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南阳府衙汉代“铸币洞”背后的秘密 这位叫褒的工匠何许人也?

时间:2019/1/17 11:35:27  来源:大河报 记者康翔宇

  南阳府衙汉代“铸币洞”背后的秘密 这位叫褒的工匠何许人也?
  
  一场大雨把南阳府衙地面浇出一个洞,里面竟然是2000年前的造币厂!考古专家怎么看这件事?

  1月16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钱币、冶炼方面的专家齐聚南阳府衙,分析讨论更多关于这处铸钱遗迹的细节,并对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提出建议。

  隐藏在背后的大工匠

  专家们在遗址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南阳府衙发现的新莽时期铸钱工坊只发掘了一个角落,但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这可能是国内发现的同时期最完整、文物品相最好、铭文最丰富的一处遗址。"有专家这样认为。

  那么关于这个铸钱工坊,文献里有没有提及?

  据《资治通鉴》记载,约在公元9年,也就是王莽元年,王莽"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四处造钱。而在考古实践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内蒙、辽宁等地都曾发现有王莽"始建国元年"时期的铸钱遗址。

  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处长杨君认为,这些遗迹都是对史实的佐证,南阳府衙铸钱遗迹基本可以认为是王莽政权设立的铸钱作坊,也为这一史实提供了全新的证据支持。

  此外,有意思的是,南阳府衙发现的钱范上有铭文"后钟官工褒造十一",此前,1976年内蒙古赤峰发现的黑城铸钱遗址出土钱范上也有‘后钟官工褒造卅一’铭文。"黑城出土的钱范编号都是三十一,而南阳府衙出土的都是十一"。杨君解释说。

  两地相距数千公里,工匠"署名"却相同,那么名叫褒的工匠是何许人也?

  杨君大胆推测,这个名叫褒的工匠并没有出现在这些铸钱作坊里,而是和其他工匠一起,在王莽政权中央某地制作了很多不同编号的钱范母版。之后,由五十名"谏大夫"携带母版前往全国各地铸钱工坊掌管铸钱,他们很有可能随身携带由"后钟官"工匠们制造的钱范母版。而这些母版会根据不同地点进行编号,"已经发现了三十一和十一,未来可能在其他地方也会发现别的编号"。

  杨君还猜测,名叫褒的工匠,极有可能是一名技艺高超且具有威望的大工匠,"估计是一个工匠领袖。"

  对于"后钟官"与"谏大夫"这两个官职,杨君解释说它们并无关联,"谏大夫类似于德高望重的大儒,所以派他们去铸钱作坊监督生产。这个职位是俸禄800担的国家官员,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市级干部。"

  铜范怎么做铜钱?

  在之前的发掘及报告中,考古人员一直认为此处铸钱遗迹所采用的是陶制钱范浇铸法,但在实体勘察遗迹和出土物后,有专家提出,这一处遗迹采用的是王莽时期比较普遍的铜范浇铸法。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延祥首先提出了这一说法,并对于铜范与铜水是否会粘连的问题提出了看法:"铸钱时在铜范表面先涂抹一层隔离材料,然后浇铸铜水时就不会产生粘连或相互溶解,以当时的科技水平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建议可以对出土陶范表面进行测试,如有铜、铅残留,"那么就可以确定用的是铜范了。"

  杨君对这一说法也表示赞同,并解释了铜范铸钱的工艺:首先,在中央的工匠们用一种质地较软的石头刻制出阴纹母版。"一般采用滑石料,铜钱上的字纹细小精美,陶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

  第二步,用石制母版翻制一次性的陶范,再用陶范翻制铜范。"这就是为什么出土了大量陶范残块。"

  第三步,将铜范面范与陶范背范扣起来进行浇铸。"这样做是为了发挥两种材质不同的特性。铜范面范可反复使用;陶范背范透气性好,可以快速排出浇铸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杨君又进一步解释,大量铜范被制作出来后,一起投入生产,在产生磨损后进行回收并重新制作。

  专家高度肯定考古价值,提出发掘和保护建议

  与会专家和学者都高度肯定了南阳府衙铸钱遗址的价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遗迹的发现揭开了南阳宛城考古研究的新篇章,同时也为南阳‘大都市’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指出,南阳府衙铸钱遗迹为我国秦汉,尤其是新莽时期的铸钱业、经济管理和经济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也丰富了南阳宛城作为汉代大型工商业城市的考古研究的内容。

  与会专家一致建议:扩大遗址发掘规模,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尤其是对遗址核心区的调查、勘探和发掘;积极做好保护、利用、展示规划,并建设铸币遗址陈列馆;以本次发现为契机,尽快制定汉代宛城考古工作计划,全面推进汉代宛城城市考古。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