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宋彦军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

时间:2019/6/26 17:25:25  来源:雅虎北京

  5月2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之“唯美表达:宋彦军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其本人多幅工笔人物画代表性作品。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文化部原副部长王文章,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副院长刘万鸣,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赵卫,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苏百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洋,艺术家穆家善、周石峰、蔡葵、李传真、崔进、王赫赫、曹建华、熊红刚、孙震生、郑庆余、丁鼎、任清等艺术家,以及媒体、收藏家和各界人士共同参观了宋彦军作品展,并给与了高度评价。

  从5月29日至6月9日为期11天的宋彦军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完美收官。自开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赞誉,引起强烈反响。展览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解放军总医院原院长、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秦银河,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政委姚春雨,武警政治部原副主任赵北臣正军级少将,第二炮兵部队原政委程宝山中将,海军政治部原副主任姚文怀少将,武警部队医学院原院长王发强少将,海军装备部长雷云先等嘉宾参观指导。

  本次展览“唯美表达”呈现了宋彦军近年来创作的以少数民族和都市女性为主题的作品,生活气息与时代特征并重。“我个人认为画家应该表现时代美、和谐美,作品表现首先是唯美的,既唯美又舒适,让人赏心悦目。”这也是宋彦军历来在创作当中所追求的境界。

  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扎根生活比较深,这是难得可贵的,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深厚的、鲜活的之风,这一种创作带路,值得提倡。我们今天的创造,离不开两点,第一,离不开对传统的学习记载,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动、感悟。有了这两点之后,我们的作品,它就不会失去生活的气象,也不会失去传统给我们的重要资源,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创作方向,那么,宋彦军更多的取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题材,这些题材看上好画,因为,服饰比较美,但是,实际上比较难画,因为要走近少数民族的内心世界,把他们的情感、内心的理想,把他们的生活情怀,在作品当中,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需要下大功夫,祝愿宋彦军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广。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

  彦军画的都市人物,呈现了当代都市人的一种美感,而这种美感是鲜活的,他把都市题材和人物画的主题联系起来,在他的人物画中,深入、细致、关注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成长的状态,在他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他的人物有一种清新的美感,有一种灵活的美感,有一种上进的美感,所以,他在人物表现方向,用线、用重彩、用墨,以及整个画面的布局,他都是以时代的人文精神为坐标,在他的人物画中透彻着时代的人文精神向往和进取的一种境界,所以,他的人物画在当代人物画的人文境界上,他还有冲破,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彦军创作出更多的人物画。

——田黎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

  宋彦军是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军人物之一,其实很多年前,宋彦军已经在工笔人物画界,已经被大家非常关注有潜力的青年画家。宋彦军的画非常关注现实,他虽然画都市少女,但是,这些年更多精力的投入主题性创作,比如,宋彦军很大的计划是画56个民族,这是我们画院都知道的。他的这批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应该在中国工笔人物画界一次震动。彦军画的特点:其作品追求非常恬静的一种艺术风格,用线、用色、非常雅典,对色彩度的把握非常准,所有的绘画,都源于写生,对生活的一种鲜活感应,在他们的人物中,我们看不到一些更多人物画中出现的概念性的东西,处处都有一种鲜活感,比如线条的灵动,色彩的平和,包括人物动态的这种从写生当中的一种提练,都给我们现在的人物画的一种深刻的启示,这个启示就是深入生活;另外,从彦军的人品上,他是一位非常踏实、扎实的艺术家,他不善言语,把更多思索用在绘画上,他的品质也非常高,包括为人做事,都是很低调的,这样的青年艺术家,今天在中国美术馆展示他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同龄人,包括一些长者,会对彦军有更多新的认识,从他的作品当中,发现彦军的艺术追求,也可以感受到彦军的为人处事,更能体现彦军的一种品质,刚才我谈道的,他的品质是非常平和、待人非常谦虚的艺术家,他具备了艺术家所具有的气质,祝愿彦军的展览能获得成功,当然,一定能成功!

——刘万鸣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

  宋彦军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他描绘的对象,基本都是他的同代人,都市和乡村的年轻人,以及由农村进入都市的特殊群体——农民工。传统工笔人物的技法,在表现古人尤其是仕女方面积累了深厚的传统。要表现新的当代人物,既需要吸取、借鉴传统技法,更需要寻找和创造新的绘画语言。宋彦军正是以为时代塑像、为同代人塑像的责任感和抱负,发掘当代人的内心情感,描摹当代人的形貌意象,以新的笔墨创造去探索,营造了一个清新的艺术世界。

  宋彦军的绘画所以生动而具打动人心的力量,便是因为他努力以艺术探索去追求人物的形似和神韵,追求形、骨、神三者并重的审美趣味。宋彦军很注重线条造型,他画作中人物的张力,很多是以其洒然落笔、流畅准确的线条而来。他注重运用线条造型,同时,把传统线条造型与素描造型的方法、人体解剖学及透视法等有机地融合,使人物造型立体准确,也使中国画讲求笔法和气势神韵的审美追求愈加突出。宋彦军笔下的人物,无论驻行坐立、向背顾盼种种形态,画来以笔取直,清雅流利,人物形象洋溢一种内孕的力感。即便是人物纤毫可见的长发和衣饰褶纹,也线色清润,不见重滞。正因其人物形象明秀不失浑朴、不失灵动,才卓卓然有清朗神气。画中人物的这种形神气质,正是当代都市青年的时代气象。

——王文章

(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女性自古以来都是被表达、被审美的对象,因为她们身上存在各种各样诗意的美的形态。“选用工笔淡彩手法表现女性,是我的主路子。所不同的是,相对于业界师长及同道而言,我的画面题材更狭义而集中,人物形象更单纯而华彩,笔墨技法也在一种不无隐忍的状态下施行,从而竭力使画面整体有着更其鲜亮的时代感与年龄规定性。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自己近年来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上能取得一点点成绩的奥窔所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穆家善看来:“宋彦军的作品既有生活,又与时代紧密结合。他的工笔画创作,用笔用色从传统中汲取养分的同时,也不断寻找新的表现手法,画面表现新颖,极富特色。”

  这次展览的作品主要以少数民族和都市女青年为主,少数民族题材都比较写实,以唯美为主,这次的主题唯美表达,都是人物形象、心灵、环境、和谐之美,以56民族为创作的大方向,以后也会在这方面一直走下去。

——宋彦军

轻描淡写向美眉

——宋彦军工笔人物画试读

文/马国强

  宋彦军是我看好的青年国画家。

  近年来,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上,他屡获重要奖项,影响渐广,这和他的颖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他将繁华都市中的时尚女性作为自己的主要描绘对象,造型严谨而又不乏生动,笔墨技法细腻熟稔,设色淡雅冲和,有着清新、雅逸、蓬勃的生活气息与时代色,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尤其在探索水墨层次肌理的丰富表现力方面,他积累了独到的经验,充分展现了“墨分五色,以墨代彩”的艺术魅力。在他这样而立未几的年龄,能有如是成绩,实在是不容易的。

《早班车》 212cm×138cm 2008年 纸本

  国画史上,工笔人物画从一开始就有两大主流,一为文人学士派,一为民间画工派。前者淡彩薄敷,格调清雅,代表画家有顾恺之、周昉、李公麟、陈洪绶、任颐等;后者浓色重抹,鲜丽凝重,主要由民间画工创作于寺庙道观、洞窟泥壁、宗教经幡之上。与传统工笔画相对而言的是建国以来的现代工笔画。尤其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工笔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世界范围绘画和现代手法的新工笔画。新世纪以来这10年,工笔人物画更有了新的突破,题材多元,观念激宕,技法纷呈,佳作迭出,使这一古老画种绽放了前所未有的斑斓之花。个中,根底扎实、触觉敏锐、眼界开阔、出手不凡的青年作者不断涌现,业已成为美术界一道亮丽风景,宋彦军便是不容忽视的一位。

《无声》 210cm×114cm 2009年 纸本

  彦军自幼爱画,随着年龄增长,兴趣日益浓烈。在考入天津美院深造之前,他已经在素描、速写、水粉等方面下过寂寞功夫,夯下了较为扎实的造型底子。美院严格而全面的科班训练,不仅大幅提升彦军的技艺,更使他结合自身优势,确立国画工笔人物画这一主攻方向。西画造型与国画笔墨相结合。选定靓丽于都市街头时尚青年女性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生活气息与时代特征并重,是彦军艺术的结构框架与鲜亮标志。

《秋清竹锁烟》 148cm × 78cm 2018年

  读他以《都市丽影》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我们往往会被画面上那一个个容颜美丽、装束时尚、神情各异、举止娴雅的都市“美眉”所感染。她们身上所透发出的健康蓬勃的生命活力,对七彩生活的全心热爱,对时代潮流的敏锐把握与追随,对丰富的物质享受的欢悦,对纷纭世象与未卜前路的淡淡茫然与略略忧伤,无不跃然纸上。客观地说,她们原本是大众传媒与波普艺术的关注对象,对习惯于表现高逸或重题材的国画人物画家来说,她们也许只能成为零敲碎打的点缀式题材。但事实上,在当下信息、眼球时代,她们无疑是最具视觉能量与审美密度的群体之一,作为奉发掘并呈示“视觉之美”为天职的画家来说,忽略她们是绝不应该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彦军的选择,正表明了他的深刻与睿智。

《春风和煦》 157x242cm 2018年 绢本

  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生对象的能力;二是主观造型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二者唇齿相依,不可偏废。工笔人物画家首先要解决用线条塑造形体的问题,其次还要处理好线条之间的组织关系。以线造型习称“白描”,是一门对形体进行概括、抽象的独立艺术。在形体的重要部位,如肩、肘、腰、膝等关节处,都有成组的线条,能否安排好它们之间的穿插、虚实、疾徐、曲直、长短关系,使之和谐共生,是决定一幅人物画成败的关键。

《苗乡秋色》 74.7cmX94.7cm 2016年 纸本

  不夸张地说,彦军在造型训练方面下过焚膏继晷的功夫。我们今天细察其作品,会发现他的人物形象不单有鲜活的生活取源,并且用柔婉而又劲韧的线条对人物形体乃至性情进行了主观塑造。他的线描绝不粗暴张扬,而是寓刚于柔,爽捷干脆,抑扬顿挫隐含在娓娓述说之中。他的人物造型比例适当,细节精准,毛发、衣纹等部位纤毫毕现、呼吸欲闻,有着极为动人的笔墨美与质材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精凝细润的艺术效果,与画家对描绘日积月累的观察默写是分不开的。只有养成时时速写的习惯,才能彻底“搞掂”人物造型难题。

《春意知几许》 88cm × 48cm 2018年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描绘对象,能否随时随地速写作出高质量的速写,是衡量一个人物画家手艺高强与否的重要标准。用一句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来对应,就是造型“秒杀”之。彦军的造型及线描能力无疑是过硬的,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高古游丝般的简练线质——这可能是一种渲染、罩色之后的“提线”效果,并且线条之间的组合还有较强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春满彝乡》 80cm×120cm 2018年

  在我看来,彦军最擅长的是对墨色的创造性运用和丰富的笔墨肌理效果的营造。相对于我们惯常所见的工笔重彩画而言,彦军的作品当称“淡彩法”。清逸淡雅的色调追求,使他有意规避“浓墨重彩”的传统色相,转而向“以墨代彩、墨分五色”求索。即充分利用水墨本身所可能展现的诸如浓淡、燥润、虚实、冷暖等微妙对比关系,以墨、白、灰为主色调,去着力营造丰富的笔墨层次与墨色肌理效果,从而达到一种似有若无的视觉色差。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彦军的画作前产生误读,以为他墨中定然加有颜色。这种微妙而又灵异的墨相,再辅以国画山水的皴擦点染,对“美眉”一组时尚服饰所具有的特定质感,有着近乎仿真的表现力。拿创作于2008年的《早春》来说,画中女孩翻毛外衣的布料,便采用了山水画中常见的散锋点苔法,干湿浓淡,一似星雨乱落,看似任性挥洒,实则有着极为经意的技法把控,画面效果遂臻幽深含蓄。

《独坐绿荫谁是伴》 130cmx72cm 2019年 绢本

  工笔人物画创作要求画家有过人的理性、耐性而又不失丰富感性,彦军静笃稳健的内秀格操,使他在穷汲深深的跋涉之后脱颖而出。他正值大好年华,满身阳光朝气,加之宏愿在抱,谦恳勤奋,假以时日,一定还有更广阔的发展。

画家简介

  宋彦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协会理事。

  作品都市丽影获第六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金奖、无声获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参加过全国政协主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河南十人作品展”;“东方既白”——庆祝国家画院成立30周年美术作品展;文化部主办全国文化系统青年书画作品展;文化部主办“同在蓝天下——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艺术·经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中原文化之星---宋彦军画展”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主办的系列画展等众多展览,出版过《画境——工笔人物画探微》;《典雅宋彦军卷》;《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宋彦军卷》等专著数十部,和《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人物卷》;《中国画名家》;《世纪颂—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等合集数十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