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陈昔未认为国画创作要有创新

时间:2015/5/23 20:01:53  来源:金投收藏网

  出生于1929年,浙江海盐人,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1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颜文樑、汪声远诸先生。先后在国家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从事美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为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教授,美术学科带头人。目前已在中国山水画坛驰骋60多年。

  以西方油画的学习为起点,回归至中国山水画创作,书画家陈昔未形成了山水画的独特风貌。4月23日,“之江新语——陈昔未教授书画作品展”将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200余幅书法作品及40余幅山水画呈现了陈昔未60余年的艺术探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陈昔未指出,中国画的创作需要重视传统,但又要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艺术最重要的在于有新的创造。”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展览 呈现60余年艺术探索

  2014年10月,陈昔未书画展“梦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书法展暨壮丽江山画展”在军事博物馆举行。时隔半年,陈昔未再度举办个展,在“之江新语”中呈现自己从艺60余年来的各种探索。壮丽黄河、雄伟黄山、巍巍长城、秀美的衡山……在创作中,陈昔未创造性地以艺术家的审美视角,描画出自己对山水、对生活的理解。40余幅山水画作涵盖了陈昔未早期和晚期各个创作阶段,与此同时还有以习近平在2003年至2007年写就的《之江新语》为创作内容的书法作品。在他的创作中,既有着中国画独到的笔墨功夫,又吸收了西画的画法技巧,在明暗、光影、空间、色彩、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上都颇有新意。

  对此,陈昔未告诉记者,由于早年在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就学期间学习的是油画,为此在回归至山水画创作后,自己会有意地融入西方油画的技巧方法,“后来我意识到对西画的借鉴不能刻意,而要自然地吸收其技巧,追求中西艺术的自然融合。”为此陈昔未晚期的山水画创作融会贯通了西画的理念和笔法。

  记者还了解到,此次展览创作的作品将参加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的义卖,所得将资助贫困学生入学。

  创作 跳出传统,要有时代感

  陈昔未向记者回忆,孩童时代他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学习国画,“当时就是喜欢,无意中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而考入美术院校时,当年的陈昔未有着年轻人特有的个性,“当时年轻就觉得自己从未学过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新鲜,就学上了油画。”

  不过,后来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晚上画画,陈昔未从对光线条件要求很高的油画回归至国画创作,“我一下就觉得对口了,虽然国画创作注重笔墨传统,但我学的油画也用得上。西画中的色彩关系、空间关系、明暗关系都让我的创作有优势。”不经意间,陈昔未开始中国画创作时便走上了一条中西艺术融合的路。

  如今在六十余年的艺术创作及几十年的教学后,陈昔未对传统与创新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告诉记者,中国画讲究传统,时至今日这个传统还不能丢,但我们不能只在故纸堆里临摹,而应该跳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便要求我们的创作要有时代感,要画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修养。进而使得创作有新意,有创新。没有新意,老是在古画中转来转去是不行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