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青海“藏艺”传承不息:从民间“师带徒”到现代高校教育

时间:2020/6/29 12:08:04  来源:中新社西宁 记者张添福

6月18日,西宁,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民族工艺美术(唐卡)班毕业生展示毕业作品。

  “我爷爷的爷爷画唐卡,家里祖祖辈辈都在画。”藏族小伙南拉才让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热贡地区,当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热贡艺术发祥地。

  热贡地区的一些传统村落,“家家有画师、户户画唐卡。”约摸十岁,南拉才让就跟同龄人一样,拿起了画笔。他说,“那时用铅笔学着在纸上打底稿……三四年后,开始在布上给唐卡勾线、染色、开眼……”

  但与“师带徒”“父传子”的传统唐卡艺术传承路径不同,高中毕业时,南拉才让考入现代高校磨砺技法。今年,他将从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民族工艺美术(唐卡)班毕业,并签约老家的画院,将成为专业画师。

  “老家画师的技法只靠口耳相传,”他说,在现代高校,除了理论课,空闲时间可以在画室画一整天也不觉得枯燥,“不仅要苦练绘画技法,更要钻研绘画理论,如唐卡的构图、线条、造像、设计制作等。”

  爷爷青年时期的一幅唐卡作品,南拉才让一家视若珍宝。论画功,“科班出身”的南拉才让仍自愧不如。但令南拉才让满意的是,自己不仅擅长老家热贡地区勉塘派唐卡,而对钦则派、噶玛噶赤派等其它藏区的唐卡风格也略有了解。

6月18日,西宁,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民族工艺美术(唐卡)班毕业生分享唐卡绘画技巧。

  南拉才让的同班同学谢智措毛,毕业作品《释迦三尊》就运用噶玛噶赤派的风格,其灵感来自大学时期的一次康巴藏区的游历,“我很喜欢这种风格,当时拍了很多唐卡照片来收藏。”

  与昔日唐卡绘画“只传男不传女”不同,如今女画师也成为唐卡绘画一支重要的力量。南拉才让的女同学谢智措毛还继续报考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

  “想再进一步深造,”擅长唐卡主佛静相绘画而非怒相的谢智措毛说,“想多学些理论,不仅是关于唐卡,还有油画、国画等,我都喜欢。”

  谢智措毛初中时首次接触唐卡,选择《释迦三尊》主题,那时还未掌握唐卡绘画“度量经”的她,作品比例失调,而大学毕业时花了两个学期的毕业作品《释迦三尊》,算是自己的总结之作,“很明显,长进了不少。”

  谢智措毛庆幸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未来,最大的想法,是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伯果说,过去,唐卡传承主要靠民间力量,如寺院艺僧和家庭父子等,现在,青海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开设了唐卡专业,高校成为唐卡艺术传承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交流紧密,高校学子多方取法,唐卡毕业作品中,都可看出各个画派的风格。”伯果说,这为唐卡创作打开了另一扇门。

  “热贡艺术形成了寺院、村落、家庭、传习中心、协会、学校多渠道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格局。”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显祥此前表示。

  南拉才让、谢智措毛毕业离校在即,他们的师弟师妹们,已在热贡地区拜唐卡大师、访传统画院、绘见习作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