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墨画双年展的创新

时间:2001-12-29文章作者:徐良瑛
一、别开生面的研讨会及文献展2001年深圳水墨论坛——20世纪水墨画学术研讨会于12月24日至26日在深圳画院举行。配合这一活动,大型“20世纪水墨画文献展”也同期展出。“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是经文化部批准,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画院策划和组织的常设性国际水墨画展,已举办两届,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画家参加,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使这一展事更具学术性,深圳画院自今年起又设立了与之相互促进的深圳水墨论坛。旨在更加广泛地整理和研究展览成果,加强海内外美术史家和批评家的交流。该论坛每逢单年举行一次,常设机构隶属于“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组委会。引人注目的是这次研讨会的形式——配合文献展同期展出既别开生面,在业界又属首创。主办者不仅将学者的论文汇编成《深圳水墨论坛——二十世纪水墨画研究文集》,而且对部分论文在篇幅上做了适当调整,配之以图,编辑成“20世纪水墨画文献展”,通过以文附图的方式使与会者和观众在陈列馆里更为直观地解读和考察水墨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加深了理论家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二、论坛主题——20世纪水墨画研究今年深圳水墨论坛的主题是20世纪水墨画研究,来自我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以及美国等国的18位学者做了专题报告。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刘曦林对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他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世纪像20世纪这样向中国画提出了如此尖锐如此迫切的变革课题。20世纪的几代画家的实践成果建起了一座民族艺术的世纪丰碑。华南师范大学皮道坚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水墨实验20年》,他说,80年代,实验性水墨艺术的出现,使水墨画坛最终形成由传统派、学院派和实验派组成的多元共生格局,这一格局对于水墨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相当有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对20世纪中国画革新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反省和思考。他说,20世纪的人倡导革新,都以中国画“衰败”“保守”为由,实行丑化主义、激进主义、艺术达尔文主义。他主张中国画实行渐进式的革新。因为中国画属于高度成熟而悠久的古典艺术,它在漫长的渐变过程中,出现过难以数计的杰出画家。即使在强调革新、反叛、突变的20世纪也是如此。以渐变为演进特征的传统型中国画,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对于新时期中国画改革创造的新样式,出现的断裂性变化是否成功,有待思考。他对多样化的中国画给批评带来的混乱提出新的批评方法引起与会人员的注意。他主张把中国画分成传统型、泛传统型、非传统型三大类,从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不同标准进行衡量,避免标准和价值错位的异元批评。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从中国画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的角度,对西方文化、西方艺术的观念和技巧对中国美术所产生的影响和困惑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在谈到当代艺术呈多元化发展时,他说,这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他认为在强调对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建立不同评判的标准时,还要注意共同的标准。一些青年人对西方文化非常敏感,接受迅速。好的东西学来的不多,糟粕一下子就学会,直至去年出现的吃人肉等血腥的行为艺术,他们自有他们的价值标准。你不喜欢他们喜欢。所以不同的评判标准之上,还要有共同的标准,首先是人性的标准,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我国优秀文化的、符合道德的标准,其次是东方人不是西方人,是中国人的不是美国人的标准,否则这各自的评判标准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没有益处。香港大学艺术学系教授万青力说,国内艺术界出现价值观混乱现象,鄙薄本土有价值的东西。传统的水墨画要在国内很好地发展,画家一定要到国外寻找知音,一旦走向世界了,就会知道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价值。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袁金塔说,现代与传统充满矛盾。台湾经济越发达,传统水墨画的发展越衰危,学生与观众流失很多。这与就业压力,青年人的好恶等因素有关,祖国大陆也会面临此问题,要未雨绸缪。参加论坛的专家还有潘公凯、殷双喜、范景中、杨思梁、李铸晋、卢辅圣、姜斐德、高居翰、曹星原等,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20世纪水墨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三、让水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水墨在这次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对于“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及“深圳水墨论坛”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因为我国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中国美术介入世界性重大活动却远远不够。虽然一些美术家和作品进入了国际艺坛,但其作品的观念、内容、样式却是被西方策展人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并不真正代表中国的艺术。即使在一些世界性大展,如“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奖的作品也是如此。美术界有识之士早就认为应由我国自己举办国际化的双年展,并使之体制化,建立我们的策展机制和评判标准,使之吸引世界级的艺术家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真正增强代表中国美术特色的——中国画的国际地位。但是由于资金、硬件设施、旧的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使此项工作成为我国美术事业发展中的弱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的举办,使海内外水墨艺术家为之一振。专家们对于深圳市政府将该展作为常设性项目列入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的做法,称其为高瞻远瞩,对于深圳画院顺应需要,迎接挑战,自觉肩负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历史重担的举措尤为赞赏。专家们认为,已举办的两届双年展的包容性、学术的民主性,大大地活跃了水墨画的创作。尤其是以前瞻性的理论视野对水墨画创作进行必要的引导,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办者功不可没。与会者对于双年展和论坛也提出了不少建议。(一)“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非常重要,但做深、做长久并不容易。策展人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每届展览的题材可以变换,形式也可以变换。但也有专家认为,对于实验、观念等形式的水墨画不用去抓,青年人也会去做。真正要下力气的是延续中国水墨画精髓的创作,要拿出从精神到形式、语言都有影响的作品。(二)论坛题目不宜太大,也可吸收画家参加。(三)主办者应申请收藏基金,收藏历届双年展的优秀作品。(四)加大宣传力度。“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不仅可以到香港、台湾举办,还应到世界一些国家巡展。让水墨画进一步走向世界,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