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嘉德香港春拍“与大师对话”:广东三杰之丁衍庸、关良

时间:2018/3/16 11:18:59  来源:雅昌艺术网

  [中国嘉德]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此次“与大师对话”专题将为广大藏家陆续呈现并称为“广东三杰”的丁衍庸、关良与林风眠,三位中国现代美术最重要的推动者的多件来源有序、难得一见的珍罕代表作,不容错过。

  照古腾今 统摄东西

  丁衍庸绝臻双面画《交脚菩萨》

  丁衍庸 (1902-1978) 交脚菩萨(双面画)

  油彩 木板 l 一九六五年作 l 61×45.5 cm 估价:HK$ 4,000,000 – 6,000,000

  来源

  原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

  2009年5月30日,北京诚轩春季拍卖会,拍品编号14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大师绝笔:

  世间仅见的四件佛像主题油画之一

  1958年,在香港新亚书院艺术专修科第一届师生美展中,展出了两件巨幅丁衍庸油画作品,其一为以赵无极夫人陈美琴为模特的人物画,其中左侧人物下方便绘有一尊交脚菩萨像,另一幅即为交脚菩萨大型油画,可见丁公于1958年之前便展开了佛像题材的创作,此乃迄今所知的丁氏最早宗教题材油画,但遗憾的是此画迄今仍下落不明。

▲ 1958年 新亚书院艺术专修科第一届师生美展展览现场,左起:陈士文、丁衍庸、赵无极、陈美琴、张碧寒

  另三件现知的佛像题材画作分别为:《佛像》(1971)、《佛》(约60年代)及《坐》(1963),其中仅《坐》为交脚佛像样式,但相较于此次上拍之作《交脚菩萨》,前者造型概略,无论艺术造诣还是画面完成度,均不及本作来的完整丰富、色彩热烈及恣意优雅。

▲ 丁衍庸《坐》(双面画)油彩木板,60×43cm,1960年作(版权所有)

  《交脚菩萨》源自丁衍庸早年在香港的学生之收藏,题材至臻稀罕,作为丁公存世的四件佛像题材油画作品之一,更是其中唯独两件最具代表的交脚造型之作,且保存良好、得以完整再现丁氏风格的仅存硕果,《交脚菩萨》可谓大师之绝笔,珍罕絶仑。

  交脚菩萨:集中国美学之萃

  交脚题材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一时的佛像造型,此姿势乃早期印度和中亚等国帝王及贵族的坐姿,象征尊贵身份。作品中,交脚菩萨头戴宝冠,冠中有小化佛,冠后圆光以火焰纹为主,卷草纹陪衬,寄托“光明”之寓意。菩萨面呈微笑,弯眉细目,直鼻小口,目微闭而含情,俯视着芸芸众生,似乎随时准备闻世间疾苦之声而前往救助。其肩披长帛,下着长裙,衣饰线纹流畅,手法简洁,右手似施无畏印,左手自然下垂抚膝,双腿交叉而坐。神情自若,姿态典雅端庄,整体比例精当匀称,舒展大气,给人以回味不尽的美感。

▲ 《交脚菩萨》作品局部

  丁衍庸对交脚造型的菩萨造像尤为钟爱,他曾亦珍藏一件宋代“交脚菩萨木雕”,觉其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造型之美,为他的创作带来诸多灵感与启发,即便生活艰苦,颠沛流离中也一直倍加爱惜。1958年丁氏出借代表藏品举办《玺印造像欣赏会》,其中即可见其珍藏之交脚菩萨像。据丁氏学生回忆,七〇年代他于香港摩罗街忍痛将木雕让出,为的是换取一张最敬佩的艺术大师八大山人之作,丁公之性情可见一斑!

▲1958年于东亚书院举办的“玺印造像欣赏会现场”,前排右一为丁衍庸,左侧背景中放置的即为丁衍庸个人珍藏的宋代“交脚菩萨木雕”。

  融贯中西:

  艺术大成的巅峰之作

  丁氏以为原生艺术看似简洁混沌,实则蕴含后代所有艺术语言之胚芽,具有无限丰富的原创性,最能表达人类复杂的情感。他对中国高古文化返本溯源,从艺术遗珍中汲取艺术养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收藏,融会贯通、统摄东西,他将于水墨创作中积累的个人心得,和在金石篆刻领域展露的过人才华,渗透至早年留日时积累的殷实西画技法,及对西方野兽派奔放、醇厚色彩的偏爱之中,使其六〇年代后的油画在大胆豪放、不拘成法的既有特色之中,透现出中国上古艺术特有的古朴刚健之风。此次上拍的《交脚菩萨》便为丁氏“中国艺术形式呈现现代艺术美感”的创作宗旨之集大成之作。

▲ 莫高窟北凉时期的交脚菩萨像

  《交脚菩萨》中,奔放不羁、明亮的土黄色自艺术家画笔下纵恣而出,率性涂刷于木板之上,有别于传统绘画,丁衍庸以宝蓝色替代传统墨笔绘制菩萨形体轮廓,并配以橘红厚笔填补于中,构成对比互动。亮丽的蓝随潇洒的笔势舞动流淌,在木板自身凹凸的肌理中形成细腻的深浅变化,于岁月的洗炼下绽放旷古静谧的幽幽蓝光;橘红和蓝相映成辉,包裹于大地玄黄之中,透射出撼人心魄的神采。

▲ 《交脚菩萨》作品局部

  丁衍庸将古人于敦煌壁画中沉淀千年而得的造像艺术,转化为极具特色的现代画像。饱满丰沛的色彩蕴含北魏西域热烈大胆的风韵,造型精准的线条兼具古器雕刻纹样的果断刚健,与东晋人物画中的秀美隽丽,高华古雅的神韵恰如世间臻美的唐朝彩塑。丁公以他的豪爽和机智,加上经年累月的探索,在中西绘画的矛盾冲突中寻获了自己的出路。西方绘画的色彩张力与不羁表达、东方佛教文化的清湛静雅、及中国民族的简朴谦虚,看似大相径庭的三个元素在丁氏笔下互相消解交融,孕育出遒媚古朴、智慧静美的旷古菩萨形象。

  双面经典:

  唯对画痴的历史证明

  在存世不多的丁衍庸油画作品之中,双面画的形式反复出现。据其学生莫一点回忆,囿于生活拮据,丁衍庸经常在同一块木板上反复创作,或拿背面来使用,《交脚菩萨》即为一例。

▲ 《交脚菩萨》作品背面

  在作品背面,丁衍庸以大笔潇洒,勒构一组象形文字,为其典型的原始符号变形造型。丁衍庸在中国篆刻艺术中发现原始符号与现代抽象绘画的共通之处,继而将书印入画,变其造型,取其神韵,将古朴而劲拔有力的中国古文字、符号、图像相结合,并以油画呈现,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贯通中西的革新演绎。

  大巧若拙 妙传神韵

  关良的油画精神

  开中国民族化油画之先河

  在关良之前,中国油画的发展大致分为“效仿西方”、“中西融合”两种类别,关良以“中国人自己的意象油画”为中国油画发展开辟出了“油画民族化”的创新道路。关良一生信奉“反映、超越时代”的艺术信条,不止步于重复西方现代画派的形式,也并未固守于中国书画的精神成就,而是致力在西方媒材上创造出深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独特风格。时至今日,回望良公逾半个世纪前之作,那成熟无碍的技法样式,当与西方名家不分仲伯,而饱富民族内涵的时代风格,也如其所言,将成为突破中西审美壁垒的途径,叫人不禁振奋、赞叹于一代大师前瞻的视野、卓越的艺术魅力之中。

  因战争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加之晚年侧重纸本水墨的创作,关良存世的油画作品约不足约400余件,本次春拍,嘉德香港得藏家支持,征得《长耕不辍》、《戏剧人物·挑滑车》二件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戏曲人物题材之珍稀的重量级作品,以飨众宴!

  《长耕不辍》:

  稚拙诚挚 宁静致远

  关良 (1900-1986) 长耕不辍

  油彩 画布 l 57×38 cm 估价:HK$ 800,000 – 1,500,000

  来源

  广州名医尹秀莲收藏

  现亚洲藏者继承自上述来源

  在《长耕不辍》一作关良采其风景油画中的经典“S”型构图,创造跌宕的空间感,远处山岳连绵于蓝天白云之下,绿意盎然的树草遍布于小径两侧,农夫与小孩在金黄的田地中忙碌于耕种,远中近三景,虚实相生。信手拈来的深褐色线条勾勒山形地貌,灵动质拙的平涂笔触,配合霁青、赭石、柠檬黄、墨绿的色彩组合,以最简练的表现手法将巨大的空间、复杂的色彩关系、和结构单纯化,轻松展现出“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般岁月静好的耕种景致。关良喜将风景中的人物,绘制的小而形拙、神气十足,不求细节上的形至,意为景物点睛提神。

▲ 关良《石门》油彩画布,135.5×134cm,1980年作(版权所有)

  作品中的高山轮廓和其人生代表作《石门》中的笔思如出一撤,乃将印象画派中颜色丰富的光影变化,转化为同一色系中深浅不一的平涂笔触,弱化了物象的三维空间,“在平面中找艺术”,可见早年留日受印象派大师高更的风格影响。高更对画面平面性的纯粹追求源于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深远,如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笔下装饰性的平面构图技巧被其学习转化于油彩画布媒材之上,造就出有别于其他印象画派大师的古朴肃穆的色彩画风。

▲ 左:高更《Above the Abyss》油彩画布,73×60cm,1888年作,巴黎奥赛美术馆藏(版权所有) ▲ 右:葛饰北斋(1760-1849)浮世绘版画

▲ 《长耕不辍》作品局部

  由此可见也无怪乎关良于印象画派中尤为倾心于高更,他敏锐的捕捉到艺术之中东西融合的时代审美趋势,并将中国民族性中的“写意”的艺术精神提炼至其“拙”笔之中,以艺术家自身的高尚人格修养,赋予画面形体精神上的真诚气韵,达到“意到笔不到”的境界,画面不少不溢,平静淡然却弥久恒远,恰如东方民族里“长耕不辍”的质朴品格。

  《长耕不辍》出自广州名医尹秀莲的收藏,尹女士与关良早年相识于日本,后各自回国后亦保有联络,她十分欣赏关良的艺术才华,并收藏了5件关良作品,除此次上拍之作,其余4件于近年陆续亮相市场,并均获得逾300万港币之佳绩,足见世人对其认可,《长耕不辍》即为该系列收藏之绝响,可谓藏家购藏之最后良机。

  ▲ 同为尹秀莲旧藏的关良之《花卉与瓜果》(50×50cm,油彩画布) 于2017年中国嘉德香港秋季拍卖会中以365万港币成交。与之相较,《长耕不辍》乃尹秀莲所藏关良之作中仅见的风景题材作品,尤为珍贵。

  《戏剧人物.挑滑车》:

  神情交付之选 得意忘形之境

  关良 (1900-1986) 戏剧人物 ‧ 挑滑车

  油彩 画布 l 32×41.3 cm 估价:HK$ 500,000 – 800,000

  出版

  2013年,《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关良》,上海书画出版社,第125页

  来源

  亚洲私人收藏

  关良曾感叹自己生之有幸,得以寻至“戏剧”这一能“神情交付”的绘画题材。他自小钟爱看戏,为体戏剧之美,更亲自学戏,学戏的过程让关良领略到传统戏剧中,对于中国精神品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至高表达,这与其一直追求的“意到笔不到”的创作境界不谋而合,由此便展开将戏剧人物入画,筑中国写意之美的个人经典艺术语汇。

  众所周知关良的戏剧人物多为水墨之作,油画作品可谓数年难寻一件。《戏剧人物·挑滑车》来源有序,由资深藏家珍藏数十载后,今春首现市场。

▲ 《戏剧人物.挑滑车》作品局部

  该作描绘的是《说岳全传》中第三十九回,南宋抗金将领高宠,为解岳飞之围,冲入敌阵,在与金兵交战中,奋力接连挑翻十一辆铁滑车的经典武戏场景。画面中右侧的高宠身披蓝色战袍,腰系黄带,头戴蓝色扎巾,脚蹬厚底靴,四面靠旗飒爽而舞,身姿后倾而蹲、手挥长枪挑袭左侧铁滑车上的金兵,表情威严果敢、正义凛然。细笔一划,咬牙使力紧闭之嘴便随笔而就,配以重笔点睛画出其圆大的双眼,正气凛然的神情跃然画上。左侧金兵之脸被刻意涂成灰白,意显落败狼狈之色,手中的黄色双旗颜色明亮,吸引观者视线集中,旨在凸显金兵立于滑车上,居高临下之地势,更侧面凸显出高宠虽处劣势,却未见丝毫畏惧之霸气姿态。

▲京剧“挑滑车”剧照

  关良笔下戏剧人物的简练变形是经高度成熟训练、深思熟虑之后的“去繁化简”,他画戏曲人物,首要讲求弄清剧情、场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并习惯边看戏边在随身速写本上画下小稿,小稿上的速写形体精准,与画布成稿上稚拙的形象迥然不同,他曾言“变形是为表现物件的特征服务”,所谓“得意忘形”,意不在于画,则得于画也,他着意于在画中传递人物的精神气质,展现形体的内涵,突破具体的指向,成就具有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价值观。

  中国嘉德香港2018春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

  4月2日(星期一)

  11am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香港JW万豪酒店3楼 拍卖厅 A

  预展

  3月31日 - 4月1日

  香港JW万豪酒店3楼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