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当代水墨画名家郑忠的艺术之路之105《中国艺术家》“名人阁”---当代著名水墨画家、版画名家郑忠先生

时间:2018/10/23 14:07:13  来源:当代艺术家 郑忠 官方网站

汲物万形通真元 象中寓道任圆成

 ——著名水墨画家、版画名家郑忠先生

编辑:汪株宇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南通市政协委员,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和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作品入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版画展及中国美协第十二次新人新作展。1997年起先后在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西安美院美术馆、北京可创艺苑、北京希尔顿大酒店、塞浦路斯尼可西亚文化中心、芬兰赫尔辛基文化中心(中国文化周)、苏州嘉应会馆美术馆等地举办23次个展。作品获全国版展银奖、铜奖,美国廖氏版画奖及中国八、九十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法国巴黎)2011年国际版画、水彩画原创作品大展入选奖,《意境.中国》第二届华艺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及海内外收藏。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美术观察》“美术名家”推介,《郑忠艺术作品集》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秋日,一个暖意融融的午后,和郑忠先生的访谈继续着。恰时,阳光透过桌前的落地窗正好洒在他的身后,温暖而明亮,郑先生言语精辟而深邃,词句间无不透露着哲思的光芒,让人终明了,那一幅幅画作背后,是一个如此灵襟空阔的胸怀,和如勇士般坚毅坦荡的意志。

  郑先生不凡的机遇,超乎常情世智,其画作元气淋漓,灵韵飘举,生烟万象,自幼小就蒙受到国学熏陶,在古典文化的滋养中成长,熟读唐诗宋词、古籍经典,书法、篆刻均有研习,在艺术道路上其华奕四射的才华,与他对传统文化由衷热爱和承袭息息相关。

  17岁时,他参军入伍,成为海军南海舰队的一员,在部队时还每日坚持书法练习,五年的潜水生涯里,曾经创造了在六十多米水下潜水八个半小时的海军潜水施工记录,这是对人身体和意识极大考验,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给他的生命打下深深的烙印,时光流转。沉积蕴壤,他终成为一名中国版画名家,不仅于此,2009年他的艺术生命再绽放出新光,在水墨中泼洒出艺术的灵境。

  从1997郑忠的第一个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至2014年,他共举办了23个画展,一连串充满艺术荣光的印痕,自我超越和努力明证,见证着他的坚韧与执著,真实而本然的郑忠自由往来驰骋在广袤间。

  无所拘牵,凭任心灵自由腾越

  郑忠先生作的画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体验、冲击力,让人回味无穷,震撼心灵。他细致、准确、独特的感受,以及无与伦比的精力、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出独一无二,奇异空灵,变化莫测的奇妙世界。

  他独特的心灵感受以异于常人之法,造异于常见之境。作品中,有山川大美,更有天风浩荡。或寒荒、或空灵、或绚丽、或清新。其异境别开天宇,变化莫可揣测。画境飞扬又不失含蓄。有放纵,更懂节制。他的内在应该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他的画,体现的是东方美学与中国的文化精神。

  郑忠先生有着丰富的人生历练,有着多重的社会身份,曾是军人、工程师、发明家、诗人、演说家、书法家、企业家,他对艺术的探寻和追求,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的坚定和虔诚,拒绝各种纷扰,遵循内心的召唤,一盏盏明灯,引领他通达浩瀚的意象!

  郑忠退伍后考入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海安丝绸印染厂做设计师,成长为出色的工程师,并走上了领导岗位,1993年就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金奖,这里给了他充裕的创作空间和条件,他观察到印花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瑕疵做为丝绸产品是被废弃的,但是从美学的角度很有价值,激发了他的灵感,开始研究产生的原理,寻找产生的原理形成一种必然,呈现在自己的画作里,他平生第一幅版画的作品<米字格系列之一>在91年绘制完成,两年之后,机缘巧合,这幅作品参加了在西安美院举办的版画展,获得了全国版画版种大展、全国第五届三版展览(铜版石版丝网版)两展银奖和美国廖氏版画奖,郑忠先生由此开始版画艺术道路的探索,他随后创作的《惊蛰》系列,一鸣惊人,再次获得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铜奖和美国廖氏版画奖,郑忠这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引起了版画理论界的关注,同时引起了中国版画界的轰动。

作品名称:米字格系列之一

尺寸:65x65cm

创作年代:1991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当年,时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的教授广军、副主任吴长江教授、中国版画家协会秘书长谭权书教授三位中国版画界的权威,专程从广州赶到南通海安郑忠的工作室,看到他画的一堆画作后,深深为之震撼和感动,在三位伯乐的举荐和帮助下,他顺利到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引起轰动,并接受了央视美术星空的专访,大师吴冠中的散文体自传《生命的风景》封面和封底用了他的《惊蛰》。三年后,郑忠在中国美术馆展厅有缘和大师吴冠中面对面交流,对于这位年轻的画者,吴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自己能和大师产生这样的交集,让郑忠感受到一种伟大的磁场!也产生了一种伟大的渴望!是一次珍贵的精神碰撞和洗礼,郑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意向这位前辈一样成为一个纯粹的伟大艺术家!

  念念皆往在在遂心,气韵飘举吞吐大荒

  1998年,他考进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开拓了视野,对于艺术上的追求和使命有了更为明晰的感悟,中央美院毕业后,他选择离开北京,在西安美院教学一段时间后,他也选择了离开,最终选择回到南通海安。在自己的画室执著一心,率意挥洒。

  对丝网版画有独到研究与造诣的郑忠,在中国版画界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在浙江美院版画系进修过铜版画,在南艺进修过综合版,在江苏省版画院进修过木版画,中央美院研究生主攻的是石版画,他自己是中国丝绸印染行业有相当影响力、有发明专利技术获国家科委颁发金奖的南通巿专家委员会委员。铜版画洼陷的原理,石版画水油不相混的原理,综合版画的综合运用,丝网在印染中的材料、注剂等的运用,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得心应手的运用。

  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易英:郑忠的丝网版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联系,不过这种联系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从他心底涌出的灵感是传统文化底蕴的作用,是用现代语言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悟性化的阐释。郑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作为他的立本之意,他作画犹如作文,灵感所至,文如泉涌.他随身带着笔记本,偶有所得,迅即成文。他以这样的方式捕捉脑海里一瞬即逝的思绪。他的作画方式也是如此,随机生发,顺其自然。作为丝网艺术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对材料与设备的控制与掌握。当一个素描画家在画纸上用线条来自由地表现时,他没有材料上的障碍,心、手、眼的贯通在一个瞬间完成,丝网设备就像得心应手的媒材,他将近于自动主义的目的灌注于创作过程,即图象的呈现处于一种门发的状态,它是心灵意象的门然流淌。郑忠的作品中有一组《米字格系列》,其中《米字格系列之一》是图象,书法与米字格的组合,这暗示了米字格与书法的关系。郑忠在这儿是为作品设定了一个解读的代码,暗示了整个抽象图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前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为郑忠水墨作品题词:

  心游天荒,玄妙迁想

  风驰雨骤,苍润跌荡

  象外之象,恢弘弥张

  立处即真,意豁达然,独辟灵境

  2008年10月,郑忠作为版画名家被江苏省文化厅推荐到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基地做访问学者,观澜版画基地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与中国美协联合打造的一个学术平台,两个月后,郑忠决定留下来,这一呆就是六年,他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艺术坐标,重新审视自己艺术语言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在版画村,他是惟一没有官方头衔的画家,但却是最受老外青睐的中国艺术家,西班牙埃尔切市米盖尔·埃尔南德斯大学大学教授、展览负责人安东尼奥在看了他的作品后,当夜就写了一篇文章《来自西方的注视》,文中写道:“郑忠是一个能够沉醉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凭着他细致、准确、独特的感觉,塑造出独一无二、美轮美奂的画面。在无限空静中,观察着思考、分析并发现着那些隐匿在每一幅作品后自我空间的精髓。在这个世界中充满着回忆与经历,这正是属于一个像他那样伟大的艺术家具有的内心世界。”

  在观澜,是郑忠从中央美院读研后蛰居10年,做了大量的作品后的一次“透气”,一次检阅,1997年中国美术馆个展的成功是郑忠个人原始的内在艺术生命的觉醒,2000年从中央美院回来后是又一次大的“吞吐吸纳”后的沉寂。在观澜“静寞”的创作生涯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山光岚气中,在客家雕楼里,他独自面壁反省生命的价值,思考艺术语言的不朽。这创作了大量的综合水墨《大山水》系列,是哲学、宗教、诗意的产物。

  这些作品受到了国内美术理论家的关注,他们惊诧不已:原来从来没有学过中国水墨技巧的人也能画出“郑忠式的综合水墨画”,其实人生是相通的,艺术也是相通的,道不远人。

  仰观大造,境象清通,终墨飞水光千里

  郑忠先生常年有着夜深静坐的习惯,故而常神静妙合,在深圳观澜版画村村口有一颗硕大的菩提树,一日郑忠如往日来到树下打坐,元气淋漓

  淡云微度,初月才起,郑忠的手机上收到一则短信,一位忘年交老夫子发来信:“孟子离娄下,观水有术焉必观其澜。……”,郑忠若有所思,视境于心,版画是痕迹的艺术,正在进行水墨探索的郑忠从这句话中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如何将“物体的物性”~“澜”在宣纸上呈现出来?这是一道艺术人生的命题,也将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新的划时代意义的研究科目。观澜湖的山谷中寂寞里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心中自我的声音……于是在一种很特殊的境遇中,郑忠在艺术道路上多年的追寻,禅悟之后,灵韵瞬间倾诉在水墨间。

作品名称:谷音系列之一

尺寸:190x97cm

创作年代:2011

  谷音

  这个系列从2009年做到2012年,可以说这三年的功夫基本奠定了郑忠现代水墨语言的大体形态与表现方式。从聆听谷音、观自在、禅修的修行生活中寻觅水墨、色、迹在“规划”过的宣纸沟壑中流变、繁衍、溯洄、滋生、幻影……


作品名称:碣石篇系列之一

尺寸:200x200cm

创作年代:2012

  碣石

  在创作中,郑忠联想海军生涯常见到的海浪在礁石上扑打回旋的“沬”,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威武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于是如影随形、滔滔汩汩、一泻而出。从《谷音》系列到《碣石》系列,在郑忠的艺术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纯粹的爱国情怀的痕迹,这种情怀又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演化成一种艺术形式。

  《碣石》系列作品是从《谷音》系列发展出来的。郑忠先生说:在南海服役的时候,在下潜到大海深处时,除了那种安静到极致,原始到极致的美,海底并不是静止的世界,那种安静只是内心的宁静。海底一样会有各种暗流,它们不知从何而来,撞击到海底的岩石上,‘轰’,一种看不到但又很强烈的触动感会自内心深处迸发,所以,在《谷音》系列之后,自然而然地又产生了《碣石》系列。

作品名称:极地系列之一

尺寸:245x125cm

创作年代:2013

  极地

  这是一种生命的触动和节奏。(2013年的上半年),然后从涌浪联想到经常下潜到海洋深处、山的脚底慢慢升华到高山之巔,俯视南极北极、极地的空旷、浩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一种百年孤独,凝成他的极地系列

  异境

  这是从高空的俯瞰中,慢慢聚焦山脉的局部、细微处而尽精微致广大流露出生命的窃喜与脉动。《异境系列》作品色彩的瑰丽,恢宏,张力令人心驰神往,情不能已,画面有一种雄强与自然的生机,空间意识也变得深邃,墨色在复杂的层次变幻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用画笔所写的凝练隽永的诗篇,其中有着他对于宇宙、人类、文化的哲思,似乎于不经意间体现了他对于水墨语言的从容驾驭的能力。在精粹的技艺与抽象的形式中,传达了他的内在体验与文化价值观。


作品名称:异境系列之十八

尺寸:138x79cm

创作年代:2014

  聂院长说:郑忠水墨画,彻彻底底地放下了古今水墨画家的一切负担,也痛痛快快地放下了他在版画中的文化负担——什么米字格,什么断简残碣般的汉字符号,在水墨中统统化为纵横泼洒,宣泄情感的水晕墨章;斑驳的印痕也不再是其版画中悲剧性的瘢痕,郑忠化繁为简,让拥有水墨画经验者一目洞见其底细。他的技法单刀直入,单纯到一句话即可概括:拓印加泼墨,以单纯的画法,却表现出十二分耐人寻味的形式感,的确显示出郑忠在把握形式语言方面拥有着敏锐的悟性和过人的才情。变为莫可端倪的蚁行虫蚀之轻灵,与水墨同样臻于大自然之境。

  中央美术学院袁运生:水墨画的语言是中国所独有的文化架构中十分重要的财富。偶然性,是中国水墨画中极为有趣而又难以把握的一种特色,也是其所以吸引人的原因。郑忠在多年的探索中可以说颇有心得和成绩。郑忠的抽象水墨是比较多变的水与墨的交融,而又给人以丰富清新的意蕴。郑忠的画有种光感,这使得画面有了自然的生机,空间意识也变得深邃,墨色在复杂的层次变幻中,给人许多遐想。

  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殷双喜博士:对于郑忠来说,总有一种力量在无形地推动着他,他觉得生而为艺术,有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为艺术的理想、信仰所驱使,如野生动物一般昂扬地生存,啸傲山林。在郑忠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多种艺术技法语言的娴熟运用,可以说,郑忠在当代中国艺术家中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近二十多年来,他之所以入选了许多重要的国际性展览,和他所具有的优秀的内在品质有关。回首郑忠的艺术创作,从他二十年前在全国美展中获银奖的代表作《米字格No.1》,到今天在美国、法国、芬兰、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巡回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到郑忠默默的劳动和心灵的步履,而作品则是心境与思路的雪泥鸿爪。如果说,郑忠的每一个创作高峰犹如起伏于崇山峻岭的长城烽火台,那么,不断激励他的学习欲望和创作冲动的,则如地层下的岩浆涌动。

  诚心力索,思逸神飞,聩发时代新声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郑忠先生积极的进行艺术实践,23次个展明证了他艺术道路的不断求索的足迹,同时他还不断进行文化思考和视觉方式更新。其艺术鲜明地反映了自由的人生体验以及对文明的终极关怀,在高度技术性的艺术表现中传达了一种文化的哲思。

  郑忠长期生活在苏北小镇海安,这里不是文化中心,也没有嘈杂的都市信息。这个无人问津的艺术孤岛,倒成全了郑忠,使他心无旁骛,静心沉思,埋头劳作,三十多年如一日,从容扬起自己艺术生命的风帆。同时这样的环境,也使郑忠的版画创作相对摆脱了具体的社会功利,将目光凝聚于更为恒久的人类文明。

  郑忠先生海安的画室,一人一案,一灯一香,一推一挽,一舒一卷,一往一来,构成生机勃郁的艺术世界,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艺术田地里默默耕耘的农夫。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美学品格,独特的艺术语汇,深厚的传统渊源,自成体系的绘画方式,军人的意志,运动员的体魄、诗人的灵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一切成全了郑忠自由的徜徉于自己艺术的天地:

  独闻之听,独见之明通过静默神会,合于天地的节奏,独得自然之精神,他用发自生命深层的体验力量,风云吞吐,俯览时物,激扬蹈励于笔墨间。

《中国艺术家》杂志社作家汪株宇采访画家郑忠后与郑先生合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