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民国印本概况

时间:2018/7/12 18:38:01  来源:古籍

  清末民初,一方面是新型图书版本的迅速崛起,一方面是旧式古籍本的继续存在。当时闻名南北的几位藏书大家,选择孤本与罕传之本,延请海内外学儒通人校雠编审,次第授梓,成书发行均获学术界人士的珍视。其间的刻本,则是乾嘉名家刻本的余绪,为清末民初古籍版本中价值最高的一类。

  民国时期,铅字排版技术已推广到各地,但仍有一些出版家和藏书家继续刻版印行古籍,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古籍刻本,有相当数量是民国刻本。

  一、汇刻丛书

  民国刻书,以汇刻宋元明善本、编辑丛书居多。较著名的有以下几种:

  1、张钧衡《适园丛书》,刻于民国二至六年(公元1913--1917年),收书72种,共192册;

  2、刘承干《嘉业堂丛书》,刻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收书56种,刘氏还编有《求恕斋丛书》,收书30种,《吴兴丛书》,收书64种;

  3、徐乃昌《积学斋丛书》,收书20种,《许斋丛书》,收书20种;

  4、胡思敬《豫章丛书》,刻于民国四至五年(公元1915--1920年),收书103种,为唐宋以来江西历代名人著作。

  5、卢靖《湖北先正遗书》,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卢氏慎始基斋影印本,收湖北历代名人著作75种。

  二、雕版印书

  民国时期采用雕版印刷古籍的书坊也很多,如北京文楷斋,曾为董康、陶湘、傅增湘等人刻印古籍,拥有几百名刻工和书手,以写刻宋体字擅长。此外,武昌陶子麟也摹刻了不少古籍。

  民国间刻书较精的是诵芬室主人董康和涉园主人陶湘。董康刻有《诵芬室丛刊》、《盛大明杂剧》等,均是精校之本;陶湘春用武英殿开化纸翻刻宋元善本,刻有《百川学海》和《儒学警悟》。董、陶二人刻印的图书基本上是由文楷斋雕印,质量极佳,为藏家喜爱。

  三、大型丛书

  民国间出版古籍丛书的最大工程有三部,即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和中华书局编印的《四部备要》。

  1、《四部丛刊》

  《四部丛刊》出版于民国八至二十四年(公元1919--1935年),先后出版《初编》、《二编》和《三编》,共收书477种,《初编》为影印线装,后又出平装缩印本,《续编》、《三编》为平装缩印。这部书是由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倡议出版的,张氏精通版本目录,为东方图书馆(涵芬楼)搜罗古籍善本数册,《四部丛刊》影印经、史、子、集名著,即以涵芬楼所藏善本为底本影印,同时又借傅氏双鉴楼、瞿氏铁琴铜剑楼、叶氏观古堂、邓氏郡碧楼、江南图书馆珍藏的善本影印,基本包括了当时知见古籍名刻,如《初编》收宋本45种,金本2种,元本19种,影写宋本13种,影写元本4种,元写本1种,明写本6种,明活字本8种,校本25种,高丽本7种,其余也是明清精刻。这部丛书的出版,使学者能够随时品鉴古刻神韵,且可用作校勘之资。

  2、《四部备要》

  《四部备要》出版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至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共出五集,收书336种,11305卷,采用仿宋铅字排印,精为校勘,初为线装本,后也改出平装本和精装本。这部书是中华书局为了同商务印书馆竞争而出版的,因注重实用,选书从内容着眼,尽量选取古注名笺,排印整齐,所以深受读书人喜爱。

  3、《丛书集成》

  两个《四部》出版后,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丛刊》注重版本,《备要》强调内容,均获好评。商务印书馆遂决定兼蓄二书之长,再出版一部更大的古籍丛书,取名为《丛书集成》,即将历代丛书汇为一编,是集大成的一部巨著,1935年,商务印书馆首先发行《目录》,讲述出版规模及缘起,气魄非凡,称:"综计所选丛书百部,原约6000种,今去其重出者千数百种,实存约4100种。原2.7万余卷,今减为2万卷。以种数言,多于《四库全书》著录者十之二;以字数言,约当《四库全书》著录者三之一。"这部巨型丛书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出齐,至1940年,共出书3467种,尚有1116种未出,十分可惜。《丛书集成》采用排印和影印相结合的方式出版,多数以铅字排印,并加断句,少数不宜排版的仍影印,分别用新闻纸和道林纸印行,预售时,普通装4000册,新闻纸本300元,道林纸本460元,精装道林纸本1000册,1000元,可谓价廉物美。

  上述三部古籍丛书自问世以来流通较多,其用价值较高,尤其是《丛书集成》小册子,至今仍可在书市见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