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当代中国艺术平台

时间:2014/8/22 22:46:56  来源:艺术当代 作者郑胜天

参加“江南”活动的部分艺术家

  1995 年的一天,加拿大朋友Eric 拿着报纸走进办公室,要我看一份招聘广告,说这个职务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原来有人想在温哥华办画廊,要请中英文兼备的专业人士主理。我平生还从未有过主动求职的经验。这次被他说动,就发了一封应聘短信。

  过了几天我应约去市中心一座商厦与Raymond Wong面谈。他看上去年轻干练,有良好教养和风度,对我的履历和经验显然也很满意。Raymond 告诉我她母亲热爱艺术,他们家在香港已开设一家画廊“精艺轩”(Art Beatus)。不久我也见到主持香港“精艺轩”画廊的陈定中(Dick Chen),他是岭南派前辈陈树人先生的孙子。我们一见如故,一起讨论了在温哥华开设画廊的机会和前景,还征求了侯瀚如、谭华南等一些朋友的意见,都认为应主打当时还不受重视的中国当代艺术。带着这个设想,我专程去香港拜会了未来老板王梁洁华女士(Annie Wong)。她的父亲梁球琚是香港著名商界领袖和慈善家。Annie 也承继家风,广施善缘,对教育文化事业尤其支持,自己还能画一手精致的工笔人物。

  1996 年温哥华精艺轩在Nelson 街808 号正式开幕。这是王家自己的物业,所以不惜工本精心装修,以展现本市一流画廊的风貌。我们对首展也作了审慎周到的设计,先推出三位加拿大的华裔艺术家:卡加利老油画家伍步云、多伦多水墨画家何百里、温哥华观念艺术家谭华南。这三位艺术家年龄、风格、使用媒材和居住城市各不相同,实在是展示我们经营理念的最佳组合。开幕那天冠盖云集,高朋满座。不仅酒会一流,而且现场赠送三本一套的精致画册,打破了本地华人展览历来档次不高的陈习。

  我曾坦诚告诉Annie 和Raymond :本人学者出身,赚钱没有把握,但可保证能办出一流展览。按北美艺术市场调研资料,一家画廊至少六至八年才能立足,如经济不景气,则时间会更长。但艺术品的好处在于年代越久增值越多,只要眼光准确,前景应可看好。温哥华虽然市场不大,但做点事却容易受到社会注意。如果我们能办一两个顶级展览,马上就会成为媒体焦点。他们也同意我的意见。所以我们在头两年中除介绍华人艺术家外,也举办过巴斯奎特和激浪派(Fluxus)Al Hansen 和Beck Hansen 父子的展览。这些艺术家在温哥华还是首次展出,引来大批时尚粉丝捧场。连影艺名人,如歌星亚当斯(BryanAdams)、莫里塞特(Alanis Morissette)等都不甘落后。一位英国电影演员还主动在开幕式上帮我们调酒,让本地女孩趋之若鹜。

  精艺轩知名度打响后,我们就一档档推出当代华人艺术家。那时国外展出机会不多,我们的展览又做得严肃认真,所以艺术家都很配合。1997 年侯瀚如策划的“不确切的快感”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群展。参展的有冯梦波、沈远、王度、严培明、杨诘苍、张培力、朱加和林景山。严培明的画幅较大,运输不便,我们就从唐人街找来模特,请他就地创作。只见艺术家笔刷挥舞,淋漓痛快,赶在开幕前完成了《钟伯》和《老鸡》两幅巨像。先后来参展的艺术家还有朱金石、秦玉芬、马克鲁、张建君、庄喆、施慧、侯文怡、王公懿、张大力、徐坦、颜磊、邱志杰、黄岩、耿建翌、荣荣、郑国谷、安洪、岳敏君、刘炜、罗氏兄弟、魏东、谷文达等。我们与艺术家并不签约,大家相知互信,合作愉快。Annie 还特意要我在附近买下一套公寓,供来访艺术家居住。唯一与画廊有约的是陈丹青,那三年市场不景气,我们按月预支费用,保证他能安心作画。陈丹青还与我家人同游落基山脉。那时他录像机不离手,看到雪山碧湖更是赞叹不绝。

  除了画廊内办展之外,每年我们都去芝加哥、迈阿密等地参加一两次艺术博览会。虽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门槛很高,1998 年我们鼓足勇气申请参加,没想到“一蹴而就”,成为巴__塞尔博览会第一家展示当代中国艺术的画廊。我请杨诘苍夫人杨天娜加盟。她德、法、英、中四文兼通,又有美术史家背景,没有比她更理想的帮手了。巴黎的陈箴、第戎的严培明也都就近赶来。漫长的预展日结束时,大家一起在莱茵河畔喝啤酒,这个瑞士的边境小镇从此对中国当代艺术界不再陌生。

  第二年我们再次参展时,还请来蔡国强在现场制作大型爆破作品《龙年》。他点燃导火线时刹那间一条火龙跃然而出,成为“艺术无限”展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奇观。

  梁洁华艺术基金会与精艺轩大约同时建立。中国艺术家开始走向国外时,并不像许多发达国家,有政府或私人机构的资源可以申请利用。作为第一家以支持当代中国艺术为宗旨的华人非营利机构,基金会在90 年代后半期国际艺坛上起了一定作用。较重要项目如侯瀚如与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策划的“城市移动”,徐冰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首次个展,陈箴在以色列的巨大装置展“绝唱”,都曾得到我们赞助。那时不少西方美术馆筹办当代华人的展览,首先都会致函基金会咨询支持的可能。

  1998 年高名潞为亚洲协会策划的“中国新艺术”(InsideOut)展览移师旧金山展出。我们南下共襄盛举。一晚蔡国强到我房中,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史泽曼(Harald Szeemann)已邀他参展,将制作大型装置《威尼斯收租院》,过去他得到许多外国企业赞助,这次希望有华人机构支持。征得Annie 和Raymond 同意后,我立即与蔡国强去威尼斯考察场地,会见史泽曼商讨细节。尽管赞助金额现在看来只是区区之数,但作为主管当时我也对基金会承担很大责任。开幕日我在帐篷前等待盛典举行,蔡国强悄悄地告诉我他已被通知获奖,我心中才一块石头落地。

  1999 年威尼斯是华人的舞台。不仅中国艺术家成为军火库主题展最大参展团队,而且黄永砅还代表法国参展,他的《一人九兽》石柱高耸在法国馆门前,老远就引人注意。开幕前夕,我们在圣马可广场附近的丹尼尔酒店举行盛大招待会,祝贺华人艺术家所获成就。这是水城前所未有的华人艺术聚会,媒体纷纷前来打听基金会未来意向,有记者采访Annie时问她:“你们会赞助在威尼斯建立中国馆吗?”

  基金会主办的最大活动应属温哥华的“江南计划”。此事缘起要先谈到Hank Bull 与我的相识。我不记得哪年和他初次会面。他说存有我80 年代的名片,就应是1982 年了。那年我从西雅图顺道来看好友Cora Li-Leger 一家,也见过本地艺术家。Hank 属于本雅明称为“都市漫游者”类型的人物,敏感好奇、随缘任性,是温哥华非营利空间“西部门”(Western Front)的创建者之一。一次他找我说要去中国访问,请我介绍几位朋友。Hank 从中国回来后十分兴奋,说只有亲身体验才知中国之大,各地区的不同不亚于欧洲国家。言谈中我们开始形成一个想法:要将中国艺术按地区介绍出来,改变西方认识“中国”的笼统概念。我们决定可从沪、宁、杭一带开始。

  Hank 对苏州印象极佳, 提议将活动名为“New Wu”( 新吴)。我说不如采用约定俗成的名称“江南”, 取其拼音JIANGNAN,既准确,对观众也新鲜。“江南计划”传开后,城中许多美术馆和画廊都愿意参加。温哥华美术馆以潘天寿画展揭开序幕,这位20 世纪大师的个展在北美尚属首次。徐冰“新英文书法”的教室互动,黄永砅“终点站”的活昆虫装置,为精艺轩带来大批观众。艾米莉卡美术学院画廊推出丁乙、申凡、施慧、陈海燕、梁绍基的群展。UBC 大学贝尔金美术馆展出谷文达与张培力的力作。胡介鸣的录像《新西游记》和陈箴的《上海- 社会调查,No.1》都相当引人注目。其他参展的还有周铁海、耿建翌、林荫庭、顾雄、陈妍音、杨振中、施勇、黄柏武等许多出色的艺术家。最后压轴的是“现代主义的三代女艺术家”丘堤、庞涛和林延。先后共有十三个展览在本市举行。我们还请得李铸晋高足蔡杏莉博士来筹划学术研讨会,让各国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学者会师温哥华。国内有栗宪庭、高名潞、廖雯、张晴等人参加。记得一晚请大家来我家小宴,餐后卡拉OK 助兴,想不到文人雅士个个都是“麦霸”。平时寡言少语的梁绍基也一鸣惊人。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艺术家在90 年代末于海外一次较集中的亮相……由于南方艺术家区别于北方艺术家注重社会政治批判的倾向,强调个人体验和形式语言建树,故Hank 甚至戏称‘新南宗’出现了。”

侯瀚如、温哥华美术馆馆长波戈斯基和郑胜天

  “江南计划”把焦点集中在中国一个地区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现象上,这在西方还属首次。我在为主办者撰写的画册前言中写道:“我们希望通过对‘江南’这一特定时空范围和文化语境的展现,来探讨当代人类社会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传统和革新、现代化和西方化、民族内涵和当代视觉语言、全球化和文化身份等等。在江南发生的变化也曾经或正在菲沙河或亚马孙河岸发生。我们会发现大家所面对的困惑和挑战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 江南计划”的成功使我们大受鼓舞。Hank 和我都有同感:既然展览可做到如此规模,不如建立一个常设机构,北美许多城市都有亚洲美术馆,温哥华亚裔人口比例最高,却没有专门推介亚洲艺术的场馆。正如王健教授所说,温哥华应为此羞愧。有一次与美国友人Stephanie Holmquist 女士和Hank 喝咖啡,又谈到建馆的想法。她问何不着手进行?我们说需要启动资金。她当即应承资助。不久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CentreA)即宣告成立,运行至今已十二年。成为加拿大重要的当代艺__术展示空间之一。Stephanie 和她的先生Mark Alison 热忱一如当年,仍是中心最主要的赞助人。

  我很欣赏“好下属是上司福气”之说。精艺轩和基金会的有效运行得益于它优秀精干的团队。他们不计辛劳,热爱事业,为推介中国当代艺术立下汗马功劳。我乐见并肩合作多年的同事现在都各自事业有成。陈浩扬是穿梭于亚洲的重要策展人,Tammy Tillack 已在圣地亚哥经营画廊多年,黄晨现在广东东莞主持一家私人美术馆。当年为我们作义工的郑慧华,如今已是备受国际注目的中国台湾策展中坚,2013 年策划的威尼斯中国台湾馆《听见,以及那些未被听见的—中国台湾社会声音图景》,赢得各界一致好评。Lara Broyde 与我一同在《Yishu》编辑部工作十年,这份杂志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她的心血。

  林荫庭(Ken Lum)是加拿大当代最知名的华裔艺术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常去世界各地办展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1998 年“江南”活动时,他与陈箴合作在Catriona Jeffries 画廊联展,那时我们就开始讨论一些可能的合作计划。他说他希望能到中国教一段时间书。他曾任巴黎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一年,居然以法语讲课,很受学生欢迎。1998年他与艺术系主任盖尔堡(Serge Guilbaut)一起访问了中国美院。盖尔堡教授关于纽约从巴黎偷走现代主义的论点使他名震一时。我曾在1988 年杭州出版的《世界美术信息》上译文介绍了他。他们和许江院长一上餐桌就争论不休,但是对美院的教学设施和学生水平还是印象深刻。林荫庭说“没有学院主义的学院”大概是理想的教育模式。我也觉得这个表达很确切。2010 年中国美院成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请我在开幕仪式上发言,我还引用了这句话。

  在许江的安排下,2000 年林荫庭终于如愿到了杭州,在美院教学一个多月。他想在课程结束时邀请他朋友、著名策展人恩威佐(Okwui Enwezor)给学生讲一两堂课。课后再一起到其他城市参观。恩威佐那时是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首位非欧洲、非白人策展人,在国际艺坛备受注目。他提出让文献展策展团队中两位同事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 和盖兹(Susanne Ghez) 同来。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征得Annie 同意,决定由梁洁华艺术基金会赞助和组织这次活动。消息传开,又有几位策展人要求加入,有现在主持英国泰德现代美术馆的德孔(Chris Dercon)、西班牙索非亚美术馆的库克(Lynne Cooke),以及居于荷兰的巴西策展人洛柿田(Sebastian Lopez)和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策展人布兰德莉(Jessica Bradley)等。如此人数一再增加,俨然成为一个国际策展人团队。于是我又请巴黎的余小蕙和北京的陈泱加入,提供及时翻译与笔录。我们原定的路线是香港、杭州、上海、北京、广州。余小蕙建议最好也能去台北看看。她很快找到富邦基金会赞助这一段接待费用,于是又加上了台北。

  大队人马在香港集合。恩威佐的航班早到一天。我请颜磊去机场接他,并陪他逛逛“东方之珠”。颜磊和洪浩曾在1997年冒卡塞尔文件展策展人之名发过一封假邀请信,调侃中国艺术家对走向国际的期盼。现在李鬼遇见李逵,两人交流必定精彩。后来颜磊确实又借此机会恶作剧一番。他在上海弄了一辆汽车,挂起文件展的小旗。开到当时正举办的“家?—当代艺术提案展”展场门口,引得众多艺术家空欢喜一场。

  我们队伍先到杭州,与林荫庭汇合。我将杭州列为第一站,一来老马识途,各方面都易于安排。更重要的是考虑策展人大多初次来华,须有个认识过程。美院是学术环境,与国外差异不大,比较容易适应。然后再逐渐深入接触各城市社会现实,不致过于惊诧失措。设想虽然周到,事实上文化差异的冲击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在西方观摩作品多在艺术家工作室,而我们去的各处安排的场所都出人预料,让策展人们眼界大开。在北京,先是在新潮华奢的“藏酷”(The Loft)观看艺术家录像。客人无法理解如此规模的酒吧餐厅竟为毫无经验的年轻人集资创建。后又被带进官方戏剧家协会的大楼,楼上礼堂却租给了艺术家焦应奇办成非官方艺术空间。在广州,策划人围着一根金属圆柱观看艺术家的幻灯和录像,好一会才悟到是在一间“钢管秀”夜总会。在台北,招待会设在市中心富邦银行总部的摩天大楼上,会场外可以看见银行职员穿梭般地忙碌。在香港,我们去科技大学设备先进的会议中心观看艺术家电脑展示。那天香港有家报纸头条消息是科大校长因校舍建造超预算等原因辞职。这些戏剧性的场面虽非刻意安排,但自然而然地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环境。这些经验对策展人的启示,也许和直接观看艺术家作品同样重要。

  周铁海曾作过一件短片《必须》,调侃中国艺术家与国外策展人的“爱恨”关系。我们在杭州与学生、老师座谈,客人已感到火药味甚浓。有人称策展人为画商代理、联合国官员,还有人比为病毒。这种敌意让策展人大出意外。以后我们在各地都举行座谈会,意在建立平等对话。恩威佐以一位印度裔学者叙述的埃及经历,说明不同文化“误解”与“误读”不可避免。德孔在中央美术学院向学生声明,他们并不是“挑选者”。在杭州湖畔居的茶会上,库克女士表示﹕正因为我们对中国无知,我们才要到这里来认识你们。她说:“要认识现在和未来,我们需要回顾过去。要更好认识他处他事,须更好理解自己。”

  这些诚恳的语言渐渐使听众对立情绪淡化。随着旅途进展,一种新的对话方式也正在出现。十年之后,田霏宇在一篇回顾这次有历史意义的旅行时写道:“总体来说,这次策展人之行开启了一系列严肃深刻的领悟,而且其中一些启示和今天的局面还息息相关。”

  上海美术馆的原址叫跑马厅,是市内中心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近七十年的历史沧桑。美术馆2000 年迁入,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海上·上海”也在此开幕。这是中国公立美术馆首次举办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自然引得全球关注。开幕前夜策展人侯瀚如与张晴累得筋疲力尽,躺在地板上给我打越洋电话告知展览终于就位。我也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高兴。早在1998 年中国美院举行七十周年校庆时,上海美术馆方增先和陈龙馆长找我谈话,希望梁洁华基金会赞助双年展活动。Annie 那次是中国美院的赞助嘉宾,她也欣然同意与上海合作。同年第二届上海双年展就由美术馆与基金会合办,我们协助组织了水墨艺术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以后我又安排方增先与李向阳馆长先后到美国、加拿大各城市参观,认识国际艺坛人士。对于第三届双年展要向国外策展人和艺术家开放,大家达成共识。基金会推荐侯瀚如为策展人。他也使出浑身解数,要将这次展览办得有声有色。1999 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双年展诸推手还在圣马可广场月光下聚会商议,期望这届双年展真能为当代艺术在国内打开新局面。

  后来我虽辞去梁洁华基金会职务,仍一直与双年展关系不断。2004 年我被邀请参加第五届双年展策展团队,与许江、张晴共事。我又举荐上次访华的洛柿田(Sebastian Lopez)加入。他来开会时要为自己取中国名。卢辅圣博学多识,说我们几人姓名缺木缺土,大家找出“洛柿田”三字作补。老洛素有绅士风度,行事不急不徐。他在国际艺术圈活动多年,为双年展请来不少优秀艺术家。开展前夕为按时出版图册,编辑设计人员天天挑灯夜战。我请来温哥华策展人Sadira Rodrigues__校阅英文,她也入境随俗,不计时间地忘我工作。“影像生存”开幕那天,徐震设计使美术馆钟楼的大钟指针飞速旋转,让一班不知就里的路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进入新世纪后我介入的另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英文刊物《Yishu》学刊(《典藏》国际版)的诞生。中国台湾《典藏》杂志社简秀枝社长曾邀我一起去欧洲采访,行中我们常谈到出版英文刊物的计划。上世纪90 年代末西方人对当代中国艺术已不太陌生,但要找到可读的英语资料仍相当困难。我一直觉得应有一份定期刊物,刊登评论当代中国艺术的论文。简社长对此想法十分支持。不久我见到来温哥华访问的卢辅圣。他主持实力雄厚的上海书画出版社多年,也有心出版当代艺术刊物。经我从中介绍,两家同意携手合作,创办一份中英两种文本的当代艺术杂志。2001 年开始着手后,中途发现磨合有一定难度,决定分开运行。2002 年两份杂志分别问世。上海出版的中文《艺术当代》现已成为国内最出色的艺术期刊之一。英文的《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国际版)由我们在温哥华负责编辑设计,制成光盘送到台北印刷出版。两份杂志现在都已历时十余年,以期刊而论,寿命已不算短。多亏简社长十年如一日的信任和支持,才使这份学术刊物得以延续不断。《Yishu》学刊发行量虽然不高,但世界各大学或美术馆图书馆中都视为必备。2010 年我们又将历年全部内容上网,成为举手可得的当代艺术资料库,几乎天天都有人下载。

  2006 年春我去纽约开会,与亚洲协会博物馆馆长招颖思(Melissa Chiu)同去苏富比看亚洲艺术拍卖,见证了张晓刚突破百万美元的惊人一锤。从此中国当代艺术价位猛升,国内外市场扩大,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全盛时代”。对此出人预料的进展,我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在昔日以半地下状态崛起的当代艺术家终有出头之日。忧在金钱诱惑未必会提升创造力和精神价值。不久前我应邀去哈佛大学“中国论坛”讲演,面对坐满大厅的未来社会领袖,我的开场白却不太动听。我说自己为当代中国艺术鸣锣吹号三十年,现在也许是唱反调的时候了。看到拍卖屏幕上飞速转换的天文数字,我不由怀念起上世纪80 年代艺术家心淡情热的岁月。据说念旧惧新是进入耄耋的征象,我自然无异于常人,但愿自己对未来的隐忧,只是人生必然的生理反应而已。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