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恋爱的基因

时间:2016/1/8 21:52:31文章作者:新民晚报 林明杰

  上海油雕院最近办文献展办出瘾来了,从陈逸飞、张充仁、哈定到如今的建院50年都是以文献展方式呈现。为什么要办文献展,这并不仅是因为艺术原作实物欠缺,退而求其次。我认为,文献展的兴起与当下的信息传播大环境有关。现在很多人习惯在微信里看展览或者微信里选择去看哪些展览。像我就属于在网上看展览远多于到现场。

  除了展览,艺术圈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圈子就更小。展览开个研讨会,顶多几十个人,自己“莫哈莫哈”地讨论得“精神焕发”,外人不知道,不感兴趣,感兴趣也听不懂。如今的文献展上综合了艺术展、学术普教和信息传播多种功能于一身。文献展很像微信。文字加图片,加小视频,整个套路简直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现场体验版。把文献展的内容编一编,改一改,就可以提供给专业杂志甚至综合性大众传媒的专副刊。

  艺术展览传播手段要灵活适应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艺术创作也同样。海派艺术的形成原因,其中要素之一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批善于把握时代趋势,积极适应新环境的艺术家,在上海这么个特殊文化氛围的城市中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善于适应环境并非趋炎附势,毫无原则。适应环境和坚持尊重和探寻艺术规律应该并行不悖。

  据肖峰先生说,即使在“文革”的时候,上海油雕院还能让探索抽象艺术的吴大羽做副院长。这在当时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奇事。或许是机缘吧,上海油雕院的艺术家群体基本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即对专业的尊重。所以我们能看到纵然是应命创作当时的红色题材作品,油雕院的画家们大多“悄悄地”掺入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譬如《占领总统府》《黄河颂》等。这些红色题材作品是美的。我们从陈逸飞等的画作上可以看到孟光、俞云阶等传承的影子。上海油雕院的基础早在第一代油画家那里就奠定了。第一代油画家大多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养,然后又经留洋学习。回望那个时代,往往是国学修养越深厚的人,对西方现代文化越理解。文化在高端其实是相通的。越是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实质,越容易理解西方现代文明。中国的先秦文化,无论神话还是哲学、诗文,都富有想象力,富有个性,追求自由。古人在讲深奥的哲学时,也很艺术,生动有趣。中国文人的精神和风范,在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中颇有体现。

  海派艺术兴起时的上海,要比其他地方更具备适应新文化艺术成长的自由环境,文化和权利间没有过多的纠结。蔡元培想在北京推他的新的教育、艺术,推不下去,于是转向南方,在上海、杭州支持刘海粟、林风眠创办新的美术教育机构。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和西方现代审美,在上海这座城市无形之中自由恋爱了。而且,相隔千年的两种文明恋爱得非常好,子孙繁荣。上海油雕院就是这样诞生的儿子。即使在后来相对封闭禁锢的时代,这种基因还在顽强地发挥着作用。

  只有真正尊重艺术规律,我们创造的艺术才能感动人心,才能推进社会文明。如今的艺术家面临着新的环境机遇和制约,唯其从功利和平庸的枷锁中突破而出,深入前人未抵之境去继续探寻艺术真谛,才无愧于时代赋予艺术家的使命。否则,基因会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