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佳逸茶具 | 中国传统瓷纹饰——年年有鱼之“鱼藻纹”

时间:2020/8/5 15:14:50  来源:小逸说茶器

  过年的时候我们送上祝福会说年年有余;看到特别漂亮的女孩子我们会形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工作事业上的得心应手我们会形容如鱼得水;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我们也会说鱼水情深。你看,“鱼”已然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鱼,自古以来就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古人也会毫不吝啬赋予各种美好的寓意。如富贵有余、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等这些与鱼相关的成语,成为许多艺术的创作题材。

北宋 刘寀《落花游鱼图》(美国 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

  鱼藻纹,一种典型的传统瓷器纹饰。

·起源·

  最早是在新石器时期陶器上有所发现,半坡遗址中找到一个黑彩绘鱼形陶盆,十分古朴。这个时期的鱼纹较为普遍,能够更深层次的反映广大先民的原始渔猎经济状况。

·宋代·

  “鱼藻”一词起源于《诗经》:

《鱼藻》

朝代:先秦

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但鱼纹与藻纹这种组合式图案作为陶瓷画片首次出现却是到了宋代才有的事。宋代,一个文人雅士盛行的大时代,随着绘画、诗歌、经济的大力发展,鱼纹题材也广泛的运用到了瓷器装饰上,其中磁州窑对鱼藻纹的诠释极为浑朴生动:水藻飘动好似水的流动,鱼儿浮游使人感到鱼逆流而上...

磁州窑白地黑花鱼纹枕(宋)

·元代·

  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青花鱼藻纹罐盘(元)

青花鱼藻纹梅瓶(元代)

  元代景德镇创烧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丰碑。许多元青花纹样成为陶瓷装饰艺术经典,如:龙纹、麒麟纹、人物故事纹、牡丹花纹、变形莲瓣纹等等,其中就包括“鱼藻纹”。

鬼谷子下山(元代)

  元青花鱼藻纹吸收了宋代的精髓,鱼纹的造型和绘画手法极为相似,工艺上更为精进:鱼藻纹形态准确,描绘精致,水藻飘动,鱼儿浮游,水藻漂动显示水的流向,令人感受到水藻鱼乐的意趣。

青花鱼莲纹罐(元)

·明代·

  明代的鱼纹绘画体现静态,不追求真实性,装饰性强,以鲤鱼为主。

早期,鱼藻纹不多见,以宣德青花为代表。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明 宣德)

  中期,政局逐渐趋于稳定,绘画鱼藻纹的器物总体上有所减少。成化、弘治这两个时期比较多见一些,而嘉靖时的“鱼藻纹”主要在大罐上装饰青花红彩和五彩两个典型品种。

青花荷塘鱼藻图高足碗(明 弘治)

  晚期,政治腐败黑暗,阉党专权、农民起义、 清军入关,在这个混乱的时期仍有鱼藻纹器物烧造,但是精品不多。万历时期偶尔会有出现,但绘画的水平有所下降,瓷器发展也免不了走向衰弱。

青花鱼藻纹大缸(明 万历)

·清代·

  清代的鱼藻纹很多继承了明代的绘画技法,早期鱼藻纹疏朗不多。

斗彩鱼藻纹碗(清 康熙)

  清中期瓷器得到重视,尤其是彩瓷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彩瓷的“鱼藻图”装饰也被赋予新的生命,采用中国画式的构图,吸收彩瓷的绚丽,充满画意的“鱼藻纹”,更具有清代宫廷画的气派、雍容华贵。

青花鱼藻纹罐(清 雍正)

  清晚期多以金彩描绘,尤以道光和光绪时期比较流行。此外,器物上还会用鱼纹与蝙蝠、戟、磬、盘长、钱等纹样组成“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等含有吉祥意义的纹饰,粉饰江河日下、内忧外患的国势。

粉彩鱼藻纹小碗一对(清 晚期 )

·民国·

  民国时期,景德镇民间制瓷艺人创作的新彩、浅绛彩等器物,彩绘出鱼鳞、鱼鳍、尾的变化夸张,鱼周围水花四溅产生的韵律感,极其精炼地概括了鱼儿从水中跃起的活泼姿态,掀起瓷画艺术的新风貌。

墨彩鱼藻纹水洗(民国)

  历经这数千年的风风雨雨,鱼藻纹与瓷器已密不可分。一个小小的鱼藻纹融合了瓷器烧制技术与前卫的人文美学,展现出一种大自然的意韵。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