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曜空间·城市之光:创意激活 艺术共生

时间:2019/9/21 14:31:38  来源:艺术头条

  9月14日,“曜空间·城市之光:创意激活 艺术共生”跨媒介艺术活动为曜空间的落成拉开了帷幕。活动包括同名主题论坛、著名舞蹈艺术家侯莹为曜空间启幕全新创作的现代舞作品《光》、青年声音与视觉艺术家甘健带来的新媒体视听表演《空轴》、《溯光·第二季》装置艺术项目,艺术家刘爽、志村姐弟、李梦媛、王永学参展。

  曜空间位于天鼎218文创园内,天鼎218文创园毗邻中轴线文化功能拓展区,距离天安门仅826米,珠市口地铁150米,是原世纪天鼎商品交易市场。曜空间其前身是光学电子仪器制造厂,几十年间的数次功能更迭使得该场地的建筑状况异常复杂,各种改造的痕迹以及使用的痕迹使得场地很有历史感。曜空间由中央美术学院韩文强副教授主持设计,融入地缘肌理,独具特色定位,赋予空间新的活力与前景。

“曜空间·城市之光:创意激活 艺术共生”论坛

  经大栅栏历史街区胡同院落改造、天鼎商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之路演化过程,InArt曜空间团队邀请来自城市规划、艺术管理、建筑空间设计、城市空间创新运营、国际艺术交流、建筑理论与推广领域的专家参与交流,探讨旧城更新中具有历史记忆的空间形态、文化业态、艺术生态构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现场观众参与互动。

论坛嘉宾:

  赵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和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文强,知名建筑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营工作室创始人、隐世Hutel联合创始人

  王燕,隐世Hutel创始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更新设计所所长

  孙凤,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项目主管、策展人、副研究馆员、InArt隐美术馆联合创始人

  莫万莉,ArchitectureChina编辑、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助理策展人

“曜空间·城市之光:创意激活 艺术共生”启幕艺术活动

  出品人:王燕、韩文强

  总策划:孙凤

  策展人:苏朋

  统筹推广:何佩珊

  设计:王振策

  艺术家:侯莹、甘健、刘爽、志村姐弟、李梦媛、王永学

  《溯光·第二季》展览时间:2019年9月14日-10月7日

  展览地址:InArt隐美术馆·曜空间,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甲18号

  “光”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元素,具有多样可能性与未来感。InArt曜空间的启幕活动邀请艺术家们通过舞蹈表演、新媒体视听表演,以及视觉艺术展览,探讨“光”在建筑与艺术中的表达。

现代舞表演《光》

  著名舞蹈艺术家侯莹将为曜空间启幕创作全新的作品《光》。侯莹是旅美舞蹈艺术家,编导,侯莹舞蹈剧场艺术总监,HYDT国际舞蹈教育中心总监。1996年,凭借处女座《夜叉》荣获第七届白俄罗斯创作金奖,国家“五一”工程精品奖;2001年,获得亚洲文化基金赴美留学;2002年加入纽约沈伟舞蹈团(Shen Wei Dance Arts),并成为该舞团的灵魂人物。曾三度登上《纽约时报》,2004年荣登纽约时报最卓越舞者;2006年于纽约成立“视野舞蹈剧场”;2008年,随沈伟回国参与奥运会开幕式“画卷”舞蹈编创;2009年受广东现代舞团之邀回国创作《涂图》;2011年,在北京成立侯莹舞蹈剧场;2014年受邀参与中俄文化年圣彼得堡开幕演出。侯莹同时致力推动艺术教育,促进高校舞蹈教学编、教、演与实践一体化,带领舞团进入国际百所大学文化交流。侯莹大力在中国推动现代舞公共空间与即兴创作,致力于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及探索后现代舞蹈艺术;强调东方身体能量转换与西方后现代肢体解构技巧的结合,形成独特的、高辨识度的“侯氏身体运动技巧”。启幕舞蹈表演《光》中,舞者穿梭在极简风格的装置艺术所形成的空间中,成为装置艺术、光线与空间中活动的艺术品,观众将直觉感受到舞者肢体运动的力感与雕塑感,体会到一种精神的场域。

新媒体视听表演《空轴》

  青年声音与视觉艺术家甘健将带来新媒体视听表演《空轴》。甘健创作装置、视听现场、影像和电子声音艺术,从音频元素与不同介质间的通感联系中获取材料,以空间与建筑形态实现多维度的视听作品。“我把声音作品看成一种贯穿于结构的能量流动,也同样以这种动态的方式理解其他的艺术形式,运用通感寻找这类相似的连接并进行创作与重组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事。我以声音为起点,运用光与阴影的概念将影像作用于空间,希望能突破像素这个单位,摆脱具象的视频的限制,从而考虑声音、光与影像整体与空间的关系。现代性的雕塑与建筑对于光与空间的运用,给了我很多启发。”《空轴》将呈现在曜空间最大的一面墙上,震撼的声、光、影的视觉效果将会凸显整个空间的气场。

《溯光·第二季》装置艺术项目

  “溯光”艺术项目是InArt隐美术馆持续推进的艺术项目之一,“光”作为艺术介质元素,是具有多样可能性与未来感的艺术探索方向。隐美术馆在实体空间叠院儿、扭院儿、曜空间中持续探讨“光”在建筑与艺术中的表达。

  此次曜空间启幕,推出溯光·第二季展览,邀请了艺术家刘爽、志村姐弟、李梦媛、王永学的作品参加。曜空间前身是国有大型光学仪器厂,更新升级的艺术空间中,将用艺术来诠释“光”的外化实体存在。

  刘爽的《空间之间》将建筑空间与装置作品的分布进行结合,观众在不同角度会看到作品不一样的光影流动,作品极简的形式与规律性的变化导向了一个更高维度的场域;志村姐弟以制作各种复合元素的雕塑,立体装置及前卫电影闻名,执着于在艺术创作中追求一种新的影像表达方式;李梦媛的光·线系列是一项以“光”和“胶带”为创作元素的艺术实践,胶带将“光”的形态与感受物理化,凝聚成变幻无穷的“线”;王永学的竹林系列,利用铅笔这种最简单的绘画工具,描绘出了一束梦境般的具有精神感的竹林间的白光。

关于曜空间

  曜空间位于天鼎218文创园内,天鼎218文创园毗邻中轴线文化功能拓展区,距离天安门仅826米,珠市口地铁150米,是原世纪天鼎商品交易市场。曜空间其前身是光学电子仪器制造厂,后又成为了片区警察局所在地,几十年间的数次功能更迭使得该场地的建筑状况异常复杂,各种改造的痕迹以及使用的痕迹使得场地很有历史感。

  场地宽17.5m,长39.5m,可使用面积768㎡,室内层高最高处7m,最低处5.9m,室内空间通风采光良好。而在17米大跨度空间内,层高7米,无梁、无柱,空间使用灵活。旧建筑是由一个大跨度空间以及一个小二楼组成,小二楼则由三个拱门连接过去共同构成了整个建筑。

  原建筑结构老化,缺少基础设施,已经完全无法满足现在的使用需求,需要彻底改造。改造之后的建筑将作为艺术婚礼以及场地租赁,可满足多业态、多场景需求。而场地在园区内部,离主干道有一定相对距离,本次改造的主要挑战是:如何给予现存条件做恰当的改造,使建筑外部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融入街区环境。

立面的动与静

  由于建筑将作为艺术婚礼等功能进行使用,外立面设计结合婚礼中新娘的婚纱,婚纱是整场婚礼中的重点。建筑立面设计将婚纱的裙摆作为概念,被风抚动的裙摆包裹着建筑外部,扬起的部分则又暗示了入口。“裙摆”是一层带有闪光颗粒的银色金属圆片,圆片和圆片的排列相互不搭接使得整个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质感。整个“裙摆”设计由部分可动的风动片和不可动风片组成,可动的部分在有风的时候能够随风飘动,波光粼粼,被阳光的照耀下闪光的颗粒非常耀眼。被风吹过的时候风动片呈现动中有静,动中有不同的角度的动态,因此称为曜空间。

室内的新与旧

  室内的原有墙面在最开始铲除的后就显现了原来旧墙面斑驳破旧的痕迹,但是这种痕迹恰巧使得整个空间有记忆感和历史感,新与旧的恰当处理是室内的设计策略。大跨度空间保留现有空间的原有墙面下,增加的功能在大空间中被整合成一个方盒子,内部容纳着公共卫生间、储藏室以及前台等服务空间,而剩余的空间则是婚礼活动等场景活动的被服务空间。旧墙面与新地面中间相隔一层石子,新地面上生长出新的方盒子。

  而由三个拱门相连接的小二楼的一层作为厨房和序厅,而二层同样也把新娘房和空间室等服务功能整合成了一个新方盒子,剩余的空间则是保留原有墙面成为活动空间。拱门在整个大空间中处于主要视觉,很有历史特点,保留拱门的同时运用这个元素到方盒子的门的处理,圆形的元素从外立面一直延伸到室内,也寓意着圆满。室内旧建筑包裹着新空间功能,呈现新与旧的对比。

颜色的内与外

  为了使得建筑融于在街区环境内,整个外立面选择了浅灰色作为主色调,但银色金属片的闪耀又能够有视觉效果。而室内空间中的旧墙面整个也是一个浅灰色,新的方盒子和地面也用了水泥色作为主要颜色,但是在方盒子的内部却使用了红色作为整个室内的空间的颜色。红色在中国代表吉祥、喜庆等,很适合艺术婚礼等场景,灰色的外表包裹着红色的内部,赋予了空间双重性格。

关于InArt

以艺术之名,精彩迭起,未来可期。

  “InArt隐美术馆?文化艺术创意集成平台”(简称InArt)以位于北京核心区域前门大栅栏/珠市口地区的叠院儿/扭院儿/曜空间等建筑更新项目为空间载体,以文化艺术创意内容集成平台为实体格局,汇集各相关领域具有核心资源、战略眼光与实践力的专家团队,打造具有专业性、跨越性、前瞻性、引导性的文化综合体。

  InArt的建筑空间叠院儿/扭院儿/曜空间由中央美术学院韩文强副教授主持设计,屡次获得中外建筑及室内设计重要奖项,融入地缘肌理,各个独具特色定位。空间的气场与维度,文化生态的能量与希冀,艺术未来的种种可能性,使InArt成为艺术的栖息孵化之所。位于不同地点的美术馆空间,让“穿行”寻隐的过程充满惊喜。随时间而“生长”的艺术项目,贴切而毫无违和感。视觉艺术与多元媒体展览的开放式贯穿,让“隐现”充满节奏感与无限回味。用心斟酌的艺术活动与衍生产品,让“融入”悄然发生。精品民宿酒店、创意美食、艺术产品的叠加,使之成为可以宅居,可以席坐,可以饮宴,可以畅谈,可以携领的零距离美术馆,艺术融入生活的桃花源。

InArt理念

  InArt we trust.

  核心资源-趋势引领、艺术展览、艺术投资、艺术课程

  InArt we love.

  艺术服务-艺术婚礼、艺术项目、艺术城市会客厅、艺术时尚

  InArt we share.

  艺术资讯-时尚发布、专题艺术博览会、国潮艺术展、创意生活方式、论坛讲座

  InArt we enjoy.

  艺术消费-Alive互动艺术项目、沉浸式艺术剧场、艺术主题趴、艺术美食、艺术衍生品

InArt隐美术馆 文化艺术创意集成平台

主创团队

  王燕 隐世Hutel创始人、旅游学博士、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更新设计所所长

  韩文强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营工作室创始人、建筑设计师、隐世Hutel联合创始人

  孙凤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项目主管、副研究馆员、策展人、InArt隐美术馆联合创始人

  苏朋 策展人、InArt隐美术馆联合创始人

  何佩珊 隐世Hutel联合创始人

顾问委员会(姓氏拼音顺序)

  蔡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美术学博士、副研究员、影像策展人

  邓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影像艺术家

  高鹏 今日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理事

  李洪波 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纸艺术研究所负责人

  李晓明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建筑设计师

  刘礼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策展人

  莫万莉 Architecture China编辑、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助理策展人

  宋晓龙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苏磊 今日美术馆新媒体实验室执行总监、策展人

  孙淼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设计学博士

  孙欣 美术评论家、策展人、经济日报中国书画杂志社编辑、安徽大学客座教授

  孙志中 正观美术馆馆长

  王捷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设计学博士、北京2008 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师

  魏祥奇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美术学博士、策展人

  谢晓冬 在艺App创始人、在艺科技CEO

  薛良 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彦风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

  张宗喜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出品人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和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郅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成员、教授、研究生导师

  周博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设计学院史论部主任

  周颖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执委会委员、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执行策划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