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瓷器造假 花样翻新

时间:2018/3/19 10:08:21  来源:艺术市场 作者卢展

黄云鹏

  尽管艺术品造假在古今中外都是行业痼疾,也是业内习以为常的“潜规则”。然而,2017年时常曝出的艺术品及拍卖诈骗案以及2018年1月让业内震惊的贵州遵义特大制贩假冒名家书画作品案,让这一话题备受媒体瞩目。

  在3·15到来之际,本刊聚焦艺术品造假、销假、打假等环节,通过深入调查后发现,近些年的艺术品造假泛滥成灾之严重远胜以往,瓷玉、书画、青铜、木器等门类赝品层出,且技术升级、产业运作、集团经营、规模制造成为艺术品造假新的特征。若长此以往,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其困扰,还将付出惨痛代价。

  瓷器造假是中国艺术收藏界一个历史悠久,普遍存在但又公认无法彻底杜绝的现象。明代仿古瓷的生产初步形成规模,清代康雍乾时期、光绪年间和后来的民国时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仿古瓷生产的三个高潮。而瓷器造假发展至今,更是花样繁多,开始借助高科技进行造假,迷惑投资收藏者,常常令藏家打眼。

  景德镇,仿古瓷的重灾区

  仿古瓷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它主要萌芽于两宋,有的是各地区窑口之间互相仿造,有的是仿先秦、秦汉的古铜器造型。而真正意义上的仿古瓷器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前期,衰落于清代后期。明代景德镇瓷业大兴,由中央政府创办御窑厂,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制作出了精美的官窑瓷器。至明晚期开始出现仿造本朝或前朝瓷器产品的热潮,仿古名家辈出,其不仅仿制宋代五大名窑,连永宣青花、成化斗彩等前朝名品也一一仿制。清代景德镇在督陶官唐英在任时期,仿古创新出50余个瓷器品种。

  清末民初,中外藏家对于古瓷的需求量大增,因而仿古瓷业更加兴盛,上至汉陶、唐三彩、宋代诸名窑,下至明清官窑器、德化窑白瓷、山西珐华器,几乎无不仿制,但也有少量传世名品在这一时期没有仿制现象出现。直到当代,受市场经济影响,文物市场收藏热度急剧升高,大量仿品纷纷涌入市场。

  记者从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会长黄云鹏口中得知,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景德镇仿古瓷业如火如荼。在当时,仿古瓷制作是正常有序、规规矩矩的,属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开发项目,其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968年,仿古瓷年销售额约1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陶瓷馆内自建了仿古瓷小作坊,专职人员7人左右,由于大家的努力,仿古瓷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大。1985年,景德镇市第一家民营‘景德镇市仿古瓷厂’成立,主要仿元青花和明永宣官窑青花,质量稳定后,又增仿了清康雍乾官窑青花。当时还处于物以稀为贵的阶段,生意不错。”

  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引擎,由于仿古瓷有市场,1986年的景德镇全市新办起十几家仿古瓷小作坊,三四年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至上千家;1993年步入高潮,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民营仿古瓷产业集群和市场集散地,个体瓷业蓬勃兴起,但多为家庭式作坊,几人到十几人的为多数,20人以上的较少,主要分布在樊家井、筲箕坞、罗家坞、里村等地,大多是前店后厂式的产销格局。后又涌现出佳洋陶瓷等一些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定点生产高仿、精仿古瓷的生产企业。据有关资料记载,1995年左右,景德镇仿古瓷作坊逾2000家,其中仿元青花、釉里红古瓷的作坊约占半数。

  “这段时间,来自福建莆田籍的港澳商人蜂拥而至,穿街走巷,到处收货,销到我国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及日本。1998年左右,经销商从港澳台地区转到江西抚州地区,他们走遍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用各种手段推销景德镇仿古瓷;其中,元青花是主要商品。2005年后,由于低档仿古瓷泛滥,加上仿古瓷做旧的赝品越来越被市场识破,使景德镇许多低档的仿古瓷作坊倒闭,仿古瓷又重新步入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道路。”黄云鹏如是说。

  瓷器造假的那些“门道”

  陶瓷高仿与造假的手法自古以来都大同小异,水平也同样高低不等。几乎历史上各个著名的窑口瓷器都有高仿和造假,但高仿与造假有区别:高仿不等于造假,造假包含高仿。历史上许多朝代出现政府统一的高仿行为,这批高仿品在当时就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且动机主要来源于对前世或古代艺术的真实崇拜。造假及造假性质的高仿则是为了牟利,通过各种手法以假乱真。

  综合来看,瓷器仿品以中低档为多,几可乱真者极少。黄云鹏说:“低档仿品臆造器型、瞎拼纹样,泥、釉、料等特征不讲究,基本是现代工艺仿制,与真品相差甚远。据业内人士透露,有少数仿制高手,不局限于蓝本,抓住某时代瓷器胎、釉、料、器型、画技、画意、烧制工艺等基本特征来高仿,仿成后做旧,几乎达到与真品无二的质量,这种仿品在行里叫做‘杀猪货’,即作为真品卖给购买者,蒙过去就叫‘杀猪’,获取暴利。”

  “真正的古瓷都有出土痕和传世痕。”故宫博物院陶瓷组原组长叶佩兰介绍,一些造假者为了仿制传世痕,会用化学方法做旧,真正古瓷的传世痕,如果用放大镜看是不规则乱麻状,而很多物理做旧的仿瓷,可以看到规则的顺时针痕迹。叶佩兰说:“瓷器经过烧制以后,通过目测能感觉出釉面的表面有一层明亮的表光,也称为‘浮光、火光、贼光’,有些造假者就在这上面下功夫,用化学方法去除‘贼光’,使器物表面看起来斑驳陆离,但将器物用鼻子嗅一嗅,可闻到有酸碱的异常气味,而如果用物理方式处理的器物,则要注意一些罅隙间是否有异常。”


  现代仿品为了能使釉面柔和、不刺目,通常使用某些方法对釉面做旧去光。做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抛光打磨法,又分为手工抛光和机械抛光,手工抛光使用绸布或牛皮蘸取磨膏,在新仿器釉面抛打,然后用汽油和乙醇分别清洗抛光部位,必要时再上点石蜡或川蜡,并用绸布反复进行抛打,抛出的光泽比较柔润,机械抛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工作质量,有较好的釉质感觉。但抛光后的器物用放大镜观察釉面,会发现上面有无数细如牛毛的磨痕,细看会发现磨痕是一片片有规律的纹路。而古瓷器表面原有的旧磨痕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

  另一种方法是用化学试剂浸泡,造成釉面腐蚀,使釉面黯淡,出现浑浊感,从而消去火光。这种手法的弊病在于酸对釉面腐蚀过于强烈,使釉色失透,光泽过于黯淡,甚至呈乳浊状。与岁月积累而自然形成的光感有天壤之别。放大镜下可发现无数个酸腐蚀的小坑。

  随着科技的进步,仿古瓷器做旧手段也日新月异,当今一些比较高级的仿古瓷,在入窑烧制前就在釉内加入某些化学元素,使得烧成后的瓷器釉面无论光亮或是不同时代釉下的呈色都可实现,但仍无法体现出时光赋予它的温润如玉感。

  此外,还有仿瓷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通过粘贴、镶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旧的、残破瓷器上的部件、皮壳粘贴到新的文物上面。业内资深藏家梁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瓷器鉴定,就要多方面去考察,现在的古玩收藏者鉴定水平都比较高,‘半真半假’的情况让不少古玩收藏者中招。”梁先生拿出两件收藏品,其中一件名为“清光绪青花龙纹小画缸”,其底部泥胎以及“大清光绪年制”的落款均为真品,是古瓷碎片,而其余部分均为伪造,这件伪造品的成本在1000元至1500元之间,但能轻易卖出2万元至3万元的高价。“民间存在巨量的光绪年间真品古瓷器残片,所以造假者特别喜欢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出售这类瓷器,受骗者也最多。”梁先生说,还有的不法瓷器商人专门到窑厂去订购烧坏的瓷器,再砸碎出售。整器低价批发回来,再按片定价卖出。

  如何辨伪和防范?

  历朝历代所制瓷器产品在胎、釉、造型、纹饰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特点,从传世品看,仿品也是有规律可寻。陶瓷辨伪的主要内容是判窑口、断时代、辨真伪、评优劣;其中,辨真伪是最重要的一项,也是进行古陶瓷研究的前提。而对于仿品,人们最希望了解的是为什么说它是仿品,或者说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它是一件仿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仿的母器,即真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黄卫文告诉记者,将真品和仿品放在一起对比观察,二者的区别即可一目了然。“因受工艺条件及文化习俗的限制,各个时期的仿古瓷都有其共性,如果每一时期仿古瓷中的典型制品都能找到其所仿蓝本。经过对比分析,找出其规律,在鉴定古瓷的实际工作中就可以触类旁通。要想准确掌握古瓷器釉光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看、多比较。”

  一、通过釉面的判断来区别新老瓷器

  叶佩兰表示,瓷器表面的釉面光滑、光亮,通过对釉面光亮程度的判断是目测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一件新出窑的瓷器、整器各方面都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釉面净明新亮,受光线折射后,釉层内的矿物质颗粒年轻活跃,通过釉面反射出来的光波强烈耀眼、漂浮游离,其活力能量强度都处在最高状态。随着年代的延长,釉中的各种矿物质接受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学作用后,逐年地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强度也逐年减弱,釉层开始老化、变旧,釉面开始逐渐地熟旧温润,呈现出一种玉质感。这种现象,年代越久远,变化越明显。这种规律的光感变化为鉴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此外,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温变化以及胎、釉原料等方面的影响,釉面通常会出现一些小的瑕疵,如气泡、棕眼、缩釉、炸纹等。瓷器出窑后,在长期的使用和把玩过程中,釉面又极易产生一些人为损伤,如划伤、磕伤等。这些小瑕疵在不同时代、不同器物的表面出现,形成了一些器物独有的时代特征。造假者为了仿制得更加逼真,连一些常见的瑕疵痕迹也一并研究模仿。因此,釉面的各种瑕疵痕迹在鉴定中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依据。

  二、掌握历代瓷器的独特釉面

  釉下气泡是胎和釉中的水分子带来的,胎和釉的含水量多少,胎土糅合及瓷胎晾干的时间长短,都可能影响到釉下气泡的形态。但在现代制瓷工艺下,胎、釉的水分配比一般都比较固定,胎土糅合及瓷胎晾干时间也比较一致,故釉下气泡形态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这就为探求现代仿品瓷器的图像规律奠定了基础。

  黄卫文表示,现代仿品的釉下气泡图像与古典瓷器的釉下气泡图像有本质区别,这是由不同时代的不同胎釉材质和不同的生产工艺所造成的。因此,鉴别现代仿古瓷器的要领,主要看是否有排列紧密、形状扁平、色泽暗哑的小型气泡这个特征,有此种气泡图像的瓷器一定是现代仿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小型气泡,一般只在白色釉面下出现,故对鉴别青花、粉彩等各类彩瓷特别有效。其他仿古瓷器如果底足平面有白色釉面也可适用,没有白色釉面也可以通过观察死亡气泡的痕迹予以区别。虽然“气泡观察法”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仿古瓷器,但绝对不能单独用此法给古瓷器断代。

  三、热释光断代

  利用热释光释放光热的原理,可以较准确地测出瓷器所存世的实际年代。在瓷器的鉴定上,一些老瓷有一种温润滑腻的橘皮纹釉面,现在仿冒者在釉面配料中添加一定的元素,就可产生这种温润滑腻的釉面,目测很难辨识,如采用X射线荧光检测釉面,就知道是否有现代添加成分,可以判断真伪。一些造假者利用射线源对新烧的陶瓷仿制品进行辐照处理,会造成对热释光检测的干扰,企图以假乱真,如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以激光光束为探针进行原位无损检测,可分析玻璃、瓷器釉层的脱玻老化率以判断制作年代,并能够鉴定树脂或仿制品所用的胶粘剂。据悉,经过作伪专家精心研究分析,景德镇现代青花瓷的造假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如瓷土中硅酸盐的含量,器物的器型、釉色、重量、烧结瓷化的程度和由电脑模写出来的官窑款识都可以做到和真品一致,有些瓷器表面还经过氢氟酸的处理,显得很有旧意,但它无法通过热释光的检测,只要检测它其中的热释光含量,很快就可以正确无误地测算出造假年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