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海上书画和日本交流之渊源

时间:2017/12/7 21:02:52  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书画院)

  海派艺术是以清末的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吴昌硕等为中心的书画篆刻家在上海所形成的一种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被史家们称之为“海派”(海上书画)。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屡屡遭受外强凌辱。国土资源被掠夺,外来势力从政治,到经济侵入中国。国内民族矛盾的爆发。军阀割据引起的内乱。这一切的变化使民众难以生存,民不聊生。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不断地入侵中华,强占文化市场。使中国的经济文化每况愈下,文人画家们已经失去了“十日画一山,五日画一水”的优雅环境,也失去了扬州八怪那样繁荣一时的艺术市场。他们既要面对狂风暴雨似的外来文化对中国画的冲击,又要维持自己生计。在这样的历史环境背景下,一些画家纷纷来到经济文化蒸蒸日上的上海。当时作为五口通商的重镇,经济繁荣的上海,云集了国内各路艺术家。



  这些艺术家们继承了以石涛及扬州画派的创新精神,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洋文化艺术的技法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给衰微的中国绘画增添带来了一丝新的生机同时也孕育了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吴昌硕等一批近代艺术大家。由于上海繁荣的经济和这些艺术家的成就,各地画家广受影响,他们接踵而来,在上海形成了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新型文化艺术群体,后来被称之为“海派”(海上书画)。海派画家的特征是既有文人画的传统,又有通俗文化的形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海派于书法篆刻上,也打破了传统的浙派和徽派,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在任伯年,赵之谦之后最有影响和成就的要属吴昌硕。



  吴昌硕,金石书画融会贯通,是他的一大艺术特色。也是海派文化的特点之一。后来的海派艺术家从吴昌硕的艺术上各取所需,既有师承也有己意,在各个领域里发挥出海派文化的精神。同时吴昌硕在扩大海派艺术上功绩最大。他的书画篆刻为东瀛人士所赞赏。当时日本著名篆刻家河井荃庐慕赵之谦之名前来,但是此时赵之谦已经逝去,正当河井荃庐在懊恼此行未果时,他发现了吴昌硕。对吴的艺术大为赞赏。成为深交,并到日本广为宣传。慕名前来的日本人士日益增多。比如当时日本绘画大师竹内栖凤、桥本关雪、美术史家长尾甲等,与吴昌硕、王一亭、潘天寿、刘海粟、钱瘦铁等海派艺术家都有比较深的交流。





  三十年代后期由于日本侵略而造成了文化交流的中断。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初期虽没有建交,但两国在民间还是有交流往来的,比如早稻田大学的教授会津八一,还委托他的学生安藤更生教授利用在中国工作的机会,继续请钱瘦铁刻制印章。当日中建交后,中断了几十年的文化艺术交流一下子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高潮。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与日本书画界的交流不断深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海派文化在这样交流的盛况下更显出它的特色,比如吴昌硕的后人至今和日本保持着交流,而桥本关雪的后人在白沙山莊多次举办了钱瘦铁和关雪的纪念展等。这种交流不仅在民间,也早就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范围之内了。日本方面将在明年一月国立东京博物馆将举办《吴昌硕和他的时代展》。与此同时,日本书道博物馆和朝仓文夫彫刻馆,也将举办吴昌硕展,为纪念吴昌硕卒后九十周年。这些都说明了海派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个特殊的年代。有一大批上海书画家,他们虽然年龄不一,经历不同,但都怀着强烈的学习意识来到了日本,他们土生土长在上海,多少受到了海派文化的熏陶,来日后凭借自己的艺术,很快就融入日本社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文化交流。经过数十年的耕耘,来往于东瀛华夏。在著名旅日华侨书法家郭同庆先生,以及海归画家乐震文,张弛夫妇的倡议下,上海籍艺术家有志者们在驻日中国大使馆和日本华侨总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东京海派画院”。







  由著名旅日艺术家沈和年先生任画院首任院长,郭同庆先生任常务副院长,张弛女士和卓民先生任副院长,著名画家乐震文先生任名誉院长。当地日本中文新闻均做了详细的报道。画院的院士们将继续努力继承发扬海派艺术精神,做好海派文化、中日文化的交流工作。此次联展是纪念中日建交45周年,也是为纪念海派巨匠吴昌硕卒后的一个活动。

  附:首批东京海派画院全体名单

  名誉院长:乐震文

  院长:沈和年

  常务副院长:郭同庆

  副院长:张弛 卓民

  顾问:陈茗屋 胡考 吴超

  名誉院士:吴越

  院士(按年龄先后):

  陈达明 方亚平 孙家珮 王俊

  王志伦 范民峰 蔡国华 朱涛

  12月16

  《来来往往—上海东京两地书画作品交流展》

  主辦單位:上海书画院、东京海派书画院

  协办单位:上海博源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6日-12月22日

  开幕时间:2017年12月16日下午三点三十分

  展览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368号世博源4区B一0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