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广廷渤油画《钢水·汗水》欣赏

时间:2018/10/15 13:53:11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钢水·汗水(油画) 1977年至1980年 广廷渤

   油画《钢水·汗水》是广廷渤在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作品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给人们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变为创作角度,描绘了四位炼钢工人劳动间歇时的场景。画面中,广廷渤着重刻画了中间的主体人物:他正面端坐,下巴稍稍抬起,右手端着茶缸,望向前方;胸前的口哨表明了其特定的人物身份;炉火映照出他宽厚的体魄以及微至眉宇、血脉的每一个细部,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以及仍在流淌的汗水。这些精细的刻画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刚毅性格和拼搏精神,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表现。在他身后还有三位炼钢工人,其中,两位正在攀谈,还有一位则在仰头饮水。整幅作品在构图上,并没有流于一种概念化的场景描绘,比如,表现工人选取的是炼钢工人正在休息时的场景,而不是在车间劳作的大场面。同时,作者也对周围道具的陈设做了用心的编排与取舍。画面构图主次分明、虚实相生,饮水的动作以及正在交流谈话的人物姿态与前方端坐的主人公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节奏与张力。

   关于《钢水·汗水》的创作缘由,广廷渤曾表示:“以前常去炼钢厂,也曾被工人们炉前紧张劳动的场面所感动。但有一个场面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炼钢间歇时的各种动作、各种表情,特别是他们全身的汗水和由此构成的各种细节。他们劳动、间歇,一动一静,犹如电影的慢镜头一般,异常清晰地将某些细节展现在我的眼前。当时还没有构成什么想法,可日后这种印象越来越强烈,因而产生了要画他们肖像的念头和欲望。在构思时,我总是离不开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似乎这些细节就是这幅肖像画的生命和我的创作动因。”

   从生活中的形象到画家心中的意象再到画布上的艺术形象,这一转化升华过程的最终实现,是画家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筛选提炼生活的过程。广廷渤以富有叙述性的细节描写为主要语言,把自己体验到的炼钢工人炎热艰苦的环境、强健有力的身躯、忘我工作的情操、朴实憨厚的性格等通过艺术转化传达给观众。他将中国画传统的工笔手法与西方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以自己独到的细节描写去表现他们熠熠发光的思想、情感、神态和形象。1981年,在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中,《钢水·汗水》一举打响,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82年,在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中,《钢水·汗水》又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想要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经典,不仅需要相应的技术和技巧,更需要画家情真意切地触摸生活、感知生活。广廷渤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艺术成就,与他一直以来的艺术理念和人生追求是分不开的。他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在校期间,全面系统的艺术学习培养了他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同时,也为其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创作实践中,他深知作为一位人民的艺术家,光有熟练的艺术技巧是不够的,还应有先进的思想和高贵的品格,要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要深刻地理解与把握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创作贴近民众的艺术作品。他将表现时代主人的美好精神品质作为艺术创作的切入点,将那些闪烁着心灵之美的作品奉献给时代,奉献给人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