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ald Norman:情感化设计

图为: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


  编者按:中国正逐渐从 “中国制造” 走向“中国创造 ”。站在跻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肩膀上,创造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创造的核心——说白了,就是一种广义的设计能力。纵观世界知名的顶尖品牌,无不以品牌经验与用户体验的设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

  我们试图通过本专题中与西方大师的对话交流中,了解他们心目中的设计理念。西方设计在技术和多国文化之间如何连结,学术界如何培育新兴市场需要的设计精英,预备颠覆明日世界设计哲学是什么,以及他们共同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市场的看法。

  希望迈向中国品牌的路,能从这些设计大师的对话中找到一些启示。



  Donald Norman(唐•诺曼)在很多公司和教育机构担任董事和理事,包括芝加哥设计学院。他是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是Nielsen Norman Group咨询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曾任

苹果电脑公司先进技术部副总裁。他的著作包括《日常事务设计》(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心科技》(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和《看不见的计算机》(The Invisible Computer)。他的新书《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强调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他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制造出不仅满足人们的理性需求,而且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的产品。他详细介绍见www.jnd.org

  在唐•诺曼与编者共同参加芝加哥IIT设计学院举办的设计策略高峰会之后进行进行了有关设计理念的对话。以下为本次对话的全文:

  采访:蒋显斌

  整理:新浪翻译中心

  Q:这次采访大致涉及四方面内容。第一,想请您谈谈您的新书《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在中国出版了。第二,请谈谈当前的趋势,您的设计思想为什么从重视实用转向了重视情感?第三,我认为中国主流的设计师和应用爱好者其实大多更了解您本人,而不是您的公司,所以我想您最好介绍一下Nielsen Norman集团的背景和目前从事的工作,以及中国市场对您的公司有着何种意义?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的--作为全球设计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热点话题,我想听听您对此的看法。

  我们知道您的第一本中译版《情感化设计》最近刚出版,于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情感化设计重要?从您前一本著作到这本书之间的思维是如何演变?

  A:以前我专注于实用性设计,重视产品的功能。我曾是一名工程师,最初学的是工程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电子工程。后来,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在工程学方面,我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这样一种背景可以说是完美的,因为要弄懂一种产品,你必须要懂得它所运用的技术--以及使用产品的人。但是,在以往的大部分时间里,我所关心的都是怎样让你的产品让人看得明白又好用。也就是从工程学的角度,产品应该具备良好的功能;而从心理学角度,产品应该容易使用,不会让人搞不懂,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这些特性非常重要。

  但是,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没有考虑进去,那就是”愉悦”(Enjoyment)成分,让人喜欢这个东西--让人觉得高兴、有趣。我意识到我自己就常常会买回一些很吸引人的产品--我喜欢它们,哪怕它们并不好用,哪怕它们要人花点时间才能弄明白--因为我不在乎。它们让我觉得高兴。

  在中文版的《序言》里,我写了我在中国游览黄山时的感受。一路上,所有的人都在拍照--照我和我的家人。他们喜欢跟我们合影。我儿子那时还小,头发是金黄的。他们喜欢摸摸他的头,给他照相。我们白天爬,晚上也爬,用了两天时间才到山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个大早,出去一看,太美了。茫茫云海,中间露出一个个小山尖,仿佛水中的小岛。景色真美。但这回,让我讶异的是,我却没见到大家照相。却看到许多人忙着画画。

  这引得我去思索摄影和绘画的本质区别。我认为,照相机会妨碍你去体验。它能给你留下一段回忆,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