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先驱之路:留法大展”于龙美术馆(西岸馆)盛大开启巡展首站

时间:2019/3/17 8:53:19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龙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大展,于2019年3月15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盛大开启巡展首站,展览聚焦于20世纪前半叶的留学法国艺术现象。

  留学(包括游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中最富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始于1870年代,此后,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期间公派、自费出国的留学生人数众多,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美术等各领域研习精进,归国后贡献了巨大力量,做出杰出贡献,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具体到美术领域,留法艺术家诸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常书鸿、厐薰琹、吴大羽、常玉、潘玉良等,大多选择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以油画、素描、雕塑为主要研究科目。在这里,他们既接受了西方学院派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美术,也带回了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为20世纪中国美术带来了传统书画体系之外的油画(西画、西洋画)、雕塑、素描、色粉、水彩等新的美术类别,新的美术观念,甚至与之相关的新的生活方式,从而成为活跃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群体之一,奠基、开拓、改变、丰富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发展。

  尤其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转型的历史节点上,留法艺术家们选择了将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之路,从而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文化诉求的先驱者和践行者,成为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奠基者、开拓者。无论是那些倾向于西方学院派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现代性诉求之路探索的先驱们,还是那些接近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现代性诉求之路的前行者们,都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了20世纪中国美术基本面貌的形成与发展。

  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致辞

  下午四时多,开幕式在展厅举行,由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主持。龙美术馆馆长王薇代表龙美术馆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来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致辞道,20世纪中国美术是她个人最先介入的收藏领域,其一是延安以来的“红色经典”主题创作,其二即20世纪初以来的“老油画”作品。得益于这批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个年代,艺术家们除了努力学习、醉心创作,还秉持着一份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他们的眼界和选择,也正是因此,中国美术才发生了空前的变革,兼容中西,多元且开放。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风趣幽默地说,通过这个展览让他的视觉和心灵得到了新的修养和提升。在这一批留法艺术家出国时,中国还没有完整的油画概念,但是从展出的作品中可发现,其实中国人对于油画、颜色,对于形体和空间感是具有非常高的水准的,只是在运用这种西方的绘画材料时会有一些困惑或不太自信,而如今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我们应该能够自信起来,能够从这些材料和技术中去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和思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巡展首站的开幕式,本次展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央美美术馆成功举办,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是央美学术力量的体现,同时,这个展览得到了龙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也是双方共同合作的成功展览案例的体现。“留法大展”是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整体回顾,让很多以往被疏漏的艺术家得到重现,使公众对他们获得了更深入、更准确的认知。20世纪初期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有志青年纷纷响应。尤其是在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高扬了科学、民主的大旗,这是当时中国艺术界掀起留法新潮的社会背景。面对着当时艺术表现力上的困惑,中国的艺术家也纷纷表达改革和复兴中国绘画的诉求,带着这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带着对法国世界艺术中心的向往,踏上了留法的征途。其实这一批艺术家走过的这条探索之路是前无古人的,艰辛而荣耀。他们回国以后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徐悲鸿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立的以素描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红梅致辞

  最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红梅谈到,“留法大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的传播交流推广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全国巡展,能在龙美术馆这样一个具有国际标杆意义的私立美术馆展出,能扎根于上海这片大地意义非凡,展厅里将近40余位留法艺术家从上海出发,远渡崇洋来到法国的巴黎取经,回国后将当年的中国美术从传统带入到现代,完成了那一代留法艺术家的历史使命、社会担当以及文化先知先觉。她特别郑重地感谢那些不吝借展的公私美术机构的代表,这一批留法艺术家是20世纪中国美术各个领域的先驱者、奠基人、开拓者,正是因为他们辛勤的努力,使得我们现在看到了中国美术面貌的基本形成,看到了中国20世纪早期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看到了深入到我们血液和思想里的现代性因子。同时感谢王薇馆长的大力支持,展出了这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常书鸿先生1936年在法国的巨幅创作《客厅中的姐妹》,此作品在当时也获得了法国沙龙国家银奖。红梅女士对这种勇敢的文化历史担当致以深深的敬意,并感谢上海人民!

  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担任主持人

  此次展览将由主展与两个专题板块组成,共展出40余位留法艺术家160余件绘画、雕塑作品以及研究资料,其中40余件展出作品来自龙美术馆,更多参展作品则来自近40家公立美术馆、私立美术馆以及家属、藏家的收藏。其中,常书鸿的《客厅中的姐妹》在当时获得法国沙龙银奖的殊誉,在此次展览中备受瞩目。

常书鸿,客厅中的姐妹,油彩画布,164×130厘米,1936年,龙美术馆

  这次展览呈现对于20 世纪早期留学现象的观察与探讨,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龙美术馆希望借此次展览很好地回应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反省在数字化时代、图像时代当代艺术的本质、未来艺术的可能性。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

  此外,下午2时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了开幕研讨会,学者们围绕留法艺术家以及20世纪上半页的中国美术,碰撞思想的火花。会议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主持,发言嘉宾围绕各自的研究方向展开演说。

研讨会现场

潘耀昌先生,著名艺术史家,上海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路,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日龙 ,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杭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李超,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粱晓波,艺术史家,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

  红梅,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董松,专题策展人,安徽省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

刘礼宾,专题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明洋,专题策展人,青年学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担任主持人

  何一沙/文

  吴靖/编

  李标/图

  展 览 时 间

  2019.3.16-2019.6.9

  展 览 地 点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三、第六展厅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 部分参展作品 |

  徐悲鸿,杨仲子全家福,布面油彩,59.5×79.5厘米,1928年,龙美术馆

  刘海粟,巴黎圣心院,布面油彩 ,73×60厘米,1931年,龙美术馆

  林风眠,读书仕女,纸本设色,68x68cm

  颜文樑,鸦舟,木板油彩,51×74厘米,1982年,龙美术馆

  厐薰琹,苗族之舞,纸本墨彩,34.5×29.8厘米,1949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吴大羽,无题-19,布面油彩,54×39厘米,1980年代,龙美术馆

  常玉,红衣女子,布面油彩,74×50厘米,约1930-1940年代,龙美术馆

  方君璧,桃衣少女,布面油彩,114×79厘米,1926年,龙美术馆

  吴作人,纤夫,布面油彩,150×100厘米,193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王子云,茂陵火车站之车下市场,纸本墨彩,29.5×37厘米,1943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张弦,人物,布面油彩 ,46.5×38.5厘米,1932年,刘海粟美术馆

  胡善馀,美人蕉,布面油彩,65×54.3厘米,1942年,龙美术馆

  周碧初,小三峡,布面油彩 ,79×60厘米,1984年,艺术家家属收藏

  黄显之,白地樱桃,布面油彩,61×46.5厘米,1963年,龙美术馆

  李超士,石榴,纸本粉彩,36.1×46.9厘米,1952年,龙美术馆

  吴冠中,北京雪,布面油彩,100×90厘米,1994年,龙美术馆

  赵无极,1.12.64,布面油彩,130×89厘米,1964年,龙美术馆

  Cafam

  < 微信公众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官方网站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