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展给特别的你

时间:2015/8/30 20:59:27文章作者:新民晚报 林明杰
  日前,策展人贾布出了本新书《特展时代2.0——上海特展产业研究2014-2015》,第一次围绕方兴未艾的特展进行了一番系统化、数据化的梳理、研究。与此同时,围绕着同一位西方艺术大师,两个特展将一起在沪上亮相,未登场已是硝烟弥漫,可见激烈,也可见贾布具有预见性地抓住了热点。

  究竟什么是特展,业界人士各说各的。说穿了,这不过是个随手拿来说明问题的名词,很难深究。特展如果仅仅是特别策划举办的主题性展览,那么这样的展览比比皆是,早已有之。但如今激起展览业界一场混战的特展形式,应该始于先后在上海成功举办的毕加索、莫奈特展。那么就是说,所谓的特展,是具有商业目的,采用商业手段策办的艺术或者泛艺术展览。

  于是乎,缘于它无法回避的商业性,对它的批评也纷至沓来。

  然而我却认为,特展最具有期待价值的就是它的商业属性。

  在特展出现以前,所有的艺术展览,不外乎官方办的,学术机构办的,以及一些艺术家或者其代理机构出钱办的。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所有展览都是官方办的宣传性或者批判性展览。改革开放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办的学术性展览渐渐成了主流。随着艺术市场的兴起,艺术家有钱了,自己出钱办个展便多了起来。这个过程是一种进步,虽然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弊端被诟病,但对公众来说,他们多了选择的机会,多了接触艺术的途径。

  不过,上述这些展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策划举办展览的时候从来没有问过观众喜欢不喜欢,或者说从来也不太在意。当然,应该说绝大多数展览的主办者都希望引起公众关注,但是缺乏一种机制让你特别在意公众的关注度。

  这种情况到了商业性的特展那里得到了根本改变,因为观众是特展的衣食父母,不能吸引观众来买票,特展就赔钱。这就使得特展的投资人极其重视观众的响应度。

  艺术批评人士对当下的艺术状况有许多悲观的说法,当然,太乐观就不像艺术批评家了。但我还是乐观地认为,当下和未来是艺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好处在于,公众对艺术的参与度是历史上最高的,受到的尊重也是空前的。人们通过公益性博物馆、画廊、商业性特展以及网络等等,最广泛地与艺术互动。这必将巨大改变艺术生态。

  商业性的特展必然不同程度带着商业的劣根性,譬如媚俗,但是作为当代艺术生态链的一个环节,它有着它特别的地方,它会款款深情地对观众低吟:“特别的展给特别的你。”

  这,作为一个观众,很享受,但也别太当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