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所有机构

相关展览信息

徐小国个展:星光
2022/4/30~2022/6/26 北京
凝视的冒险
2022/4/29~2022/5/29 四川
侯子超:厄尔塔
2022/4/30~2022/6/5 北京
首届“TAG·新当代艺术展-啟航”
2022/4/29~2022/7/31 其它
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2022/4/28~2022/7/3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第四届 JINGART 艺览北京
2022/5/26~2022/5/29 北京
昨天堂——严明个展
2022/4/23~2022/6/20 其它
郭隆耀:白凤凰
2022/4/23~2022/6/25 深圳
谭英杰:被偷走的外壳
2022/4/23~2022/5/20 北京
Photoshop装裱
2022/4/23~2022/6/11 深圳
隔江山色

开幕酒会:2017年2月17日 下午3:00
展览日期:2017年2月17日——3月5日
          10:00——17:00
主办单位:美博艺术中心
协办单位:《美术博览》丛书
媒体支持:美博在线 www.mei-bo.net
          闵行区政府网站 www.shmh.gov.cn
          上海闵行官方微信 shmhweixin
地 址:上海市闵行区黎明路88号 美博艺术中心

隔江山色

——对于山水传统的遥望

李诗文

  中国典籍《周易》把天、地、人作为构成生命世界的基本元素,谓之“三才”。通俗解之:天即天时;地乃大地(具体一点说是山水);人泛指一切有生之灵。天地化育,繁衍万物。天时难测于无形,山水却可观、可居、可游,万物生长其中,朝夕与共。山水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依靠,乃至“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中国,山水之于人,不仅是物质依赖,而且是形而上的寄托。“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在漫长的生产生活的光阴流转中沉淀了丰厚的山水经验和文化传统,也形成了敬畏天地、敬奉先祖的朴素的价值观和历史情感。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山水是天人之间的桥梁,传递能量,承载梦想,天、地、人休戚与共、和美相生。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崇高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境界,历来为中国人的普世追求。

  然近世以来,战乱频仍,中国几千年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传承的人文理想,传统价值观在西风东渐的一次次变革和天灾人祸中坍塌崩坏。以科学、人本的名义树立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和利己主义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追求物质感官享受的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科技发展了生产力,在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人们破坏自然的能力。人类一次次地狂妄地以为人定胜天,肆意改造山水,榨取资源,破山采矿、凿洞修路、拦河筑坝、兴建地产、旅游开发……曾经生死相依的山水逐渐被改造成一片片商业消费 “风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是伴随着山河破碎和自然退化,环境生态危机深重。当我们在为现代科技、物质丰富而欢欣喝彩时,蓦然回首,昔日的青山绿水已飘摇在烟霾深处。

  天灾源于人祸。天地人的和谐共生,一旦化作荼毒相害,于是人类疾病丛生,大地千疮百孔。曾几何时,山水既是我们托身之所,物质依存,也是我们的文化花园,精神的庇护所。中国文化中,士人有着一个传统:无论功成身退还是仕途失意,都会归老山林,寄情山水。李白诗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世间也许没有比自然人无拘无束地生活在自然当中更惬意、自由的事了。而如今生态危机如再延续,吟赏烟霞、啸傲林泉只恐是场无法回复的美梦。西风东渐、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发展科技的一个严重的后果是: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家园。如若青山远去,欲壑纵横,山不驻云霞,水不再清流,举目遥望,山色迷茫,人们将无路可退。古人凭栏遥望隔江山色,如隔帘赏月、对水观花,这种主动追求有距离地审美是种风雅,而于今却只有一种被动加之的无奈和挥之不去的伤痛。

  此次以“隔江山色”为题的风景展,汇集三位同龄的艺术家对于传统的山水命题的思考和艺术探索。“山水”和“风景”看似称谓不同,其实内涵差异也很大。不仅体现在绘画材料技法、语言样式上,还体现在造型与文化观念上,尤其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而且二者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和历史积淀。今天传统的山水资源和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异,这两种资源如何在现实情境中交互作用于创作主体,以实现对现实回应与关切,三位艺术家均从不同角度做出了回答。

  张晨初的作品较好地融合了写意水墨材料渲化流动的效果、书写性用笔与油画厚重的肌理塑造、炫目的光影处理技法,呈现了当代人面对现实山水危机迫近时的复杂情感在。传统山水追求笔墨的自主表现力和写实的块面造型色调渲染方面,张晨初寻找到了一种平衡,使作品突破了学院框架束缚,走向主客观综合自由抒发,这与传统山水的表现有种内在的契合。王大志则以波普的手法主要利用山水的图像元素重构画面,把现实的器物和偶化的点景人物与山水画图像组合在一起。其作品传递了一种时空交迭、错位所带来的感伤。王大志善于组织明艳色调,借鉴了传统民间木板年画的线描方式和油画点彩笔法来落实传统山水符号的组织,编织出带有装饰性和平面感的画面空间。李诗文的创作水墨和油画交替并行,二者互融互渗。山水取景边角,抛弃了体积与光影的表现,力图复现山水的空灵之境,以期借助山水的审美传统来超越现实的种种不堪。虽然李诗文的作品呈现油色明丽与水墨渲淡两种不同趣味,但其对画面的结构把握以及意韵的追求是一致的,综合地发挥材料自身的特点,形成独特的造型语系。三位艺术家均以开放的态度出入中西两类造型体系,积极地在语言上的跨界融合实践上,做出独特的尝试。

  三位艺术家的探索还不仅限于此:他们在作品中的种种尝试体现了对传统风景呈现模式的消解,而走向山水意趣的表达,这更多的是种精神上的回归。艺术源于现实,是现实和历史在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综合反映。今天,在以全球化为名行西方化为实的现实情境中,山水画的历史文脉已如隔江山色杳远难辨,但三位身出油画科班的艺术家都在试图做出一种积极而明确地回应,这既是一种文化回归的自觉,也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更是一种文化态度和担当。

  希望此次展览提出的课题能够作为一个起点,引来关注,随着未来探索的深化或普及,山水的蒙尘得以进一步清除,文脉兴盛,人们得以穿过隔江山色,深入林泉,得其幽致。也期待古老中国早日重归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发展之道。


李诗文

李诗文
1972.9?出生于中国安徽省桐城市。
1995.7?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本科毕业。
2003.2?毕业于上海油画雕塑院首届油画创作研修班。
曾任职于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中国国家画院。现任职于上海油画雕塑院。

个展
2011.6 迁城——李诗文作品展 上海
2011.10 都市表情——李诗文作品展 台北
2013.8 相遇——李诗文作品展 上海
2015.11 微山水——李诗文作品展 上海
主要群展
1997 第二届中国油画静物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9.5 时代风采--上海解放50周年美展 上海 上海美术馆
2001.1 以未来的名义——青年油画邀请展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1.5 上海市青年美展 上海 刘海粟美术馆
2001.7 建党80周年上海市美展 上海 上海美术馆
2001.12 上海美术大展 上海 上海美术馆
2003.1 2003上海油画展 上海 上海美术馆
2003.4 上海市青年美展 上海 刘海粟美术馆
2004.7 中国美术出版界美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04.11 具象上海2004 联展 上海 徐汇艺术馆
2005.11 上海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上海明园艺术中心 上海艺术博览会
2005.12 上海美术大展 上海 刘海粟美术馆
2006 具象上海2006——聚焦70油画展 上海 刘海粟美术馆
2007 名家推荐——上海优秀青年油画家作品展 上海 徐汇艺术馆
2011 礼花——沪上优秀青年油画家汇展 上海 徐汇艺术馆
2011.10 日常——文化生存的直觉描绘 南京 青和当代美术馆
2012.4 微热之丘——当代艺术二人展 上海 king空间
2012.11 中韩艺术交流展 上海 东外滩艺术中心
2013.11 上海美术大展 上海 中华艺术宫
2014.4 物境——当代绘画五人展 上海 澄艺术
2014.9 漂移·海上”海漂艺术家邀请展 上海 中华艺术宫
2014.10 南京国际美术展 南京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015.4 “风景”上海油画雕塑院作品展,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2015.8 “城下”雅集——乐坚、洪健、李诗文水墨作品展,上海艺席空间;
2015.9 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016.4 “破冰时代”当代油画邀请展 北京上上美术馆
2016.7 “别裁集”安簃艺术空间周年邀请展 上海安簃艺术空间
2016.11 “视觉消费”南京国际美展平行展 南京百家湖艺术空间
2016.11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6.12 第十六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6.12 2016“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获奖记录
  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银奖

收藏记录
  上海美术馆、上海刚泰美术馆、徐汇艺术馆等机构及私人收藏。


李诗文 林泉幽致18  2014年 47X70cm  纸本水墨


林泉幽致19  2014年 70X47cm  纸本水墨


山境13  2016年  120X180cm  布面油彩副本


山境16 2016年  150X210cm  布面油彩


山境18 2016年  180X120cm  布面油彩


山境19  2016年  100X200cm  布面油彩


向着回归远行
李诗文



  人过四十,远行的方向即是回归,向着少年出走的地方。

  这些年,我渐渐在画油画的同时,伺弄起水墨。尽管油画是我科班学习和多年实践的专业,但水墨对于我来说不止是一种绘画语言,更是一种自幼耳濡目染的文化修养、传统和精神依靠。我的创作穿行在尚意、重感悟的中国水墨造型传统,和重理性分析构建描写的西方艺术传统之间,力图不落两边,也不离两边。水墨的淡雅与敏感,油画的厚重与浓艳;两种方式在我的创作中相互补益、交替并行。我常在素材启示下了悟一种心境,然后分别使用水墨和油画来深化和呈现它。对于我来说,表现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趋近一种境界,获得自由和超越。

  中国传统的包容万物的自然观,决定了他独特的艺术造型观。宗炳在《山水画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昧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中国古代画家善以含道映物、澄怀昧象的方式,获得质有而趣灵的山水意象。轻物理写实,重性灵抒发的写意造型是中国绘画的特色传统。在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中,意象的营造不止是拟物传神和揭示心物映照,而在于超越一时一事,臻达那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空灵妙境。破除小我执念,个体之物在与大千造化的共振中方能获得自由和超越,合于天人为一之境。这既可作为一种艺术理想也可作为一种人生理想。

  无论是中国文化里的天人之境,抑或是陶潜诗歌中“托体同山阿”的终极情怀,指向的都是:走出物欲困境,寻找心灵的自由与归宿。如今我深陷当代都市,现实的桃源难再寻觅,能做的只是力图通过作品实现对于山川的体认与热爱、对于变动不居的世界超然以及对于消费文明的疏离与反思。

  所以,故土为岸,水墨作舟,归去来兮!


王大志

王大志
  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个人画展:
2015 “凡花.式景” 王大志绘画作品展
2014“游花 观景” 王大志个人作品展
2007“一次性行旅” 王大志个人画展
主要参展简历:
2016 “海上?70”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上海)
2016 “汇”静安当代艺术邀请展(上海)
2016 “时域?共生”----上海当代艺术十人展(上海)
2016 2016 台北FORMOSA ART SHOW (台北)
2016 “台北新艺术博览会”(台北)
2016 “2016漂移海上艺术作品展”(上海)
2016 “具象的当代性.第二回”(上海)
2016 第十五回国际书画交流会展览会、
2015“尺度”上海小幅油画展、上海釜山作品交流展
2014台北新艺术博览会
2013 “面孔”上海小幅油画展
2011 “礼花”—沪上优秀青年油画家汇展
2009 第七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2007 上海优秀青年油画家提名展
2006 2006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2005 上海美术大展
2004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专著、作品发表、收藏状况:
  2014年8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册《游花观景---王大志作品集》。

  历年来作品发表于《艺术当代》、《艺术界》、《国家美术》、《美苑》、《美术天地》等艺术专业期刊杂志。作品被中国、德国、泰国、台北、香港等国家地区的美术馆、画廊和企业机构如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徐汇艺术馆、香港Zee Stone Galley画廊、汇丰银行以及私人收藏家收藏。


《浮生观景图之十九》 布面油画      73×92cm 2013


《浮生观景图之二十 》布面油画    73×92cm   2014


《浮生观景图之二十一》布面油画    73×92cm   2014


《浮生观景图之二十二》布面油画    80×60cm   2015


《浮生观景图之二十四》布面油画    80×60cm   2015


《浮生观景图之二十五》布面油画    80×60cm   2015

简单的凝视
---我看王大志的绘画作品

文/刘逸鸿 艺术家

  王大志的绘画感觉是敏锐的,他的画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今天这个高度消费化的世界里如何看待历史与自然。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就是“事实”,事实就是各种事态的存在。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组合,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世界是由描述给定的,而不是由诸对象的清单给定的,如果事实就是事态的存在,事实就是对象的配置,那么从一种完全无关利害的或者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就不是一个看待不同事物的问题了。毋宁说,它涉及以一种新的态度来看待旧事物的问题,大志的绘画艺术我觉得可以在这个意义上进入被观照的过程。

  我们无法用语言陈述世界的意义或者价值,因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可以用观念表述的东西都是关于偶然事实的东西,而世界的意义,并不存在于任何这样的事实当中。大志所使用的穿越正常时空的拼贴静物的构图方法,也是基于这样深邃的哲学考虑。以某种特定的态度或者从特定的视角看待存在的事实,事实就是各种事态的存在。事态是对象的可能组合或配置,对象要么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要么并不以这种方式组合。对象是不变和实存,而它们的配置则是可变的和不定的,这种可变和不定的因素,组成了大志绘画中丰富而有趣的画面。

  大志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细腻,谨慎,精致,简洁,有一种优质的钝感,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这种感受不是源自古物情怀的流行,而是来自清醒的头脑,来自认真环视身边的生活。他所画的并不是什么古旧之物或者自然风景,而是极其普通的手绘物品,他从平常没有被注意到的环境中,找到认识自己的线索, 通过更加优雅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劳作,从中令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朴实的世界。我看大志的绘画作品,能感受到他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找寻物体以期会遇本原的思想。在这个绘画的找寻过程中,他将卓绝的细致和细小的努力变成现实,足以显示他生命意念的平实和强大。他画那些风景和花草不是为了告诉人们它们的美,而是作为一个象征,来显示人们敬畏一个日常对象所产生的心灵力量。

  同时,他描绘的对象都是简单的。简单对象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多人也不知道。他画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简单对象,而是对简单对象的存在的论证。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复杂的对象并没有重要意义,它不能说或者呈现任何发生的实情。因为,我们可以把任何语词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复杂的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并没有说出任何东西。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分析到基本观念的层面,而基本观念又是由与简单对象相对应的名称构成的。对于任何语言来说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它必须被分析到能够达到简单名称的地方,也就是那些不能再根据其他语词来对之进行分析的地方,这些名称必须通过与实在中的某些东西相对应从而获得意义,也就是说,由于语言必须分析为简单的表征性的要素,任何使用语言的描述都必须表征那些被分析到简单对象的世界,而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看大志那些静静的、单纯的画,我就自然想起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这些东西。同时我觉得,大志的画会越画越耐人寻味,因为他家阳台上那些茂盛的花花草草告诉我:他懂得关于自我和生活的秘密。


2014年5月 于上海


张晨初

张晨初简历:
  1973年生于浙江台州。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师从靳尚谊、孙为民先生。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肖像创作中心主任,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美术组组长。近期主要作品有《中国角色》、《中国历史人物》及纸本风景等系列作品。曾参加全国美展、北京双年展、成都双年展、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作品展等重要展览。曾获2014中国年度新锐榜之年度艺术家奖、第六届上海文化艺术奖之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首届北京双年展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奖、首届中国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年度奖金奖、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及日中友好会馆大奖、第三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一等奖、2001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研究生创作奖等四项奖。出版有七本个人画集和专著。2016年开始张晨初作品全国巡回展百场计划。


16091801 70#25


设色纸本 1610061 70#24.5


纸本设色 1610022 53#34.5


纸本设色 1610031 52.1#34.8


纸本设色 1610033 52.5#34.7


纸本设色 1610091 70#35

有关自己纸本作品的记述
张晨初



  自小在大山间溪水旁长大,因此对大山、小溪、巨石有着天然的情感。在山涧石缝间攀爬跳跃倾听流水潺潺,也在宽阔的溪水里卷起裤腿玩耍戏水,也经常坐在大山里的崎岖小道上手里捏了块小石头或小松果小草之类的,眺望着更远的山峦肃穆地憧憬未来。长大后离大山越来越远,来到大城市居住,仍然不忘找各种机会回到大自然中,静照忘求,迷醉在花草树林间。只是登的山更高了,看的峰更险了,晨霜暮雪,春花秋色,人世间除了匆忙、喧嚣、尘霾、苟且,还有孤傲的芬芳、奢侈的诗意和远方的想象。

  站在高山大川之巅,虽如卑微之尘埃,如无影之过客,却也能感悟大自然的气象万千、变幻苍茫,窥探自然之化境,启示了我对艺术境界的向往。而后手起笔落,点点皴皴,线勾色染,无不以求气象万千;峰峦氤氲,形色混沌,光影淋漓,无不以求变幻苍茫。此两点正是我在纸本作品中的孜孜追求。

  我在纸本创作上的今后一大段时间的任务就是见缝插针多走多看多画,以变幻色泽、营造气氛、情景交融、无分中西为主,“如实”写境,把祖国的锦绣山河尽可能多的绘写出来,计划以某些地区的名胜为例,春秋四季、仰望俯察,远眺近观,角角落落,均有所及,并续以“醉在……”为名出版且在当地以展示展览。待行万里路,绘千幅画,而后的目标必定是深入感悟传统中国山水画精髓内涵,纵横万千,自由造境,澄怀观道,挥洒气象,臻于苍茫化境。

  我的人物绘画是关于生命、社会、历史的态度,而风景画则是关于自然、宇宙的态度。

  我为绘画而来,因人物绘画而谨慎守护着残存的理想信念,却整日提心吊胆;因风景绘画而苟且隐活在世市龌浊里,强作兰心清逸。

  如果说我的人物作品与风景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我想最大的不同在于烟火气。人物画就要有最大的烟火气,就要最大程度地刻画各类人在现今社会生存环境里触目惊心的真实。而风景画就要用最少的烟火气,来表现自然万物之生机、纯净乃至空灵和高冷之境,是逃避也罢,是向往也罢,是寄托也罢。反正没人就好,因此我的风景画里罕有民居人迹,罕有车马鸟兽。

  我不喜欢对景写生,因为那是静止地看,一点地看,现场地看,感官的刺激过于强烈,心中的景象容易被现场的眼睛蒙蔽, 我更愿深入实景,而后再远离它,那般心中的造境就更自由了,更亮了。或许在若干年后,在远离现场的小画室里,在淡淡的茶香和浓浓的乐声中,我明白,我要画的就是那种湿嗒嗒的心绪下那种距离的斑驳美,以及时间的粘稠感。

  我生长于浙江这块充满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土地,看到宣纸手头便有勾勾点点的痒痒之感,再加上来自西画多年的教育,把握造型与色彩应该说轻松自如,这两种不同材料不同造型手段结合,让人产生新颖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象国画非国画,象油画非油画,象水彩非水彩,真好玩也。观者轻松,画者乐趣,何乐不为。再说,出手大画,犹如割肉,拿些小纸,换点碎银,以续发展,无可厚非。此些小画如小稿,说不准,我真能把大画画成象小稿,把小画的笔意移入油画风景和油画人物中,那就妙了。

  从物象到心象,我已不满足于景物的真实,但求心灵的真实,那是一种人格化的追求,那是一片耕种于心田却无法用语言述说的故色家园。风景之道不仅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更应追求当代的精神性。传统与当代是应该统一的。优秀艺术家的力量滋养于博大精深的传统,发力于对时代的独特敏感。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