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当代水墨画名家郑忠的艺术之路之六十《惊蛰》的颤音

时间:2018/5/13 20:35:42  来源:郑忠

郑忠丝网版画《惊蛰系列》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昨天郑忠与友人一行从南通往海门东洲博物馆的途中,听友人谈起今天是惊蛰,他心中好像被什么触动了一下!20年前的今天郑忠给他正在做的版画作品取名《惊蛰系列》,是心中一个艺术真我的苏醒,与万物一起复苏、震颤、同频共感,万事出矣!

 

  如果说当时处女作《米字格系列》在全国版画展的获奖、成功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那时省里的学术权威们大都认为《米字格》的作者郑忠是个有才华的票友,什么时候神经搭错了,弄出个什么吓人的效果来,要不了几天歇菜一边呆着去,那时侯郑忠的身份是国企的厂长,用个大哥大,参加活动常常西装革履,给人乍一看是个乡镇企业家,不象搞艺术的,那么《惊蛰系列》的问世,则无疑是一道郑忠艺术的宣言书,她挟裹着宇宙深处的豪迈与奢华,地壳深处的火热与激宕,大漠溯野的雄浑与磅礴在中国的美术界荡漾起一股清新的天籁,仿佛是天生力质钟灵毓秀的他对着赤县神州掷臂一呼!“郑忠!我来了!”。

  堂堂之郑,振振之忠,摧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中国版画之先风,是天时地利人和、精气神的共振,是前世的夙慧啊!不然何以从没学过版画的人会如此痴迷、执着、淡定、稳操胜券!?


  现在想起来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学霸当道,官方美术笼断,闭关自守,能杀出重围,不仅活出光彩,而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满世界参加国际画展!今天顾首回眸隔岸观火,简直是中国版画的奇迹了,想当年,多少青年学子因为有点个性,被县、巿、省权阀扼杀于摇篮之中,英雄失路,岐路亡羊,泪洒丹青。

  郑忠者,海军特种兵也,武林中人,工程师,发明家,个性鲜明,阳光灿烂,屡败屡战,遇挫愈强,不服输,不信邪,他的背后没有画院、美院天然屏障的风水宝地,更没有美协书协挟持自重的社会土壤,全凭赤条条铮铮铁汉洒家自己,在长江三角洲的苏中厚土躬耕陇亩,客座西安美院,客居深圳观澜版画村,作茧自省,澄怀观道,忘怀得失,积攒了作品再千里走单骑,游学海内外,交流、参展、问询、求证、参悟,众里寻他千百度,可以说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在单位时间里,郑忠先生在版画艺术上投入的精力、时间、财力…为艺术走过的路途、做出的汗牛充栋的作品之数量,当时的中国版画界鲜有可比。


  这世界最经的起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了!

  十年磨一剑及锋试身手!

  不是对生命有如斯的依恋与自信,何以有这样的出手与大器!?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命就应该是燃烧!就应该是倾情投入!我玩过!我阅历过!我痛苦并快乐过!

  这才是精彩的艺术人生啊!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时代的运会伴随着中国版画的节律,《郑忠版画》应运而生,生生不息!绵绵久远!


  哦!中国版画郑忠的一脉苏醒了!二十年前的惊蛰!


  莫问前程更何有,人间斯境足徜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惊蛰系列之一》

获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铜奖

美国廖氏版画奖

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版画卷

载入《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

载入《中国百年版画》

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图鉴》

载入《中国丝网版画二十年回顾展》

《中国版画》发表

《美术研究》发表

《美术观察》发表

中国美术馆收藏

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广东省美术馆收藏

  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时为深圳艺术学院院长齐凤阁教授为<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版画分册>上专门为郑忠的作品<惊蛰>写的推介语"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天地境界为切入点,反观自卫身,是郑忠版画创作常用的一种角度,<惊蛰系列>是对中国传统时令的有感而发,其实是预示自我内在意志\悟性及慧眼的苏醒,是对自身生命节律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一种喜悦,是对自我创作冲动和艺术张力的寓拟".

 

齐凤阁在《美术研究》1998年第3期"现代语式和传统情结-谈郑忠的丝网版画"一文中说:
  无疑,郑忠版画的现代品格来自于他全新的艺术观念,但仅此还不能铸就他丝网版画语言的前沿地位,与其他丝网版画家相比,其得天独厚之处在于他对先进丝网印刷技术的率先掌握。如果没有大学毕业后在现代化染印厂潜心钻研的十年经历,没有对现代丝印技术、材料性能的精通与熟悉,其版画视觉形态的粗糙、陈旧也不可避免。

  郑忠有过六年南海潜水的生涯,这对坚强意志的磨砺,豪放性格的养成,极地胸怀的陶冶,以及铸就他运动员式的体魄,都起过重要作用。因此他对这段海军潜水经历无怨无悔,并充满自豪感。他在一首《极地》诗中写道:“我人生的起点构筑在山的脚底、大海深处。我来自极地,我涌动过岩浆,我融化过冰雪,我奔腾过山川,生命之火已锻烧过我的骨骼。”正是这种经历和气魄使他能以“殉道式的意志”,“甘于寂寞的牺牲精神”,去追寻艺术的终极目标,开启版画的极地境界。
  郑忠艺术的成功具有多种因素,就其个人而言,除全新的观念,先进的技艺外,诗人的气质,文人的学养,军人的意志,运动员式的体魄,这多种优长集于一身,不仅使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蕴含着真正到达极地境界的潜能。当然他丝网版画现代语式和传统情结的双重品格,后者虽底蕴较浓却仍需深化与发掘,前者虽语素灵动而富有新意,却需继续完善与升华。可贵的是郑忠对自己艺术的问题点有着清醒的认识,对自身潜能的发挥也有足够的信心。当笔者草成此文时,他正在寻求到最高美术学府的版画研究班深造,如果此愿以实现,也许会成为他进军艺术极地的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天,郑忠正在画室做画,手机响了!(那时还是大砖头)是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广军教授打过来的。


广先生:郑忠!在哪儿呢?干吗呢?
郑忠:我在海安(南通),正在做画呢!您在哪儿呢?
广先生:我们在广州美院开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年会,整个会议都在谈你呢!
郑忠:谈我?
广先生:是啊!谈你!谈你的丝网版画《惊蛰》,大家都觉的不可思议,好的这样精到,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丝网版画的认识!这样,到南通怎么走?我和吴长江、谭权书来看你!
好!后天到南通!


  在看了郑忠大量的作品后,广先生问道“郑忠!画了这么多的画为什么不去办个展呀?”郑忠诧异地问道“能办吗?怎么办?”(其时郑忠心里还从来没敢想过)广先生说“能办!我们来给你办,到北京中国美术馆”
   
  于是,因为《惊蛰系列》的“惊艳”,因为千里马幸遇伯乐,郑忠平生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就放在了北京中国美术馆。现在回忆起来它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画展,而是从外部确认了的郑忠萌发已久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强烈自信,艺术家的郑忠真正苏醒了。

 

2014于523画室

《艺术界》专访,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易英博士撰文。

《惊蛰》遴选 为中央美院院刊《美术研究》的封四。

《江苏画刊》发表郑忠丝网版画《惊惊系列》

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吴长江、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广军、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谭权书在江苏海安郑忠工作室指导,并接受南通电视台的采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