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美学与文化复兴

时间:2004-02-16文章作者:周忠厚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三分靠相,七分靠装,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证明服饰的重要性和穿戴存在美学的问题。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可见衣着打扮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状态。古和今的问题我们国家今天的服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继承了古代的服饰,我们现在穿古代服饰,就是一种继承。但是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理解我们今天生产的汉装、唐装、旗袍等等,都是根据古代的服装来生产的,但已有所改进。比如说APEC会议,各国首脑所穿的唐装,也不完全是唐朝的原样,已经过改进,一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唐装热。再如汉装,我觉得将来也是可以生产的,但是它的袖子太宽了,里面可以装一个小孩,我建议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加以改进,既保留汉装基本的东西,又要符合今天的一些要求。否则的话,它就不能为大众所传用。总之,我们要根据古代服饰的艺术特点,挖掘古代服饰的艺术宝库,寻找今天服饰的窗口。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在研究服饰美学的时候,除了关注汉民族的服饰以外,还应该关注50多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也要加强民族学的研究,为我们的服饰美学汲取营养。中与外的问题中国的服饰固然有它很多优秀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我们也不能够故步自封,要学习外国服饰当中的精华。实际上在古代,中国服饰就汲取了外国服饰好的东西,比如说汉、唐就汲取了好多、清朝也汲取了好多国外好的东西。全盘西化,只准穿西服是不对的,在中国实际上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一些外企只让穿西服,中国的休闲服,如夹克衫等等都不允许穿,这在中国的土地上应该是不对的。当然只穿我们自己的服装,盲目把外国服饰排除在外也是不行的,我觉得中与外的关系很重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问题从服饰来讲,我们的服饰首先要有民族性,汉装是民族的,其他外国的各个民族没有这种服饰。现在各民族的交流,各个国家的交流也是非常的广泛,所以我们要顾及世界服饰的一些风尚,比如说流行色,我们就是要顾及,否则的话就是与流行色专门对着干。如果不顾及流行色,在国内有的时候还可以,但是出口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们也要努力使我们的服饰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要努力学习世界上先进的东西。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矛盾当中,我觉得民族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讲到文化复兴,我觉得文化复兴还要提倡一点民族主义,就是我们民族的东西都要把它看得更重一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强调的是要保留民族优秀的、精粹的东西。服饰也是如此,我们要将它优秀、精粹的东西继承和保留下来,并加以发展。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服饰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放弃民族性,就是放弃特色。比如我们做西服,就很难超过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名牌。但是我们如果做汉装,做唐装,做中山装,做旗袍,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得很杰出、很优秀。让我们的服饰走向世界,也将有助于我们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