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馆长说文物 博物馆里话铜镜镜鉴千秋

时间:2018/6/18 10:46: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镜鉴千秋

  ——博物馆里话铜镜

  平凉市博物馆馆长 王启峰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人类自从有了美的观念,对自身容貌举止就越发的重视。由最早的静水照容到铸鉴盛水,直至铜镜出现,之后在长达4000多年的时间里,铜镜不仅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还是古代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宇宙的解构——汉代八乳四神博局纹铜镜

  在出土的汉代众多青铜镜品种中,四神规矩镜或称四神博局镜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铜镜收藏界最熟悉的镜种。平凉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汉代八乳四神博局纹铜镜(图①),其直径16.8厘米,圆形,圆钮,柿蒂形钮座。座外方框,方框四边正中外出“T”形符号,与“L”形符号相对,方框四角与“V”形符号相对,将镜子的内区分为四方八等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踞一等分,其他四等分配以禽鸟、瑞兽等。镜缘饰以水波云纹。其中,“TLV”形符号即为博局纹,也称规矩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为四神,或四灵,是古人信奉的星宿神——四方之神,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古人为什么会将这样的符号和纹饰铸于铜镜之上呢?这又究竟代表了什么?关于四神博局纹铜镜学界历来众说纷纭。

  博局纹有的说它是早期铜镜纹饰演变而成的,有的说它是由古代游戏六博演变而来的。但在西方学者中规矩纹象征着宇宙模式的观点较为流行,镜钮代表中国即茫茫宇宙的中心,钮座外的方格表示大地,圆形的镜子表示天,即天圆地方,方格四角外的乳钉,代表支撑天盖的柱子。T象征四方之间,V象征四海,L象征防止恶魔进入大地的门。把整个铭文联系起来,表示自己置身宇宙中央,与宇宙一起运行,周而复始,长生不老,子孙蕃昌。

  在古代铜镜上,一个小小的符号都蕴含着诸多寓意。在这面铜镜上的“TLV”符号之所以也称为规矩纹,也有其说法。在四神规矩镜背方框的四个角,都分别对着四个“V”形符号纹饰,过去人们将其称为“规”。规是画圆用的工具,今天称之为圆规。早在商代中期人们就已熟练地应用圆规。在镜背纹饰中与四个“T”形纹饰正对的“L”形纹饰,被人们称之为“矩”。矩是角尺,是木工刨方形木料时用来画线或测量的工具。相传伏羲发明了矩,从而教化人们做用具、盖房屋;从应用角度来看,矩比规的用处更多,应比规发明的时期更早。从镜背纹饰看,西汉时期的许多镜种都采用了圆规进行镜背纹饰的设计。如许多内向连弧纹镜的连弧纹数量为16,就是用圆规分出来的。四神规矩镜背纹饰的设计,毫无疑问使用了圆规。从四神规矩镜背纹饰的布局来看,规与矩平均分布纹饰之中,十分有规律。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方面四神规矩镜背面的纹饰便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道家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在这种宇宙观的思维指导下,在四神规矩镜背纹的外缘大多铸有云水纹,这意味着宇宙周而复始没有穷尽,镜背中心钮座外的内凹槽式方框代表着大地;中央属土,人们只能在大地上生存,镜钮是大地的中心,方框至镜钮的区域就是大地。因大地是方的,所以大地有四个方位。在四个方位的外面,分别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神灵守护。“四神”纹饰铜镜达到汉代人们希望辟除不祥、富贵安康的吉祥期盼。四神规矩镜布局设计体现了汉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也是四方空间观念的具体体现。

  异域的想象——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

  平凉市博物馆藏有数件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其中有两件铜镜纹饰精美,工艺精湛,堪称珍品。其中的一件为方形(图②),伏兽钮,钮外由一凸起方框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四海兽追尾环列,四角饰孔雀屏纹,其系空间点缀十四串枝蔓缠连的葡萄和十二禽鸟,禽鸟六飞六栖。另外一件为圆形(图③),直径13.7厘米,镜钮为伏兽形,镜边缘有一圈花瓣纹饰,中间一圈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葡萄和叶蔓铺地,布满镜背。内区有姿态各异的6只海兽攀缘逐戏于葡萄叶蔓之间;外区有8只形态各异的禽鸟嬉戏于葡萄的枝蔓叶实之间,另有蝴蝶和蜻蜓相间环绕飞舞。海兽葡萄纹铜镜,亦称“瑞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天马葡萄镜”“鸾兽葡萄镜”,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是唐代制镜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海兽葡萄镜上所刻画的兽形图案,形象不一,姿态各异,统称“海兽”。根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海兽多为头部大而圆的动物形象,其实就是古代的狮子,古人称“狻猊(suānní)”。《尔雅·释兽》中有记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狮子等动物相继引进中国内地,供贵族享乐。此处的“海”并不是指它们是海中所产之物,而是指我国古代的一种地域观念。秦汉时期人们仍将自己的国土称为“海内”,而国土之外称之为“四海”,狮子并不是本国所产,而是从遥远的西域传进来的,西域是在距中国内地遥远的西方,所以古人在这些动物前加一个“海”字,表示西域以外的物产。狮子在中亚、西亚文化中象征权威、神力,葡萄代表生命树,然而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吉祥思想的影响下含义发生了某些变化,它代表了人们祈求富贵吉祥、琴瑟和谐的愿望。

  同时,铜镜上的另一种图案葡萄原产于西方。据《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使张骞到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葡萄纹在内地装饰图案艺术中出现,是从东汉开始的。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已普遍流行,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两个原本来自域外的物种,由铸镜师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将它们镌铸于铜镜之上,不仅在造型上写实、生动,富有装饰性,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最好见证。海兽葡萄镜不仅是初唐瑞兽镜向盛唐花鸟镜过渡的重要镜型,还是魏晋以来传统铜镜艺术与波斯萨珊及希腊艺术的融合,它不单纯受一种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是体现了文化的多元交融,从侧面印证了唐王朝开放、包容、进取的大国姿态。

  诗意般地栖居——元代许由巢父故事铜镜

  这件元代许由巢父故事铜镜(图④),是一面圆形铜镜,直径11.1厘米,圆柱状钮,背面为人物故事图案浮雕,钮右侧重峦叠嶂,峰峦间有茅屋两座,左侧大树苍碧,其下一条小河,河水翻滚,上游岸边坐一老者,俯首,右手抬至耳边,下游处站一人两手牵牛,展现出一幅山水人物画面,其构图古朴苍劲。这面铜镜虽无铭文,但通过场景营造,人物塑造及人物的瞬间动作,描绘了上古时期许由巢父故事。

  据说,尧帝到了晚年的时候,想把统治天下的权力让给有贤德的人。人们都说许由是一位高士贤人,隐居在河南的箕山,尧就去山中找许由。

  许由拒绝了尧帝,说自己不看重名声。许由说:打个比方,就算一整条大河都归鼹鼠所有,它也喝不完河水,我要那么大的名声有什么用呢?你还是回去吧。但是,尧并不死心,仍在一旁劝说,许由不耐烦了,就跑到河边去洗耳朵。

  这时,一个名叫巢父的人牵着牛从河边经过。他看见许由在洗耳朵,就问是怎么回事。许由把尧让天下的事告诉了巢父,巢父牵着自己的牛往河流上游走去,边走边说:“我的牛要到上游去喝水,别让你洗耳朵的水脏了牛的嘴!”

  许由和巢父的故事流传广泛。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隐士,许由以自身的才华和远离喧嚣的隐居生活方式,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尊敬。而巢父的境界,比许由还要高一筹,因而,更受到了后代儒生雅士的推崇。许由洗耳、巢父饮牛在古代诗文中也多用为隐居不仕的典故。而我们看到的这面人物故事镜中描绘的场景,则是对这个典故内容的精炼“图解”。许由巢父故事镜流行于北宋晚期,辽、金、元时代。各朝代构图在母本的基础上形制稍有不同,这面铜镜从其形制及做工判断应是元代的。

  “隐士”又称“高士”,我国古代著名的隐士有汉代严子陵、东晋陶渊明、唐代孟浩然、宋代林逋,他们在精神上继承着老庄的道家思想,或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或结庐于山林之中,诗意地栖居于高山流水之间,并由此形成了中国隐士文化或隐逸文化。许由巢父镜是宋、金、元时期流播甚广的一类人物故事镜,此类镜的兴起、流播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与时代动因,是当时宋文化高度繁荣发达、社会隐逸之风炽盛及金、元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承袭宋文化而高度“汉化”的产物。

  这三面铜镜仅仅是馆藏铜镜中的“代表”,在几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平凉市博物馆现已收藏历代铜镜200多面,整体工艺精湛,刻画精细,铭文丰富,时代风格鲜明,这些铜镜背面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个时代的背影,一个个历久弥新的故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