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绍兴景·绍兴钱
——“戴葆庭”纪念大铜章设计鉴赏


 

  为纪念我国著名的钱币收藏家和钱币学家戴葆庭先生,上海造币厂和上海市钱币学会携手,特制了“戴葆庭”纪念大铜章。以纪念章形式纪念一位一生致力于钱币研究和收藏的学者,我以为是一种最佳的纪念方式。它不仅将学者的风范和成就浓缩在永固的方寸之间而传之久远,而且纪念章本身亦以涓滴细流注入中国钱币学研究的历史长河之中。

  戴葆庭先生(1895-1976),浙江绍兴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泉学研究之中,为丰富自己的学识,为掌握钱币学的真知灼见,为收集具有研究价值的历代古钱,他餐风饮露,不畏艰辛,深入穷乡僻壤,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功夫不负有心人,戴先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宝贵的经验,而且练就了精深的钱币鉴赏力,抢救了不少险遭灭顶之灾的珍贵钱币文物,并为我国钱币学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为能成功地表现戴先生对泉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发掘抢救祖国钱币文化遗产的爱国敬业精神,上海造币厂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坚和青年设计师曾成沪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专心设计,几易画稿,力求真与美达到完美体现。他们根据铜章的特点,利用浮雕的各个不同层次,在表现人物形似的同时,追求人物的神似。在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等画种中,画家能够充分利用色彩的神奇作用,表现一种氛围,进而深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而铜章则不同,它只有一种基色,即铜合金的本色。因此,铜章设计全靠作者利用不同层次的凹凸金属面,借助光线的作用,来表现人物或场景的面貌。虽然铜章局限性较大,不可能生动地表现恢宏的历史场面或大自然胜景,但方寸之间在雕刻家手中,也能栩栩如生地表现人物的面貌和动人的景色,而在立体感方面比之绘画则更胜一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为铜章铸造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既能抽象写意,又能纤毫毕现,表现不同的艺术风格。“戴葆庭”纪念章的设计基本上采用了写实手法,并追求人物的神似,突出再现了戴先生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

戴葆庭纪念大铜章

  “戴葆庭”纪念章的艺术特色在于体现了人与景的和谐统一,绍兴人衬以绍兴景,再以一枚“绍兴通宝”方孔古钱凸现画面,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结合自然。绍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传颂千古,流觞曲水醉倒过多少墨客骚人。纪念章背图是绍兴江南水乡的缩影,小桥流水人家,黛瓦粉墙鳞次栉比,乌蓬船,青石路,一派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绍兴通宝”是画中的点睛之笔,它不仅是古代绍兴地方铸币的写照,也是绍兴具有久远历史传统的人文景观的一个侧面,更是对戴先生关于钱币研究的执着精神的称誉。

  “戴葆庭”纪念章成功地表现了“绍兴人、绍兴景、绍兴钱”的创作主题,同时也生动有力地展示了大铜章设计的艺术魅力和生气盎然的前景。

蒋金城
(本文作者系上海造币厂钱币研究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