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大学美术”公共课的现在与未来(专题)

时间:2018/4/2 16:08:47  来源:美术报

  大学教育,特指本科阶段的教育;公共课,指非本专业都必须研修的公共课程,诸如:大学政治、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由此,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平带领的课程建设项目组提出了“大学美术”概念,即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性课程。以期全体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选修“大学美术”课程之后,视觉认知能力获得良好培养,教育过程充满着情感的参与与品行的养成。实现对视觉艺术作品具有极好的敏感与独立释读,创造性思维能力被激活,审美素养实现提升,情感诉求获得圆满,人格素养得到完善等目标。

  目前“大学美术”课程建设项目组正着力于“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可行性论证、课程计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学效果评估等。

  关于非美术专业开设“大学美术”公共课的话题,去年在宁波举办的以“反思与责任:视觉艺术教育的现在与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上有过讨论。本期编者特别邀请“大学美术”课程建设项目组核心成员:顾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熊瑛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东杰具体谈谈开设“大学美术”公共课的可行性论证、课程计划、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的等。 ——编者按

 

 

冀文龙(北京) 望向远方的远方 油画 145×110cm 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

 

  “大学美术”课:为大学生视觉素养定制

  ■顾平

  “大学美术”是我们提出的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性课程,性质类似于“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英语”等。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与本项目的目标定位,我们将设定的“课程”分为:“课堂”内教学,意在通过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介入发挥作用;“课堂”外引导,超越常规课堂的体验、观摩、交流等。

  “大学美术”是我们提出的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性课程,性质类似于“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英语”等。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与本项目的目标定位,我们将设定的“课程”分为:“课堂”内教学,意在通过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介入发挥作用;“课堂”外引导,超越常规课堂的体验、观摩、交流等。这里的“课程”便演变为一个系统,表现为课堂内外、穿越在校园之中。由此可见,“大学美术”更是一种以“课程”为纽带的立体的、多种形式复合的教学形态。

  目标定位

  通过“大学美术”课程的设置,全面提升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群体的视觉素养,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视觉认知力,同时情感在过程中获得慰藉。软性指标:激活学生所在学科专业的直觉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硬性指标: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美术经典作品的释读、视觉认知的4层级之上(通过“艺术测评”,我们可以将目标人群的“视觉认知”分为5个层级:普通人为1-2层级,实现基础教育美术课标水平为第3层级,较好的视觉认知素养为第4层级,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优秀本科生为第5层级)。

  课程系统

  1.课堂教学——以经典作品语言释读为核心的教学;2.课外(校内专用实践场所、流动美术馆)、(校外美术馆、博物馆沙龙)——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品鉴教学;3.社团活动——纳入“课程”延展的一切社团活动;4.校园互动——校园景观与公共空间艺术品置入的整体规划与互动。

  本课程计划紧紧围绕“视觉认知”链接课程教学的所有内容。“视觉认知”复合着知识与技能,必然延伸为课堂内外。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寻常途径,服务于视觉认知,就是经典作品的感知与语言释读。当然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实现了全新的变革:多媒体手段、研讨方式、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慕课(MOOC)……

  课堂之外,重在“技能”传授,以两种通道予以实现。其一,是校内的专业实践场所,主要用于学生的媒材体验,它是伴随经典释读的辅助手段。实践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作体验,更多是对经典作品材料与创作过程的感悟。其二,是校外的美术馆与博物馆,这是提供特殊“场域”情境的一种艺术感受,学生逡巡在美术馆的作品间,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教学过程:辅助以课前的知识准备,课中的交流与互动,课后的体会与感想。这一视觉认知的“技能”养成是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

  此外,校园活动与环境营造也直接关联课程的延展,尤其是社团活动对视觉的诉求与参与、校园景观与公共空间艺术置入的规划与互动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整个校园,因“大学美术”课程的参与而活跃,课程教学也同样受益于延展的活动与环境——一种积极的反哺。

  内容设定

  基于“视觉认知”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遴选紧紧围绕“视觉”素养的提升而展开。当代视觉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读图时代”造成图像极度泛滥,在泥沙俱下的图像包围中,学生视觉认知因为频繁“冲击”而麻痹与迟钝;另一方面,艺术的多元格局也造成审美标准的模糊,艺术观念花样翻新,艺术形态“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的艺术感悟因为混乱而不知所措。由此,澄清与修正学生的视觉认知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我们在设定“内容”时:从“标准”上,兼顾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尽可能包容与兼容;从方式上,有意回避过去长于知识释读的“欣赏”教学,突出作品语言的“视觉”感知与体认,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提升视觉素养。

  为此,“大学美术”课程设定的内容为:视觉素养与美术作品的释读、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西方油画艺术、视觉形态设计(包括平面与信息设计、产品设计等)、中外雕塑艺术、环境与景观艺术、中外建筑艺术、民间与工艺美术、当代艺术等

  教学方法

  1.课堂——情境教学为主,重在对作品感知与语言的初步释读。所有美术知识均通过“翻转课堂”自学获取,辅助以慕课等;2.课外——实践体验为主,重在对语言与材料的感知;3.校外——对经典作品的进一步释读与情境体验;4.社团活动与校园互动均包含美术与设计学科的介入,需要整体设计与渐进策略展开;5.辅助策略——基于互联网的网站、微信、视频等复合手段、人工智能、大数据。

  (顾平,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大学美术”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

 

 

李绍铭(北京) 染槽工 油画 110×150cm 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

 

  “分类读图”——视觉审美教育的通道

  ■熊瑛

  与曾经的图像匮乏时期相比,当前审美教育面临的困境是图像泛滥,简单说,就是“看得太多”。如何从海量的艺术图像中判断优劣、辨别风格?这恐怕是人们常有的困惑。

  视觉审美,是指依靠视觉来感受和体验的审美活动。人类主要依靠眼睛来认识世界,因此视觉审美也就成为人类审美认知的主要方式。

  数十年前,我们还处在图像匮乏的时期。小说只有通篇的文字,不附一张图,人物、场景全凭想象。人们能够看到的,不过是教科书里的两张彩页、报纸上的几幅黑白照片。当时审美教育的困境,是视觉体验严重不足,简单说,就是“看得太少”。

  在照相机普及之后,照片成为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甚至超越了实景,成为人们视觉审美的主要对象。而今,网络中的图像资源充斥视野,书籍报刊也图文并茂。人们愿意读图,是因为视觉形象更为直观,更具感染力。然而,“读图时代”也会出现问题。与曾经的图像匮乏相比,当前审美教育面临的困境是图像泛滥,简单说,就是“看得太多”。如何从海量的艺术图像中判断优劣、辨别风格?这恐怕是人们常有的困惑。

  这个时代的视觉审美素养,就是能够区别雅俗、分辨美丑,能够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

  然而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培养大众的视觉审美素养并不容易,难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美是具有多样性的,正如“骏马秋风塞北”与“杏花春雨江南”,各有其美,难分高下。因此,视觉审美也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分而不悖,合而能容。人们可以本能地欣赏自然美,而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则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如何引导大众建立起多层次、多内涵的视觉审美认知体系,是当代审美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其次,审美是服务于精神领域的,解决的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每个时代的精神文明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即使同一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千差万别。当今,伴随全球文化交流的大趋势,人们的审美趣味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社会风尚不断变化。视觉审美教育如何及时应变,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和个体,则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其实,这两个问题并非仅见于审美通识教育,即便在美术领域之内,也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学设计的可能对中国传统绘画仍然生疏,搞美术史论的可能对当代艺术创作缺乏了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审美教育中使用的图像。以往,通识和专业教育多选用中外经典美术作品作为样本,与当代的生活缺少联系,印刷图片的尺幅、色彩也不够理想。虽然有些教材配有文件光盘,但由于光盘容量有限,又无法即时更新,且目前电脑光驱配置越来越少,远远不能满足读图时代的需要。

  基于以上的情况,开发“视觉审美课程数据库”将是对当代审美教育的有力支持。数据库须建立在深入了解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对图像资源进行甄选和分类,标注关键词,供使用者搜索。经典作品要有细节呈现,配合适量解说,提供欣赏引导。对于当代的艺术作品,选择要更为谨慎,既反映出现当代艺术创作的风貌、体现时代精神,又适合各年龄阶段的人群欣赏。

  此外,数据库还可以在移动设备终端上使用,依照使用者的年龄、教育经历、喜好,分类推送作品,和视觉审美课程APP同步更新。使用者在浏览每一张图片时,会有美术知识的链接,如相关艺术家、艺术流派、同时代相似题材或相似风格的作品等,实现知识的串连,构建起“视觉坐标系”。各类图像的获取可通过与国内权威艺术网站的合作来实现,当然,涉及到版权问题的图像仅提供在线浏览,不支持下载使用。

  “分类读图”是实现视觉审美通识教育的有效通道,也是一种具有“定制”性质的教育方案,可以面向各类人群,适用性广。这种方案可以从读者的兴趣入手,用线索牵连起脉络,引导他们逐渐熟悉美术作品、把握美术知识。

  以上仅仅是对视觉审美教育的一种设想,若要落地开花,还要经历诸多复杂繁琐的环节。但相信有愿景,便有前行的目标和动力。在MOOC、Microlecture等线上教学日渐成熟之时,以“分类读图”的方式将当代视觉审美教育普及开来,不仅是大众的心声,也是美术教育者的期待。

  (熊瑛,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大学美术”课程建设项目核心成员)

 

 

程园园(山西) 光年距离 中国画 200×187cm 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

 

  “大学美术”——提升视觉审美素养

  ■陈东杰

  后现代的思潮,一直在诟病现代主义时期形成的流水线般的日子。不驻足,就不能凝望一朵花的美好。匆匆间,我们似乎遗落了什么。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当我们给一个时代打上某些标识的时候是有依据的。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时代和以往相比确实产生了一些变化。写到此,不禁想起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啊,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时代发展快,岁月太匆匆。其实,日头还是一般的东升西落,日子还是一样的长短,是我们自己拨快了自己的时钟。当生活的节奏超过我们的心跳时,所有人都感到不适。所有人都开始怀念那曾经悠哉的往昔。

  后现代的思潮,一直在诟病现代主义时期形成的流水线般的日子。不驻足,就不能凝望一朵花的美好。匆匆间,我们似乎遗落了什么。大家似乎在这个匆匆的读图时代有些茫然。似乎所有人的心中都在期待或是寻找些什么?其实这一切现象的背后的本质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生活的差异是容易被发现的。而精神生活的差异是隐蔽且难于解决的。但是美好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美好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美好生活的幸福感最终并不来源于物质而是来自于心灵。所以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提升全民的审美能力,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

  也许一切是从鉴赏一张画开始的。读图时代的混乱感是因为图片海量出现,网络带来的丰饶的视觉盛宴。让鉴赏力匮乏的我们,一时间眼花心乱。我们不懂得如何整理与筛选。所以,首先我们要懂得为图像分类。有的图像没有含义,比如纹饰。有的图像传达的信息简单而直接,就是标识。这些都是美化和简化我们生活的图像。余下的那部分图像才是需要我们驻足的。接下来要懂得辨识图像中的元素。比如构图、色彩、光影都是我解读的角度。最重要的是懂得欣赏图像本身的魅力,而不是把它当做“看图说话”的配图来对待。所以看懂一张图的最高境界是,“心领神会,妙不可言”。为了让大部分人能够掌握我以上所说的这些鉴赏的能力。在教育战线上工作的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需要建立科研团队,梳理前人的成果,将其数字化。我们要甄选经典的知识,将其通识化。我们要改变以往知识建构的方式,以适应这个网络的时代。进而开设具体的课程,比如“大学美术”,训练和提升特定人群的视觉审美素养。在当下,艺术教育的目标,除了培养艺术的创作者,更重要的是培养艺术的鉴赏者。

  总之,在读图时代学会鉴赏,有助于让大家的精神生活丰富而美好。作为一个普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有志于在自身的岗位上,通过具体的工作,提升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进而提升文化修养,建立普遍的文化自信。

  (陈东杰,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大学美术”课程建设项目核心成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