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鉴藏家还是书画家?重新认识大师吴湖帆之鉴藏成就

时间:2015/11/29 17:23:5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凌利中

本展展品:北宋米芾 行书多景楼诗册(之一)

  主要活动于二十世纪上半叶,集创作、鉴藏与研究三位一体的梅景书屋主人――吴湖帆(1894-1968,初名燕翼)之成就,不仅于其同辈中属佼佼者,其核心地位与巨大影响,更如王时敏(1592-1677)于清初画坛之情形。研究吴氏其人及其一生之鉴藏活动,对于链接、夯实二十世纪上半叶古书画流传聚散史实细节,理解、厘清百年间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演变脉络,其特殊价值不言而喻。本文以及即将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从吴湖帆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公私鉴藏、吴氏本人的鉴藏活动以及其画学审美思想与当今书画鉴定学科的关系等三方面试作梳理与探讨。

  ●二十世纪上半叶之际的大规模文物聚散,是当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机构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海上吴湖帆为代表的古书画鉴定家,恰逢其时地见证并经历了这个历史性的聚散整合,所达到的卓越鉴赏水平更与这个特殊时代密不可分。

  需指出的是,自上海通商开埠成为江南商业文化中心后,大批鉴藏家云集沪上,形成了以张珩、庞莱臣、吴湖帆、蒋祖诒等为核心的藏家群体,其规模足与京城对峙,为当时书画聚散重镇,“近日佳书画颇聚沪滨,亦时局使然”。吴湖帆于民国十三年(1924)自苏居沪,凭借其非凡的书画创作成就及出众的鉴赏眼光,俨然成为沪上书画圈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而大量流转沪渎之古书画,多经吴氏寓目赏鉴,其中包括上述诸内府旧藏。其中诸多内府散佚瑰宝,后多经香港流向海外,成为现今欧美、日本等公私机构的重要馆藏。这部分书画有的并无吴氏题跋或钤印,然经其寓目之史实,皆确凿可据。

  对于藏品真伪,吴氏皆作笔记,撰有《目击编》等,其中对所见两卷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真伪,当时已甚为明确,记道:“乾隆有数十题之多,实非真迹也”、“乃明人摹本,而御题反以为真,黑白颠倒,不胜可惜。”一九三七年再次审查之际,吴氏出于工作需要,秉持“公正”原则,力排众议,“量才使用”,果断舍“弟子”王季迁而荐“年少气勇,虽乏经验,当能实做”之“小友”――徐邦达为助理,检选期间所撰“审查稿”,徐氏曾借去“细阅”。可见吴湖帆于当时获观古书画之丰富以及其于鉴定界的核心地位。

  ●历史之发展起伏总有某种相似性,犹如清初王时敏,吴湖帆家族亦是集官宦、文艺于一身。良好之门第,使吴湖帆与王烟客一样,自幼得以进入当时的主流文化精英圈,从艺伊始即受正统文人画学思想之影响(如吴大澂、戴熙、顾麟士、陆恢等);优渥之家境,也为其提供了直面古人原迹的机会(吴大澂、潘祖荫、沈树镛、顾文彬所藏);而其与生具来的末世贵族气质,如同烟客,亦始终贯穿与影响了其一生的鉴藏与创作之审美追求。这些他人无法企及的优势,成就了吴湖帆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画坛上的地位,影响几可与王时敏相媲。

  与清初江南鉴藏与书画创作中心的王时敏“西园”相似,“梅景书屋”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之地位亦然。这里,不仅是当时古书画聚散鉴藏的重要场所、有着极为丰富的私家收藏,更是最为正统的文人画学之代表。可以说,传世所见于古书画上题跋鉴赏最多的近代鉴藏家,当属吴湖帆。据笔者不完全整理,即获六百余件。梳理以吴氏为代表的私家鉴藏活动,对于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之书画鉴藏史无疑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十世纪上半叶,穿梭往来于上海的古代书画文物,几乎囊括了现今海内外各大公私主要藏品,尤其是三十年代故宫书画南迁寄存沪隅之际,更是达到空前,是中国书画鉴藏史上的重要篇章。而期间发生的鉴藏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同样是中国画学史上的重要组成,以吴湖帆、张珩为核心的两位古书画鉴定家,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高度与成就。

  对于书画真伪的判断,吴湖帆显得十分自信。从“故宫旧藏真伪杂陈”之声明,至不盲从古代鉴定家或著录的态度――“虽有棠村(梁清标)印无用也”、“一般人购画处处以著录为据者,真有盲人瞎马之诮也。”从认为冯超然“鉴别尚不差,而对于董香光书画完全背道不识”等对同时代友人鉴定水准的直言不讳,乃至与祖父吴大澂的鉴定观点时有相左等,都显示出其于学术上不囿前说、独立不阿之个性,与其性格之儒雅与随和反差较大。

  需指出的是,吴氏自信但不固执,其不断钻研且时能自我否定之精神始终贯穿于其一生的鉴藏活动中。比如张珩曾携示其藏无款《双钩竹》轴(现美国私家藏)一件,当时吴氏视作管道昇画,一年后经重考,判断出自明初善画钩勒竹的金华画家王药之手;另如本展吴湖帆一九三八年题《元人三段》卷中提到的赵孟頫\作品,“山水惟故宫《重江叠嶂》卷及《双松平远》卷而已,如《鹊华秋色图》卷,犹在存疑中”,但吴氏对其中的《鹊华秋色图》所持观点于一九六零前已有改变,称该作为“中年杰构”(见题倪瓒《行书题跋水村竹居》卷;本展),足证其崇尚真理的客观精神。

  尽管吴湖帆没有张珩《木雁斋书画记》、《怎样鉴定书画》等较为系统的专著传世,但事实表明,从吴氏《目击录》《烛奸录》《书画析疑》(本展)等笔记、散见于包括《日记》在内的各种手稿,以及大量吴氏古书画题跋等资料,不难发现,吴氏对每一件经手或少数据照片寓目的古书画大都有独立文字鉴定意见。

  ●在吴湖帆眼中,作为真正的书画鉴定高手,需具备两点:一是画派要正,二是目光不偏。而两者兼备的,吴氏当时惟属意于张珩、沈剑知二人。从吴氏本人的画学实践追求主线(如一生推崇董其昌、赵孟頫\等),以普通物换巨迹之鉴藏理念(比如将两件王翚画作抵换本展中的倪瓒《汀树遥岑图》轴),以及对石涛、髡残、金陵画派与宫廷画家之微词(如“若徐扬、金廷标辈真不值一观,何论艺术哉”)等,足见其崇尚正统文人画的画学审美追求在其艺术生涯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在传统画学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转捩中的奠基意义。这对现今的鉴藏与创作而言,无疑仍具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本文节选自《近现代书画鉴定学科的奠基者--吴湖帆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书画鉴藏活动》,作者系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标题为编者所加)

宋 鹌鹑图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