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原一男的46.24平方米

时间:2014/5/20 11:24:09文章作者:新民晚报 记者 林明杰

“筱原一男个展”展厅 


 巨大叉型梁柱


 筱原为自己设计的46.24平方米住宅模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筱原一男》个展,这是该馆本年度第一个为单个艺术家策划的展览。但筱原一男是谁?不要说在中国,即使是在日本,这个名头也是小众化的。

  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金狮奖之纪念奖第一次破例颁给去世的建筑师,那就是筱原一男。他被认为当代建筑学上丰碑式的日本建筑师。多位当今的日本建筑大师出于其门下,对其推崇备至。

  他在日本最早反对平庸的公共建筑,将建筑视为艺术,倡导住宅个性化、艺术化。因此曾遭到业界诸多批评。

  如同他知名度的小众化,他所设计的大多也是小型的私人住宅。他但凡设计大型公共建筑,大多未被采用,尽管从展览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些未被采用的设计是多么具有艺术才华,令人叹服。

  日本一位颇有大众知名度的建筑师矶崎新,曾于上世纪70年代与筱原一男有过争论,争论的主题大概类似是什么是建筑。当时日本的风潮或许有点像如今我们这里,能给国家“增光添彩”的高大上公共建筑最受重视,西方的现代设计风潮所向披靡。但筱原一男反对跟风,坚持将有个性的私人住宅设计作为重点,坚持将传统的日本建筑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坚持建筑是艺术。

  矶崎新说筱原一男有洁癖,倒是说中了。他的那种洁癖在于对艺术感的苛求,常常突破常人的审美习惯。他就像一个艺术家那样厌烦习以为常的东西,所以他会将毫无包裹修饰的巨大叉形梁柱安置在房屋中间;他会让窗户呈三角形;他会不修地坪,让屋内底楼的地面与户外相通,以至于外面下雨水会流到室内(这栋住宅他是为一位日本诗人设计,估计也只有诗人能够接受)。

  他像一个抽象艺术家那样在建筑的空间里进行构想。他思考着现实的居住空间与人的心灵空间的关系。虽然他设计的居住空间往往不大,但是这有限的六合之内却变化无穷。通常我们的居住空间只要扫一眼,基本就可以了然于心,再多看也就这么回事。但筱原一男设计的居住空间,上下前后左右都会形成各种空间分隔变化。他会让窗户凸出在外,他会让天顶有缝隙引入光线,他甚至会让地面莫名其妙产生一个“毫无用处”的斜坡;所有这一切,他可以让你坐在屋里,转一下头就能见到一个新的抽象画面。这恰恰与中国苏州园林之移步换境的妙趣相通。他甚至连步都不用移,转动一下眼球就换了。

  所以,他设计的住宅不需要很大的实际面积,也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环境,他都能因势利导地营造出一份随机应变,营造出无穷的心灵感受。在他的空间里,居住者仿佛是修炼者,静静地延展开心灵的无限空间;他不是在设计房屋,而是在改变人们对生活空间的想法,其实也是对人生的想法。

  筱原一男在他人生的最后10年,为自己设计了一栋房子。他留下了无数设计稿(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小部分)。你猜猜这房子有多大?46.24平方米建筑面积。

  且让我们想象一下,在这46.24平方米的空间里,会如何曲尽其妙。

  但房子没有来得及建成,筱原一男就于2006年去世了。

  △展览持续至201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