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之华丽 质之典雅

时间:2005-6-4 文章作者: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故称景泰蓝。它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最后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1935年北平市政秘书处编辑的《旧都文物略》在谈到景泰蓝起源时,援引《陶说》写道:珐琅,在过去叫“佛郎”,又叫“发郎”,产于“拂”。“拂”即指东罗马帝国。13世纪下半叶,元蒙军队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入侵西亚,俘虏了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工匠作为工奴输往后方,专为蒙古贵族生产豪华日用品。此时,阿拉伯地区流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在这种情形下,烧造“大食窑器”的阿拉伯工匠带着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来到中国。这种以金属为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的作品虽是舶来之物,但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也很快就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雍正六年(1728)《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今年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目前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文字记录。景泰蓝工艺成熟于明朝,它见于实物,以明宣德年间(1426~1435)为最多。当时工艺的风格特点已经形成,并日渐成熟。明代景泰蓝的造型大都为器皿,多数为历代陶瓷及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其装饰纹样以大明莲为主,也有少数串联花卉和青铜器纹样变形的装饰,其色彩以湖蓝为主色调,配以少量红、白、绿、黄等色。品种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等,后来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制作胎型的物质材料有金、铜两种。到景泰年间,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宫廷内的御用监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这个时期制胎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向实用方面转化。花盆、灯、蜡台、樽、壶等器物题材开始出现,有龙戏珠、夔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大明莲的纹样日趋丰满,枝蔓形状活泼有层次,釉色也出现了葡萄紫、翠蓝和紫红新色,这个时期的釉色具有内涵的亮度和纯度,放射出宝石的光芒。在以后任何时期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在装饰手法上,非常重视金工的处理,器物的顶、盖、耳、足边线等部位,多有錾活装饰。清代是景泰蓝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从艺术特色上看,清代初期的景泰蓝缺乏独创性,无论造型、色彩和装饰大都沿袭了明代的风格和体制。康熙三十二年(1693),设“作”来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珐琅作也是其中之一。清代中期开始,景泰蓝在表现内容上,走上了一个新的纪元,作品造型日渐丰富,除器皿造型外还有立体的建筑物、屏风、桌椅、动物造型和实用物等。到了乾隆时期(1736~1796)景泰蓝与雕漆、金漆镶嵌等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处处可见,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大到屏风,以及日用品等。花纹的内容也比明代更为广泛,花鸟虫草图案更加生动多姿,龙凤图案越显刚柔相济,大明莲也演变成精美细秀的勾子莲,并出现了以历代文人名画为题材掐制的作品。大量西方画工,艺人来到北京宫廷,给景泰蓝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手摇压丝机的使用,使丝工技艺达到了空前的匀称精美。釉料不仅出现了粉红、银黄和黑等颜色,而且粉碎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釉料研磨的加细,对点润技术的提高和作品的表现力起了很大作用,产品的砂眼也大大减少,镀金技术也胜过明代。从保存的器物看,至今仍光彩照人。可以说,乾隆时期是清代掐丝珐琅的鼎盛时期。景泰蓝与漆器、木器等其他工艺的结合,也是始于乾隆年间。1840年后,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铜胎掐丝珐琅制品曾一度受到西方人的青睐,珐琅工艺有了对外延伸的可能。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海禁大开,景泰蓝的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下,除了官营珐琅作坊外,民间出现经营景泰蓝的开商号和店堂,各国纷纷前往争购,出现一派繁荣景象。1912年清朝结束,景泰蓝产品的世俗功用得到进一步开发。景泰蓝技术制成的水烟袋成为当时紧俏的商品,美、英、法等国的商人争相购买景泰蓝。需求导致景泰蓝艺术风格的转变,北平出现了专门为天主教服务的景泰蓝作坊——晋丰工厂。生产的品种有圣水罐、圣水池、带方座和三角座的十字架等西方宗教用品。纹样是以带十字的单丝蔓儿为多,此外还有万字、云彩地儿等。色彩以红、白为主,还配有淡黄、粉、绿等颜色。民国时期景泰蓝沿袭清代风格,至解放前夕,铜价上涨,珐琅成本提高,海运费用昂贵,使得景泰蓝行业奄奄一息,步入低迷。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人民政府对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视,成立了众多行业协会、研究单位和工艺工厂,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艺术水准有很大的提高。建国后的景泰蓝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恢复时期,大都承袭了明清的风格。20世纪70年代景泰蓝行业快速发展,这个时期的景泰蓝无论在造型和装饰纹样上还是在色彩及艺术水平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产品质量稳定。80年代以后,景泰蓝行业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艺术水准和从业人员数量有所下降。近年来,景泰蓝等一大批传统艺术的价值被人们重新挖掘认识,加之艺术品收藏的牵引作用,使得景泰蓝这门传统艺术散发出新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