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属于新中国的画家

时间:2009-9-24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新中国自1949年开国之后,走过了60年的历程,经历过风雨,如今阳光普照,国泰民安。60年来美术的发展获得了长足之进,今非昔比。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美术格局的扩大。虽然美术的社会影响力在宏观社会中有所减弱,但是,在专业范围内,美术格局的扩大在社会的整体需求以及队伍的扩大中,表现出了新时代的特色以及发展中的成就。政府对于文化工作的重视,经济投入上的快速增长,使得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和机构在国家经济的保障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加上文化市场的繁荣,促进了美术创作和生产,从一个方面提升了画家的社会待遇和社会影响力。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60年来需要总结和研究的问题有很多,能够由此得到启发的思想也有很多。以董希文为例——


董希文是属于新中国的。1949年,他35岁,作为国立北京艺专的教授,不管是以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还是作品参加这次会议的展览(第一届全国美展),直到带领学生绘制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朱德的画像,又因为参加开国大典的游行而有了创作《开国大典》的愿望。这一年的岁末,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以说,他积极地融入到新社会中,并不断以创作表现出与时代同步,其艺术才华在新中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1952年,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问世,至此《开国大典》的光环一直笼罩着他。毛泽东在看了这幅画之后说:“是大国,是中国。……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毛泽东所说的“民族形式”在全盘苏化之后,经过诸多艺术家的追求,不仅成为新中国油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这一时期中国油画家追求“中国”的文化自觉。遗憾的是,人们只记住了《开国大典》和“民族形式”,而对于董希文不应该仅仅是这些。


9月8日,由诸多单位联合主办的“国风境界——纪念董希文诞辰九十五周年写生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董希文的“长征路线写生”、“西藏采风”、“访苏写生”三个部分的作品。这些写生与董希文那些带有宏大叙事结构的创作相比,别有另外一番情调和趣味,也独具美术史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与他的那些大创作相呼应,成全了一个立体而全面的董希文。由此再来看新中国美术史,除了那些史诗般的主题创作之外,油画艺术的本体状况也应该受到学术的关注。而研究这一时期的美术发展以及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整体状况,如只看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远远不够的。包括在这次展览的研讨会上,他的学生刘秉江将他说成是“悲剧人物”,因为文革中的磨难,以及不到59岁就结束了人生的历程,使得他在新中国仅经历了24年,还要去掉文革中的10年。这些都是认识董希文的重要的方面。


董希文在新中国实际有效的14年中,创作成果丰硕,其艺术历程会给今天的画家以多方面的启发,比如:画家一辈子可以画很多画,但是,必须画好一幅画;要画好一幅画,但也有画好每一幅画。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