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嘉德香港2019秋拍将现刘以鬯旧藏杨绛《倒影集》手稿

时间:2019/9/18 14:42:56  来源:中国嘉德香港

  中国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中国书画?10月8日

  上午10时 | 秋阳──亚洲重要私人珍藏

  下午2时 |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览厅5BC

  “这里收集的几个故事,好比是夕阳中偶尔落入溪流的几幅倒影,所以称为《倒影集》。”

  ——杨绛

  《倒影集》出版往来通信集

  Lot 1493

  杨绛(1911-2016)、钱钟书(1910-1998)、刘以鬯(1918-2018)

  《倒影集》出版往来通信集

  信札(十七通) 硬笔纸本

  说明:此件拍卖目标为1980-1981年间,杨绛、刘以鬯关于为杨绛出版小说集《倒影集》事之往来通信。其中杨绛致刘以鬯信札十二通,刘以鬯致杨绛五通(复写纸副本)。

  YANG JIANG, QIAN ZHONGSHU, LIU YICHANG

  LETTERS

  Letters; ink on paper

  尺寸不一

  「1981年《倒影集》年初在香港出版,2月13日,收到样书10册。」

  这是杨绛先生在晚年自述生平大事中,记载的《倒影集》短篇小说集的出版过程。

  1981年,刘以鬯先生为香港文学研究社编选了一套《中国新文学丛书》,陆续在香港出版,全套共16册,收录其中的《倒影集》被列入了中国新文学丛书第一辑。《倒影集》的出版除了编辑刘以鬯先生的努力,还与著名作家柯灵的从中两方的牵线无不关系。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刘以鬯便与柯灵于上海相识。柯灵对刘以鬯早年创作的鼓励,成就了后来刘以鬯在文学上的发展。在刘以鬯编撰《中国新文学丛书》之时,柯灵曾去信刘以鬯,提及他曾说读过杨绛先生几篇未曾发表的小说,加上杨先生的旧作应该可以成为一个集子。在得到此消息后,刘以鬯立即写信给杨绛先生,请求她的帮助,说道「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文艺书籍一向难销,《新文学丛书》要是没有名家的著作,多数会失败。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而在杨绛先生与刘以鬯的往来之信札中,亦多次提及柯灵,比如杨先生称赞〈柯灵选集〉刘先生撰之前言「写得好极了」:「 柯灵先生出国前曾多次谈过,送我们一本他的选集,前面有您的序文,对他的人品和文风做了具体而全面的分析,写的好极了。」

  此次呈现的信札为是时刘以鬯就出版小说集的各项事宜与杨绛往来的书信,信内真实反应了当时因出版而遇到的种种困难、手稿交付之细节以及文人学者间相知相惜,补充了许多关于《倒影集》出版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倒影集》手稿

  Lot 1494

杨绛(1911-2016)

《倒影集》手稿

手稿330页

  说明:此辑为《倒影集》文稿。收录杨绛的五篇短篇小说,包括:

  1.《大笑话》文稿,共102页。

  2.《玉人》文稿,共58页。

  3.《鬼》文稿,共62页。

  4.《事业》文稿,共88页

  5.《璐璐,不用愁!》,共17页。

  杨绛自题扉页:这里收集的几个故事,好比是夕照中偶尔落入溪流的几幅倒影,所以称为「倒影集」。杨绛。一九八零年六月。

  或为钱钟书(1910-1998)题书名:倒影集。

  YANG JIANG

  MANUSCRIPT OF <UPSIDE-DOWN REFLECTIONS>

  MANUSCRIPT

  尺寸不一

封面

扉页

  引言(致读者):

  敬爱的读者:

  我希望这几个小故事,能在您繁忙之余,供您片刻的消遣,让您养养心,歇歇力。再抖擞精神投入工作。这就是我最卑微的愿望。假如您看完后,觉得还有点儿意思。时间消耗得不算无谓,那就是我更高的愿望。

  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都是旧社会的。在我们的新时代,从前的风俗习尚,已陈旧得陌生,或许因为陌生而变得新奇了,当时见惯不怪的事,现在也会显得岂有此理而使您嘻笑,使您怒骂。这里收集的几个故事,好比是夕阳中偶尔落入溪流的几幅倒影,所以称为《倒影集》。

  这些稿子还藏在抽屉里的时候,我曾给柯灵先生看过一部份。他督促我发表。恰好刘以鬯先生向我索稿,这个小集子因得问世。我常记起普里尼欧的话:「一本书不论多糟,总有些好处」。可是我只怕那句话对这本书未必适用。

  杨绛

  一九八零年六月

  目次:

  一、大笑话

  二、玉人

  三、鬼

  四、事业

  附 璐璐不用愁

  大笑话

  朱丽笑道:“嗐!你们俩真是好一对!什么也看不见、也不听见。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她未说先笑“博士一身烟臭,含着一口痰去吻他的新娘子,新娘子急得哭了。”

  褚太太笑道:“谁编的?——倒也像。王世骏就爱含着一口痰,一会儿又咽了”

  “陈倩初来乍到,被包围着询问后林子瑜这才舒了口气。他代逸群一伙人惭愧,觉得她们简直把陈小姐当个口袋似的翻了一个个儿,把她的老底都翻出来了。”

  “陈倩摇头说:『我只恨活一辈子不能先打个草稿。”

  ——《大笑话》

  《大笑话》手稿共102页,为杨绛创作于70年代末的作品。是钱钟书最喜欢的一部杨绛的小说。讲述了北京「温家园」中,大学的学者与太太间新情旧感,小说中尤以各色旧式太太的形象最为生动。

  玉人

  “我那位『玉人』也许是砸碎了,你的『玉人』却砸不碎,好比水里的水里的月亮,碎了又会合上。”

  ——《玉人》

  这几年来,中国大陆的文艺虽然已经不再停留在模仿「样板」的阶段,但公式化的东西仍是不少。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冲破了「框框」的别开生面之作。

  ——梁羽生谈《玉人》

  《玉人》手稿,共58页。讲述的是在沦陷区教中学郝志杰梦中「玉人」破碎的故事。杨绛写「玉人」的破碎,颇具「奇趣」。郝志杰夫妇在沦陷期间的上海租了一间房,房东太太为了想把房子善价而沽,要赶他们走,于是能干的妻子和房东太太在「马桶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忽然郝志杰发现俗不可耐的房东太太原来就是他当年的“玉人”。

  “贞姑娘紧紧握着这串钥匙。短短一年多,她已经眼看自己和旁人的许多希望、许多算计,都像肥皂泡似的吹出来又破灭了。这串钥匙虽是铜的铁的,安知不也像肥皂泡一样。可是少爷母子对她母子的这一片心,她只有感激的惭愧。”

  ——《鬼》

  《鬼》文稿,共62页。同作于文革结束之后。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人物塑造,这篇小说在杨绛的作品中都是比较特别的,此文主要写被卖到官绅家的女子贞姑娘的离奇而令人唏嘘的经历。而隐晦的私奔一段,能看到《离魂记》和明清志怪小说的影子。是杨绛在不同小说类型上的实验与尝试。

事业

  “倚云望着默先生的脸,觉得她那些话好比老虎的尾巴,在扫她的‘大志’。她说:‘默先生,你灰心了?’默先生把头一昂说‘我从来不灰心!’她拔出耳里的牛角喇叭,拆成二截,套在一起,慢慢装入她的黑布口袋,一面看着倚云点头,眼里的神色,分明是在挑战。”

  ——《事业》

  《事业》文稿,共88页。故事关于女校校长周默君「默先生」的办学,与一众女学生各自历经的人生。被称为先生的女校长在曲折的办学之路上,始终倔强而严肃,叽叽喳喳的女学生们终向社会和周遭妥协。

  璐璐不用愁

  ?《璐璐,不用愁!》,共17页。此文作于20世纪30年代,其时钱钟书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到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那时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杨绛已与钱钟书订婚,欲同去,于是和导师朱自清商量,朱自清只须她交一篇小说就成,她便将旧作《路路,不用愁!》交卷,这也是她写的第一篇小说。

  "倒影"与"一束光"

  1980年,香港作家刘以鬯应香港文学研究社之邀,编辑「新文学丛书」,遂去信居于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杨绛:

  不知道女士肯不肯拿一本集子给我们在香港出版,作为丛书的一种?

  杨绛应允,将四篇分别作于1977年后的短篇小说手稿《大笑话》、《玉人》、《鬼》、《事业》,另外附录创作于1935年的旧作:《璐璐,不用愁!》,共计330页手写稿,经时任《广角镜》总编李国强,带往香港,交给刘以鬯。

  1980年8月16日,刘以鬯在回信中说:

  五篇小说都很出色,出版后必可引起广泛的注意。

  大约是1981年的1月,此书付梓出版。时隔一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倒影集》,也是内地比较熟悉的一版。

  这五个短篇中,所附《璐璐,不用愁!》创作得最早。作家马吉关于杨绛这篇小说创作,写了这么一个故事:1935年钱钟书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到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那时杨绛已与钱钟书订婚,钱打算先跟她结婚后才一同出国。她正在清华大学念研究生,明年才毕业,于是决定本学期完结后休学,办自费留学出国。她只有温德的「纪德研究」和朱自清的「散文习作」二门要大考。她跟两位导师商量,温德要她交一篇「读纪德心得」;朱自清只须她交一篇小说就成,她便将去年的旧作〈路路,不用愁!〉交卷,这也是她写的第一篇小说。

  谁知朱自清十分欣赏它,替她投到《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其后林徽因编《大公报丛刊小说选》,还将它选入。这小说收入《倒影集》时,篇名改为〈璐璐,不用愁!〉。杨绛在篇前写了个小引,忆述朱自清和林徽因对她的鼓励,又说起她四九年回清华任教,才首次遇见林徽因,「还承她提及这篇东西」,她于是将它「稍加文字上的修改,附在集子末尾,聊以表达我对老师和前辈的感谢和怀念。」

  有趣的是,坊间对于钱钟书、杨绛夫妇与林徽因的关系有多番揣测。钱钟书写过一篇小说〈猫〉,小说中对李先生和他那位「沙龙女主人」李太太大加嘲弄,便有人以为是影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不过,学者陈学勇说,梁林夫妇跟钱钟书杨绛的关系应当不错,杨对林徽因更一直心存感激,钱钟书似不可能写小说影射他们。从此处看来,陈学勇说得不无道理(见马吉文)。

  《大笑话》是全书中篇幅最长、人物最多、矛盾最为复杂的一篇。也是钱钟书最喜欢的杨绛的中短篇小说。杨绛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些?她说:「我没有满意的作品。较好的是《干校六记》和《洗澡》。好些篇中短篇小说是试图写写各种不同人物,我都改了又改,始终没有满意。钟书以为〈「大笑话」〉最好。我总认为小说应写出活活脱脱的人物,而故事必须自然逼真,感情动人,格调勿庸俗。」杨绛和钱钟书都擅长以戏谑调侃的文字写暗流涌动的心理战,但杨绛似乎要更柔软一些。《大笑话》一章,在众人以关切之名行八卦之实逼问陈倩的家事时,陈倩说到丈夫、孩子和祖母,三种情绪的变换,让人拍案叫绝。一手娟秀小字,洞察人心、戏谑调侃,又对风暴中心的女性始终有一丝恻隐。顾影,多少有自怜,这是很令人玩味的。

  书名定为《倒影集》,杨绛自语:「这里收集的几个故事,好比是夕阳中偶尔落入溪流的几幅倒影。」追溯这一意象的起源,会发现上世纪20年代时,她曾以「含真」为笔名,写就散文的《倒影》:「回忆啊,恰似倒影般悄悄映上心来」。所谓倒影,指代的应是旧日所见吧。

  从另一面来看,《倒影集》或者不单是一本小说集,亦是学者和翻译家杨绛,在文革结束后所进行的文学实验。五篇小说,叙述方式、描绘客体、时代环境,甚至文字风格都迥别,我们在不同的小说中几乎可以看到不同的取法和思维路径。可以说,这本《倒影集》是杨绛撷取了旧日倒影,将其投射于文学研究之中,最终以小说创作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小说集是研究杨绛艺术理论和文革后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料。

  这份330页,保存完整的手稿。在交稿前统一删改,用黑笔遮住了部分段落。比如《大笑话》,就换成了一个更利落的收尾,让这个充满暧昧的故事戛然而止。多处这样的修改,可见到作者的严谨与细致。

  住在港岛鲗鱼涌的刘以鬯拿到这份手稿的时间是1980年的8月。

  以「希绪弗斯之力」坚持严肃文学道路的刘以鬯,在香港有很多格格不入、很多块垒。不过,幸运的是,他仍身处一个可以开口谈文学理想的时代,仍有一批人觉得观点的输出和文学道路是顶顶重要的事情。刘应香港文学研究社之邀,编纂新文学丛书。这套丛书的编辑,应该为他之后影响香港当代文学甚巨的《香港文学》创刊,继而成为香港文坛教父级人物,不间断地书写当代人的疏离和价值失落,有着很重要的关联。

  尽管刘以鬯对香港纯文学的现状消极而悲观。但回首看来,其时实际上是香港当代文学最热闹最丰富的时候,伴随着大陆的解禁,当年同在西南防空洞里躲过炮火的老友们,历经南渡北归之后,通过不同命运和生活雕琢过的文字,终在此地重逢。

  现在看起来这套新文学丛书的阵容是很豪华的,包括:萧军、萧红:《跋涉〉、杨绛《倒影集〉、王西彦《两姐妹》、夏志清《新文学论集》、师陀《恶梦集》、端木蕻良《火鸟之羽》等。

  刘以鬯本人对《倒影集》应该是很喜欢的。在他创作于1980年的小说《黑色的白的里的白色》,主人公在书店忽然见到的两本书,就是杨绛的《倒影集》与师陀的《恶梦集》,书架上的这两本书,在周遭「文字商品」的包围下,是错放于垃圾堆的宝物。

  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是不是很有意思,杨绛的倒影,像是刘以鬯笔下的一束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