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分叉”凌海鹏个展

时间:2020/2/23 16:31:15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0-01-05 - 2020-03-06
  开幕时间:2020-01-05 15:00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机构:站台中国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中二街D07号
  策 展 人:王将
  参展人员:凌海鹏
  展览介绍

  几次拜访凌海鹏的工作室都分外拘谨,生怕弄乱了他的生活章法,七八平米的单间里放置着一张床,一张画桌,一个书架和一个衣柜,这便组成了他的创作与起居空间。墙面上精心布置着一些题签,多是用笔墨记录下的心絮。画桌朝南贴窗,即纳进了天光,又延伸了工作空间的逼仄视线。若透过湖蓝色的纱帘向外眺望,远处便是天地一线。这让人想到了凌海鹏画中的空间气象,禁不住猜测他创作主题的动机和愿力。

  画桌上除了笔墨之外最显眼工具的就是一把自制的界尺,它即是界画引线之尺。“工细楼台”称为界画,是传统中国画的十三科之一,体现出中国古人对营造法式的执着。它的内容可以是市井写照,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是天地悠悠,如夏永的《岳阳楼》;也可以是皇家气象,如徽宗的《瑞鹤图》。历代经典不少,但多和山水、人物、花鸟混搭。“山水为上,界画打底”,中国文人的尚意传统一向轻视界画的匠心,现代建筑形式与传统格调的不恰,都使界画的当代化推进变得异常困难。

  界画式微,而凌海鹏的工作方式是否生成了新的可能性?与传统经验截然不同的是,他在主题上放弃了对具象景观的描绘,转向对抽象空间的建构。在他的画面中,坐标、透视、消失点,数字汇聚在一起,构成了绘画的空间关系,也凝聚成一股形而上的牵引力。这是凌空之思与缜密匠心的合而为一,以形而上的美学追求对话古典文人的尚意情怀,将界画技艺从审美区隔的限制中抽离,从而拓展了语言的表现力。那么它是否应该参照西方艺术史的形式谱系来找到它的价值坐标呢?他和“冷抽象”绘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从荷兰风格派到俄国至上主义,再到极简主义,我们看到一个极尽形式提炼与消解的过程,世界的物象化约为冰冷的几何直至取消意义,但凌海鹏的绘画却与这条西方艺术史脉络保持着距离。若按方法论逻辑来看,凌海鹏的绘画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动书写性,他在初步的预设下便开始工作,然后诉诸感知的延展来勾画细节,并试图梳理和定义出每一种图形组合的指向。因此凌海鹏的绘画是在视觉感知的编码与写码中持续推进着,并预示着一个正在生成的符号系统。同时他在用点线面等抽象要素来构建一个与其精神呼应的冥想场域,在凌海鹏那里,创作、冥想、日常生活已经变得互相交织,浑然而难以厘清。另一点上,一种感性的文字出现在他的画面之中,陈述、判断、定义、感怀,文字显露出作者的认知与心理变化,它们成为了凌海鹏对中国画的题记传统的回访,也成为了理解其创作理念的通道。对日常感知的记录是凌海鹏持续工作的基础,每件作品都像视觉化的心理笔记。在凌海鹏的观念中,毕达哥拉斯式的哲学观念接近他对世界的体认与述说。数、时空、生命这样的宏观主题在他的绘画中化生为线条、几何与列阵,并试图以此构建出一套依托于视觉感知的表意逻辑。凌海鹏所确信与坚持的是,他的工作是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与呈现。犹如展题“分叉”的枝干比喻,我们可以静静观察,在这种坚守主体价值又不断发散扩展的工作方式里,一个抽象语言系统的生成过程。

  关于艺术家

  凌海鹏 1987年生于中国辽宁,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独立艺术家,现居北京,专注用界画的技巧,以计算和模型构建的角度重新介入事物,植入传统,以抽离传统审美的方式去阐释“与传统有关”的问题。多件作品被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逸轩美术馆、新星星美术馆韩国E·LAND集团等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