽、浙江、江西水路所经的城镇乡村作抗战文艺宣传活动。剧团露天搭台演出,冰兄的画则在戏台周边用绳子拉开露天展览,彼此相得益彰,吸引大量观众。冰兄还运用在小学教书的本领,对观众按图讲解,使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精神得到普及,使缺少文化的乡民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