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无定式 心香常伴

时间:2018/9/24 9:15:33文章作者:林明杰 艺术林距离

  在一次雅集中,欣赏古琴名家抚琴,琴是好琴,弹得也好。只是琴桌上放着的一只香炉十分不凑趣。

  那是一只粗糙的清代石香炉,本该放在街角供奉土地菩萨之类的,而不应该摆放在琴桌上。

  弹琴时置于琴桌上的香炉,叫琴炉,一般只有鸡蛋大小,材质不论铜、瓷、玉,造型都要文气,做工都要精雅。

  说起香炉,我们容易想起庙里的大铜香炉,不过这仅是中国传统香炉大家族的一部分。

  在中国历史中,香炉更多是用于生活,改善嗅觉环境,营造美好心境。

  今天,也有很多人开始喜欢在家熏香,许多公共场合也注重香氛。不过,大多是买瓶香精,滴在加热器上;或者买管线香,随便搞个可以插香的玩意儿应付一下就行。

  人们对香炉的形象记忆,还是较多局限于烧香拜佛的那种炉。

  中国古人玩的香炉复杂而有趣得多。仅仅古诗词中提到过的许多香炉,如果不解释,你恐怕会误会。

  五代和凝《宫词》所谓“香鸭烟轻爇水沉”,此“香鸭”不是喷喷香的烤鸭,而是鸭形的香熏。所谓香熏,就是带镂空盖的香炉。

明代铜鎏金香熏

  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中的“金兽”,也不是金色的动物,而是一种瑞兽形的铜鎏金香熏。

  它的模样类似于宋影青瓷狻猊香熏和沈阳新民辽滨塔地宫出土的辽代狻猊铜香熏。

宋影青狻猊香熏

辽代狻猊铜香熏

  香炉的历史到底发端于何时,至今尚无确论。从中国的出土文物看,战国时期就有青铜和陶的香熏。

  最美也最出名的恐怕就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

汉代错金博山炉

  还有西汉未央宫的金黄涂竹节香熏非常特别,像是一座落地台灯。

  可以想见当年在皇宫,香烟缭绕中,其华丽而神秘的样子。不过现在你也可以买一件仿制的放到你家里,云遮雾罩一番。

西汉未央宫金黄涂竹节香熏

  还有一种容易被认错的香炉,那就是行炉。曾经被很多人误认为是杯子或者烛台。

  行炉源于唐宋宫廷中盛行的行香仪式。在法会中,皇上乘辇,并由侍从手执香炉,围着道场绕行三圈、七圈或更多。

  去陕西法门寺地宫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这种执炉(也称鹊尾炉、手炉),日本的一些寺庙还藏着从唐宋传世至今的执炉。

日本法隆寺藏唐代铜鎏金鹊尾炉

  这种带柄的香炉,至今我们在西方一些教堂的仪式中还能见到,不过往往是提杆前段用链子吊着一个熏炉,边走边晃,令香气弥漫。这又叫提炉。

  被误认为是杯子的行炉没有手柄,宗教仪式感不那么强,但也因此多了些文气。瓷质的比较多,从名贵的宋代各大名窑到普通民窑都有,古玩市场上也常见,民窑的不甚贵。

宋代磁州窖行炉

  有人把这种古代的行炉用于现在品香活动中,也非常合适。因为香席中,要把熏着沉香的品香炉传递给参与品鉴,行炉的造型正好方便执握传递。

  香炉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宣德炉。从明朝开始,宣德炉几乎已成为香炉的大众品牌,不管是不是宣德年宫廷设计制作的铜香炉。一概在底部铸就或錾刻“大明宣德年制”字样。

  记得小时候,我祖母有一只宣德炉,我当宝似的。有一次她说要卖掉,我心中暗暗着急,又不敢说。后来文物收购处的人劝她不要卖,我心中窃喜。虽然我现在知道这只炉不过是晚清仿制的大路货,不值钱,但我还是喜欢它。

  宣德炉有许多款式,如今我们常见的铜香炉,大多脱胎于此。其款式有蚰龙耳炉、冲天耳炉、桥耳炉、狮头炉、象耳炉、天鸡耳炉、素圆炉、索耳炉、竹节炉、桔囊炉等。

大明宣德年制 冲天耳三足炉

  宣德炉是明宣德帝亲自参与设计的香炉系列,是中国史上第一次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它以多次提炼的精铜,熔入或金、或银以及锡、锌等十余种矿物形成合金,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文雅的设计风格和精密铸造法,在审美和工艺上都具有突破性。流畅简洁的造型,细腻圆润的手感,精光内蕴的视觉效果,堪比当今流行的极简主义设计。

  海外有不少中国古香炉传世,近年也回流了许多。在欧美流传的中国古铜香炉,往往被老外擦得金光铮亮。殊不知,古香炉表面那层幽暗的色泽(和锈不同),是古代匠人精心烧制上去的。

  一些玩炉的文人也各有烧炉的心得。这种失传的方法,经王世襄先生的著作传播,现在又有一些人开始玩了。玩炉族还会在网上论坛交流各自烧炉的经验教训。

  许多人去日本淘中国古代香炉,结果淘回来日本香炉。日本香炉源自中国香炉,确有些相像,但相对来说比较俗,做工较粗,各种浮雕装饰较夸张,线条造型也比较硬。

  但我很喜欢日本工匠制作的香炉银盖,精雕细琢,美不胜收,也有文艺范儿。古朴中国的古陶瓷香炉,配上精致的日本的银炉盖,真是相得益彰。

  如果想玩日本香炉,我推荐那种动物造型。这是他们的特长。我见过一种雀梅造型的熏炉,可以悬挂在室内梁柱上,燃香时烟从中飘出,颇有逸趣。

日本梅雀香熏

  类似日本熏炉可以通过一些网上拍卖去淘,一般不贵,但也不是什么古董收藏品,拿来实用却很特别,有雅趣。

  高级别的古董熏炉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隔着博物馆玻璃橱看看。

  一些文物等级较低的古代熏炉,虽然可以在古玩市场以及拍卖会上觅到,但也要你懂得鉴别。

  对大多数人来说,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现在新制作的熏炉也颇有些可圈可点的,只要你善于鉴别雅俗美丑。

  已故的中华香文化研究者刘良佑设计制作过一系列品香炉,造型简洁自然,气息古雅文气,如今在玩香族中,已是千金难觅。

  前几年,苏州陈巧生仿制的宣德炉炙手可热,价钱也贵得烫手。现在,市面上价廉物美的新制仿古铜香炉渐渐多了起来,可选择范围就大了。

巧生炉 高颈天鸡耳彝炉(点金)

  陶瓷香炉做得好的好像更多。在店铺里、网上,时常见到一些品位不错的陶瓷香炉,景德镇瓷、龙泉瓷和德化瓷的都有。不一定要追求大师名品,现在有些年轻人做得真不俗。

  还有设计师用铁艺做各种山形的香熏,烟雾缭绕时,如对仙境。

  要把香炉的事分门别类都讲清楚,得写一本厚厚的书了。我们一般只需要了解传统香炉有三大类别:

  一、宫廷典礼;二、宗教法器;三、日常家用。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了解最后那种就可以了。中国文人焚香伴读的炉式最适合当今人们生活。不要傻乎乎地把庙堂“重器”搬到家里玩。

  再说,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法无定法,炉也无定式。

  我见到有位昆剧演员拿一小片清朝的玉雕藕片来插香,美极了。有位奇石玩家把一块小玲珑石当香熏,像是把豫园“玉玲珑”缩微挪移了。

  不可同日而语的是,我自己有一次找不到香炉,急中生智,拿起桌子上的一枚花生,把壳捏开一个小口,把香插了上去, “瞧,这枚花生不也就是香炉了吗?”

林明杰作

林明杰

画家、艺评家、媒体人

画家谢春彦作《林明杰》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艺评专栏《林距离》主笔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总策划

复旦大学哲学院人文智慧课堂特聘教授

中华艺术宫和刘海粟美术馆艺委会委员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及美术书法篆刻摄影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委

克勒门文化沙龙联合创始人

出版艺术评论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艺术是漏网之鱼》

艺术微信公众号《艺术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