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毕加索的人很狡猾

时间:2018/5/24 19:49:18文章作者:艺术林距离 林明杰

  不久前,戴维·洛克菲勒夫妇收藏的毕加索油画《捧花篮的小女孩》,在佳士得拍了1.15亿美元后,微信朋友圈各种兴奋。

  有时候,围绕着一个热点新闻,不同观点的人都似乎找到了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依据。这次也是这样。我看到一个感慨:“瞧,到底还是画得像的画卖得贵。”我可以肯定,说这话的人是不喜欢毕加索的。

  我发现,艺术圈颇有些人喜欢用“表扬”的方法否定毕加索。

  譬如有的人特别喜欢提毕加索早年的写实功力有多么高深。言下之意,还是那写实功力最重要。毕加索后来那些“瞎折腾”的玩意儿还有点价值的话,全靠早年的写实功力给垫的底。

  此论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吓唬那些蠢蠢欲动不安分的艺术青年,你们要是不能画出伦勃朗这么写实的画,就别扯什么创新。

  “到底还是画得像的画卖得贵”这话也是同一类,其潜台词就是,毕加索那些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作品不行。

  我们可以不喜欢毕加索,不同意他的艺术观点,但是我们要讲道理。

  首先,“到底还是画得像的画卖得贵”这话不符合事实。毕加索卖得最贵的画不是这幅写实的《捧花篮的小女孩》,而是3年前以1.79亿美元成交的《阿尔及尔女人(O版)》。不过,这幅创造了世界艺术品拍卖最高成交纪录的毕加索作品,正是属于“人不人鬼不鬼”的代表作。

  其次,我们论艺术之高低,怎么能只以市场价格高低为准绳,而不论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和艺术观点对人类艺术史的作用大小呢?

  一向被人们视为在市场上长袖善舞的毕加索,看来远不如那些批评他的人“看重”市场。当年,年轻的毕加索以蓝色时期、玫瑰时期风格(即《捧花篮的小女孩》的风格)作品赢得了市场,很快他就放弃了这种能令他财源滚滚的艺术风格,不安分地转而探索具有极大风险、担当了巨大骂名的新风格。原来喜欢他的收藏家们纷纷离他而去;一起的艺术战友们也不理解他,甚至背后冷嘲热讽……但毕加索毫不动摇,他说,一定会有新的人喜欢他新的风格,到那时,现在离他而去的收藏家们还会回来。

  不管喜不喜欢毕加索,就这种魄力,那些一辈子钻在钱眼里不敢突破的画家,是无法同日而语的。

  就算我们谈艺术品市场,也要讲道理。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是不会忽视艺术价值的,这就像真正成功的生意是建立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基础上一样。回过来,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毕加索的艺术探索,到《捧花篮的小女孩》就停止了,没有他后来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没有他作为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为前提,这幅《捧花篮的小女孩》能卖出今天这个价吗?

▲ 毕加索少年时期的获奖作品《科学与慈善》

▲ 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

▲ 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作品《捧花篮的小女孩》

▲ 洛克菲勒家中收藏的毕加索油画

▲ 毕加索《阿尔及尔女人(O版)》


作者简介

  林明杰

  • 画家、艺评家、媒体人

  •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艺评专栏《林距离》主笔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总策划

  • 复旦大学哲学院人文智慧课堂特聘教授

  • 中华艺术宫和刘海粟美术馆艺委会委员

  •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及美术书法篆刻摄影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 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委

  • 克勒门文化沙龙联合创始人

  • 出版艺术评论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艺术是漏网之鱼》

  • 艺术微信公众号《艺术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