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用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时间:2016/8/28 19:22:01  来源:经济日报

  “教育”被提到首位,意味着其公共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在“终身教育”成为潮流的今天,博物馆更应成为一所“终身学校”

  虽然还没进入9月,但我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行程了,其中有个地方还被重点标注出来,那就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听说,在这所9月1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的大学博物馆里,既能欣赏到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的手稿真迹,又能遇见现代艺术与科学领域的最新创意,更能品味中华建筑的奇秀瑰丽。

  逛博物馆是我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和有特色的民间博物馆转一转。后来,有人研究发现,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童年时期喜欢“泡”在博物馆,这才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于是,就更坚定了我一家一家博物馆逛下去的决心。当然,我不是冲着诺贝尔奖才这样做的,只是觉得好习惯得坚持才行。

  博物馆的确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让大家在这里开阔眼界、接受教育。对比2008年的征求意见稿,去年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有一个调整看似不起眼,却影响深远——《条例》将博物馆的三大目的由“研究、教育和欣赏”变为“教育、研究和欣赏”。“教育”被提到首位,意味着其公共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在“终身教育”成为潮流的今天,博物馆更应成为一所“终身学校”。

  如何才能扮演好这样的角色?答案很简单,博物馆必须“热闹”起来。这里的热闹是加了引号的,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得“有人来”。在此基础上,还得让大家“愿意来”“高兴买”“还想来”。

  在很多人心中,博物馆是个“高大上”的地方,浑身散发的“高冷”气质让参观变成了一场文化“苦旅”。其实,这种状况已经在改变了。我国不少博物馆开始采用动态陈列方式,使藏品在运动过程中展现给参观者,也会放一些复制品让观众去触摸,感受器物的材质与纹理。未来,开放保管藏品的库房,会让公众透过外墙的窗户看到工作人员是怎样整理、收藏文物的……这些国外博物馆采取的拉近与参观者距离的办法,在我国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总之,只有让躺着的历史“活”起来、深奥的科学“动”起来,公众才会愿意来。

  所谓“高兴买”,说的就是博物馆衍生品的事儿了。当台北故宫霸气十足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北京故宫妙趣横生的《皇帝的一天》APP、杜甫草堂博物馆卖萌讨喜的“Q版杜甫很忙”等文创产品火爆网络的时候,就说明了公众需求的旺盛。满足了这种需求,就会为博物馆多吸引一部分人。他们会愿意走进博物馆,花上一天的时间,去欣赏这里的各种典藏。当然,临走时,也会捎上几件文创产品,每每看到它,都会想起在博物馆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就是怎样做到让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们“还想来”了。中小学生正处于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科学素养的养成阶段,若将博物馆变成各级各类学校的“第二课堂”,把一些课程搬到博物馆里完成,寓教于乐,就很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国家,会将孩子们带到乐器博物馆了解各种乐器的起源与演奏方式,再到美术博物馆去找找名画中的乐器,给孩子以丰富的视觉、触觉、听觉感受,我们不妨借鉴类似的经验。

  当然,博物馆要“热闹”起来,却又不能太热闹,把文物吵醒了可不行。与同伴交流时,低声耳语;关闭闪光灯,关闭拍照声音;手机静音,不在展厅内接打电话。这,才是逛博物馆的正确“姿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