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周代青铜器纹饰欣赏

时间:2019/3/19 17:56:27  来源:看似温柔的狮子

  最早对青铜器纹饰做出明确记载且资料丰富的著作是《吕氏春秋》。

  周代青铜器纹饰打破了商代以来,以直线为主的装饰特点,也打破了对称格式。一般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纹饰从简单到繁复,再从繁复趋向简单、朴实,逐渐演变成周代自己的风格,主要以窃曲纹、鸟纹、环带纹、瓦纹等为主。

  窃曲纹

  窃曲纹是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吕氏春秋》:“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又有称穷曲纹,认为穷则曲。郭沫若解释为模拟鬼柳、榉柳木材的花纹,认为不少铜器的前身系木制品,因而保留了类似木材花纹的装饰。其实,这仍然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化。

鸟纹

  鸟纹也是从写实逐步概况提炼成几何化图纹,鸟纹最早出现在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遗存陶器上,表现技法有刻划、彩绘、模印、塑贴等。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商代鸟纹多短尾,周代鸟纹多长尾高冠,商代鸟纹头向前,身体成一字形,周代鸟纹头向回看,尾亦下卷,基本上构成S形的骨架。

环带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以前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云绕其间。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纹饰构成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垂带状,多数在上下填二环,成“X”形。也有相间以兽纹的。通常组成二方连续纹样。施于铜壶、簋的腹部,作为主纹;也有装饰于器物底部;个别的有两、三层相重作为器物整个装饰的。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初期。

重环纹

  由略呈椭圆形的环组成纹带,环有一重、两重、三重,环的一侧形成两直角或锐角。多用阴线雕刻后压地形成的,常见于玉器上的纹样之中,双阴线琢出,形如盾,饰于龙及动物的身上,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出现。盛行于西周中、后期。重环纹应起源于商代晚期的鳞瓣纹,表达的是动物躯体的涵义。春秋早期以后至战国晚期为其流变阶段,它作为装饰纹样仍然存在并使用具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

垂鳞纹

  近似鳞纹,主线以粗线勾出,中衬以细线之云雷纹,大体构成U字纹带状,成错位重叠排列。 多施于壶盖和底部,常作边饰应用。通行于西周后期和春秋时代。

瓦纹

  瓦纹,又称横线文,陶瓷上也称弦纹。它组成一条条平行的横条,如同屋上的覆瓦,故名"瓦纹"。这是周代装饰中最朴素的一种,多用于铜簋的腹部。始于商代,盛行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