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紫砂故乡:宜兴陶瓷博物馆简介

时间:2019/9/10 17:11:29  来源:紫砂之家

  陶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据考证,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宜兴的先民们就从事农业耕作和制作陶器,宜兴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境内山峦起伏,河渠纵横,富有陶瓷原料资源,具有发展陶瓷生产的良好条件。至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已成为江南的制陶中心,烧造釉陶、灰陶和红陶;两晋时期(265 —420年)青瓷生产颇具规模,成为青瓷主要产地之一,窑址达十六处;宋代(960—1279年)宜兴陶瓷的生产区域集中在以丁山、蜀山、汤渡(今丁蜀镇)为中心的太湖西岸;至明清(1368—1911年)生产规模扩大,“家家捶泥声、户户制陶忙”。数千年的制陶史从末中断.生产技艺日益精湛,享誉海内外。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位于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陶都”——宜兴市丁蜀镇,建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博物馆外观为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大量陶瓷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气势宏伟,美观大方,全馆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拥有三千平方米展厅及相应划分的古陶馆、精品馆和综合馆三大展区。内部陈列了宜兴五千年陶艺华章,集藏万件文化瑰宝,向人们展示了绚丽的火与土的艺术,启迪着陶瓷文化的升华,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陶瓷博物馆是展示陶文化的重要窗口。古陶馆区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大量灰陶、釉陶褥套都、仿青铜器、弦纹黑衣陶等实物显示了古先哲的创造性。秦汉隋唐、宋元名清诸朝实物则演示了制陶技艺的精进和发展提高。精品馆是以紫砂工艺为主,反映了茶文化发展之促进紫砂文化发展的独特陶文化现象,小小紫砂壶问世以来,历经数代艺人的精心创制,逐步突破使用功能范畴,由原来较单纯的几何形素器逐步结合雕、刻、绘、镶、嵌、绞坭等手法,把紫砂文化推向更高的艺术层次。综合馆区则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宜兴陶瓷飞速发展的历史,品种门类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呈现了以紫砂、均瓷、青瓷、美彩瓷、精瓷“五朵金花”为主、工业特种陶、化工陶、电子耐火陶瓷并进发展的良好局面。

  陶瓷博物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每年寒暑假,各地中小学来馆开展爱国主义活动,许多大、中、小学慕名而来,看陶瓷、学陶瓷、每年接待人数达数万人。

  陶瓷博物馆是促进新产品创作的重要源泉。丰富的馆藏品成为广大工艺美术创作人员汲取创造灵感的来源。许多历史名作,如紫砂供春、掇球、仿古、提璧茶壶、茶具各种花盘、花瓶、文房四宝、雕塑作品等,成为市场争相生产和热销的产品。几年来,有数百件新品在国内外陶艺展评比中获得佳绩,使作品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

  精陶馆

  宜兴精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发展的陶瓷新品种,兼有陶和瓷的特点,堪称陶中精品。精陶制品呈色稳定,和谐悦目,具有较好的耐冷热激变性能和较高的抗冲击强度。精陶产品以成套餐具、茶具、咖啡具为主,还有盘、瓶、文具等陈设实用工艺品。其中的精炻器产品更具特色,造型简练,装饰明快,材质优异而畅销国际市场。

  精品馆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一部灿烂的物质文明史,而宜兴陶瓷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七千多年的制陶史是辉煌的陶文化发展史,尤其从明清时期开始,紫砂陶器的盛起与均釉陶器的成熟,大批文人的参与和具有文化特征的产品使宜兴以独特风貌蕴育了它陶都的地位。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在制造生活用品时不仅仅满足了实用,同时本能地追求起造型的平衡、色彩和装饰的美观,追求悦目的并具文化气息的感官效果,开始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陶器的特征令人感到质朴和温馨,更符合心理的接受。紫砂器古朴端庄的造型,书法、绘画、金石的揉合,以及均釉陶器的深沉大度和雍容高雅的造型和堆花装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宜兴陶瓷品种,是这种形式的延续和升华。

  陈列在这里的不同门类、不同品种的珍品,是宜兴陶瓷文化的缩影和见证,历史的沉淀和当代的名匠名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让我们来领略先人的智慧、大师的风采、名人的佳作和瞻望宜兴陶瓷的未來。

  均陶馆

  宜兴均陶,即均釉陶器,又称“宜均”。宋代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有特色釉色著称于世。史上记载的名窑有明嘉靖、万年间欧子明的“欧窑”和清乾隆、嘉庆年间葛明祥、葛源祥的“葛窑”。均陶之美,首在釉色,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数十种,以蓝均最为珍贵。

  堆花工艺西晋时(265—316年)已有出现,唐宋时期(618—1279年)极盛,明清时期(1368—1911年)融入均秈陶器,相得益彰,创造了宜兴特有的陶瓷工艺品。均釉堆花陶器主要以园林庭院实用陶器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工艺特色。

  美彩陶馆

  宜兴美彩陶即宜兴美术陶瓷和彩釉细陶,属陈设艺术陶瓷,是在汲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新葩。以雕塑、花瓶、灯具、壁画和其他实用工艺品为主,釉色丰富,装饰绚丽典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

  青瓷馆

  宜兴青瓷生产始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到两晋(265—420年)时期,烧造技术已相当纯熟,隋唐时(581—907年)品种较多,产量较大,工艺曰精。

  宜兴青瓷质地细润,釉色晶莹,青中泛蓝,如冰似玉,宛若碧峰翠色,犹如一湖青水;其造型典雅秀逸,装饰端庄雅韵。具有传统特色和极富时代创新的各种产品反映了宜兴青瓷突出的成就。

  紫砂馆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960—1279年)中期,紫砂壶的大量出现则始于明代中期(1488—1620年),除壶以外,主要品种还有岔、瓶、文具、雕塑等。

  紫砂属无釉陶器,质地细膩、含铁量高,可塑性好,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胎体物理性能与其他陶器也有所不同,具有适当的透气性,且冷热骤变不易炸裂,用其制作的壶泡茶,可以使茶的纯香得到最佳的发挥。

  紫砂壶的兴起是缘于文人阶层,逐渐赋予它文人艺术品的性质,它讲究造型和实用功能,装饰镌以书画或以象尘塑器,且留有作者印款。是宜兴特有的陶器工艺品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