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她们,用色彩、线条和光在“流动的剧场”起舞!

时间:2018/12/5 10:04:42  来源:Amelie注目

  

  

  1、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是木心《从前慢》中的句子。

  12月1日,礼拜六,冬日阳光充沛。

  深圳大学美术馆内,两层的展厅的台阶上,有光从玻璃天花板洒下来,一寸一寸的,在空间和部分画上,一点一点地流动。

  这是“流动的剧场—— 2018 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的现场,策展人陈向兵先生把美术馆与剧场在这一刻融于一体,他说:“在这样一个剧场里,女艺术家们的聚集不是一场叠花重影似的个体演绎,观众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内心共同的情景式的体验。”

  我站在谢中霞的画作前,驻足良久,看了又看,站了又站。被她画里的马、夜色、树叶、慢腾腾的时光吸引,然后就想起了木心的这首诗。

  谢中霞给画起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叫做《我们的时光》、《马背上的爱情》……色彩之雅致、诗意、古典感,以及超脱烟火气的那份自由,于我而言,是可以打败时间的。

  看完之后,禁不住与画家闺蜜李蕾热烈交流,共鸣般的感受是,谢中霞的构图、颜色、品味,真的就是一种很高级的感觉,是一种“有厚度的优雅”。

  谢中霞 《马背上的爱情》 120×68cm 综合材料 2016年

  这一刻,克莱斯勒的小提琴声在耳边回荡,我独自坐在咖啡馆里,要用文字分享看这个展览的心境,看完展览后还能够有“彼此懂得”的朋友酣畅淋漓地在微信上交流一个钟以上,一种要隔空击掌的幸福感真的要溢出来了。

  从上周六到今天,我把这个于我而言高质量的展览的画册随身带在身边,看完现场再看画册,会有一种信息补充和扩展之感。

  今天上午在路上边走边禁不住与谢中霞微信交流,她说,画完一幅画后,会放上一两年,中间”时时要修改,总会不满意“,同一个题材变换着材料创作,两年之后觉得还不错,再拿出来展览。

  “每个材料都有它本身的物质性,宣纸的性质柔软又有韧性,我在寻找与材料物质性的契合。”

  展览开幕那一天,我们一起站在画前,她会欣喜地说,你看在纸上的色彩与布面上差异比较大,更透,更柔和。

  这是分享的欣喜。

  谢中霞 《马背上的故事之七》 90×50cm 综合材料 2015年

  “为什么会时时用马这个符号?”我问。

  她说:“马是农耕文明的缩影,也是冷兵器时代的象征,以马为题,是偶然,在北京费家村工作室那看到用马拉着的买水果的车子,城市里的马用来拉水果,当时觉得特有趣。马车,虽然跟周围环境完全不搭,但能把人拉回过去,反省现在的快生活。”

  所以,她画面那种沉静的,安静的力量,是迷人的。

  人至中年,老人孩子都要照顾,分散不少精力,但创作,于艺术家而言,就是“生命的支撑点,必须费时间去弄好”。所以她一周时间,有五天都泡在工作室,画画,弹吉他,独处,周末陪家人孩子。

  谢中霞的工作室,我喜欢的调调。

  求她发工作室照片,一下子就喜欢了,简洁明朗,一面墙的书,挂在墙上与摆在地上的画,都是爱的。累了,侍弄自己的菜地。我们聊天间隙,她甚至从菜地里拔了两颗白萝卜。她在南京,我在深圳,那一刻,真是让人欢喜。

  也有时间不够用的烦恼,喜欢做的事太多,经常要调整时间分配调整情绪,“女人是个麻烦的动物”她说。

  在我看来,画如人生,画里的世界,就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视角,呈现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呈现过滤后的生活,呈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种种探索与思考。

  正如陈向兵所说:“展览中女艺术家的作品带给我们关于个体的沉浸与体验、关于某种集体生命意识的回流与重演。在不同的作品里,有直面孤独、冷漠与伤害,有空间的冥想与重构,更有来自身体本源的温情与默念。她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带上了天然的女性视角。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对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与差异,做出不同的应答”

  谢中霞 《我们的时光》 50×90cm 综合材料 2015年

  2、

  薛扬是多年的好友,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在繁重琐碎的美术馆工作之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作品中常常让我有一种电影感和童话感。

  作为同龄人,对同为母亲的薛扬多了一份感同身受的理解,孩子的确会给艺术家带来一个新的看待世界的新维度。薛扬的心里,也是住着一个小孩。

  在她的《莫名者》、《时间消失前》等作品前,我9岁的女儿Eva更能迅速的找到那个共鸣的点,她脱口而出的是“孤独”和“找到光”“爱与温暖”这样的字眼。

  我好奇地问薛扬:“你的作品里那个符号式的王子般的小男孩,很容易让大人和孩子找到情感共鸣,那么,儿子跟你的画之间是不是有奇妙的情感链接?”

  她说:“生活和艺术对于我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孩子出生后,我的生活基本就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占据了我绝大多数的精力,也很自然了成为了我创作的主角或对象。”

  

  最初,薛扬想传递的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和赞叹,更多以孩子或想象中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是新鲜的、迷茫的、惊讶的、带着探索的。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生活的变化,你会觉得成人的世界同样令人困惑,对于宇宙、维度、环境、逻辑、生命意义……我们同样懵懂,我们同样在找寻答案、我们同样不知所措甚至对于未来、对于不可知的所有事物同样心怀恐惧与敬畏,只是我们总在试图控制情绪、试图掌握技术、试图解决问题,但到底能做到怎样到底会面对什么到底将往何处走去,也许都只是在选择一种态度,然后怀着一点希望继续下去罢了!”

  所以,她这几年的作品,都试图在变化中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地记录着自己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无奈、思考与期许。

  薛扬 《潮湿的季节》 120×150cm 布上油画 2017年

  在薛扬的雕塑和架上绘画作品中,看得出她在阅读与电影对她的影响。对她而言,阅读是最重要的知识来源。

  “每当大脑被生活的琐碎填得满满当当坚硬如木无法呼吸时,诗歌往往让我放空自己重新补充能量,波德莱尔、惠特曼、里尔克、兰波等等,这些诗人给我继续创作的灵感。”

  电影也是,电影也是想象力的来源。她说:“像《死亡诗社》对我有很深刻的影响;《三体》同样给了我重新观察和思考世界、宇宙与维度的角度,我好多幅作品都与这本书及我的思考有关。”

  谈及未来创作的走向,薛扬坦言,生活依旧在变、哲学思辨的角度在变,她的创作也在变,“我想未来也许会更抽离、抽象、概念化一些”。

  喜欢评论家朱小钧的观点,他说,薛扬相信自然和生命才是生生不息的事实,那是内心最坚实的彼岸,只要心中有岸,就能看到渡口,看到小船,看到海面的曙光。慢慢从不知不觉的迷茫,抵达到先知先觉的清醒。

  《守望者》,薛扬,2018年,布上油画,120x150cm

  薛扬 《两种馈赠》 120×150cm 布上油画 2017年

  薛扬 《莫名者》 100×120cm 布上油画 2017年

  3、

  这几年,Amelie一直关注着蒯连会的创作,也喜欢她的生活方式与态度。除了作品之外,对她用手机拍的日常生活点滴,也是共鸣版的着迷。

  一个有思考有想法的艺术家,内心总是有一部分小女生般的温暖与诗意。这些年来,蒯连会的作品越来越至简和高级,对生活和生命有思考有过滤大概更能在她的画中在她渐变的蓝中找到共鸣。

  这一次,她带来的是装置作品,作品中间的纸在光线和时间的作用下会持续变色。与以往不同的是,她这次特意将通常非材料性质的时间和光线作为主要材料来使用,观众在看作品的过程中,会在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中,感受到纸上的本来颜色也会一直变化的,所以,她作品被命名为Time is a brush。

  很多读者会好奇的问我:“为什么这位艺术家的这几件作品看起来好像很相似?”

  Amelie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准确回答,那么,就用蒯连会的话来回答吧。她说:这组装置就是延续之前的画的基础上发生而来的,所有的看似简单,都是因各种复杂综合而来,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简,而是单一。“

  我想,当你看过足够的展览,对好作品的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和思考,那么在她的作品面前,大概会有会心一笑,内心某处会觉得被触碰的小小的感动吧。

  蒯连会 《Time is a brush-1》76×61cm

  装置(纸本、亚克力等综合材料)2018年

  4、

  这次展览中,Amelie还特别喜欢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子君的色彩与情绪,她在《身体》、《夜行》、《遇见》等作品中,让观者感受到了无边的女性情绪,很棒。

  摘录一段评论家皮道坚的观点,他说,陈子君绘画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她的表现就是她的隐藏。她恣意挥洒她过人的艺术才华——对色彩、线条、材质、肌理、印痕等等形式因素的极度敏感和得心应手的驾驭,却隐藏她令人羡慕的把握形体的能力;她以物质感、肌理感极强的笔触、痕迹和变化丰富微妙的、迷人的色彩、线条与造型宣泄她当下的情绪、情感与直觉,却隐藏她对生活与这世界的思考。

  

  陈子君 《身体》100cm×100cm 布上油画 2017年

  

  陈子君 《夜行》 100cm×100cm 布上油画 2017年

  

  陈子君 《遇见》 100cm×100cm 布上油画 2017年

  另外,王晓鸣画作里的色彩在跳舞,像音乐的律动,让音乐和美术的界限被打破,也是令人感动的作品。

  王晓鸣 《莫扎特六首维也纳小奏鸣曲1》 45.5×53cm 综合材料 2018年

  王晓鸣 《莫扎特六首维也纳小奏鸣曲2》 45.5×53cm 综合材料 2018年

  王晓鸣 《莫扎特六首维也纳小奏鸣曲3》 45.5×53cm 综合材料 2018年

  最后,用策展人陈向兵对这12位女性艺术家的评论来结尾吧——

  

  策展人陈向兵先生。

  谢中霞、王清丽、郑孟梅将经典作品中的元素 " 植入 " 自己的作品中,它们所承载的意义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出演不同的角色;

  康蕾、陈子君、刘春梅将美丽的想象置于现实之上、主演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薛扬、郭燕回味世间的种种梦幻、游戏与猜谜,艺术家的作品既是谜面又是谜底;

  蒯连会、王晓鸣、林欣、钟秦阳子面对空间的冥想与重构,艺术家在此只是个思想者。

  艺术家探讨着所出演各种角色,探讨了关于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与差异。如果这些艺术能把我们带进精神的世界,可以帮助观众获得一点心灵的自由与释放、思考与沉潜,超越性别,甚至超越了生命。

  

  12位女性当代艺术家与策展团队及部分嘉宾。

  

  

  

  

  

  Amelie和谢中霞在画前的自拍图。

  

  Amelie和蒯连会。

  展览名称:流动的剧场—— 2018 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美术馆、深圳市里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妇女发展研究会、深圳市女性文化沙龙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福田图书馆、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学术主持:钟 曦、文祯非

  策 展 人:陈向兵

  执行策展人:黄 颖

  策展助理:洪伟萍

  开幕时间:2018 年 12 月 1 日 下午 2:30

  开幕地点:深圳大学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8 年 12 月 1 日—— 12 月 22 日

  展览地点:深圳大学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子君、郭 燕、康 蕾、蒯连会、林 欣、刘春梅、王清丽、王晓鸣、谢中霞、薛 扬、郑孟梅、钟秦阳子

  谢谢策展团队与好友薛扬

  部分图片来自我的朋友圈好友,特别鸣谢!

  本期作者

尹维颖

  “Amelie注目深圳”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先后在《南方都市报》、《晶报》担任记者、编辑。著有《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一书,热爱写作与旅行,希望找到更好的自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