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西泠网拍十月月拍古玩艺术部分精赏

时间:2020/10/27 19:38:23  来源:新浪收藏

  西泠网拍 · 十月月拍

  网上预展 10.20-10.28

  网上竞买 10.28-11.2

  明宣德时期,青花器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典雅瑰丽的色调、优美生动的纹饰被公认为我国制瓷史上“发前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的“青花瓷之冠”。

  《景德镇陶录》载誉宣德瓷器,称其“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与此同时,宣德青花烧造数量也是空前的。

  明初,朝廷对御窑厂十分重视,由皇帝选派得力的官员督窑,制度完善、设备齐全,官窑在强大的政府财力的支持下集中了最优秀的匠师和原料,开始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的御用瓷的烧制。永乐、宣德朝官窑更以绝对的优势独步瓷坛。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骰子碗

  口径:26.6cm 高:11.8cm

  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朝廷一次就下达了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

  宣德青花胎体精密细腻,胎质洁白坚硬,薄厚适度,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如此件拍品青花海水云龙纹骰子碗,碗圆口,深弧腹,平底。器墙厚薄适宜,样式敦实。内壁光洁仅在口沿处饰弦纹两周,内饰海水纹。白釉致密润泽,白中透青。

  外壁通体绘制青花纹饰,由上至下为海水、云龙、变体莲花瓣。主纹饰之龙纹为五爪龙纹,腹部绘制单条龙纹,怒睁双目,须发上扬,身躯扭动,五爪锋利,配之云纹尾部成波浪形,动态十足,正是猛龙飞翔遨游在云气之间,意气风发,威风凛凛。


  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中谈宣德窑“按此明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也。”

  相比于永乐青花,宣德青花胎体重、釉色白中泛青,釉层多布气泡,有橘皮棕眼,青花浓淡相间,尺寸大,且大多写有年款,如此件拍品的款识便写在其上腹部,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乾隆皇帝对玉器极为喜爱,故宫博物院玉器库中收藏的三万多件玉器中,有二万余件为清宫旧藏,这些旧藏的古玉及宫廷用玉,大都是在乾隆时期收集整理或制作的,许多器物上刻有乾隆的御题诗文。

  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倾情投入,使他不再局限于“内廷恭造之式”,而是兼收并蓄,吸收古代文化传统及外来文化,制作了大量的仿古器物和新器物。同时,他还注重发挥地方玉雕的特长,鼓励玉雕的创新,将宫廷玉雕推向高峰。


  清乾隆·芝亭款香山九老山子摆件

  带座高:6.6cm 重:115.1g

  乾隆时期的宫廷玉器有个称呼,叫“乾隆工”。“乾隆工”有三个主要特色:选料上佳、技法新颖多样和作品寓意美好。最特别的地方是,乾隆工打破了前代匠人不能落款的惯例,有多位宫廷玉匠的名字得以名留青史。

  其中一位雕工精湛、具有强烈个人特色的玉雕师,他的落款为芝亭。

  芝亭为乾隆宫廷玉雕名家,早年尤善仿古玉制作,名满天下,所作之器深受乾隆喜爱,召见入宫制玉,入宫后面对琳琅满目的精美玉料,如鱼得水,配合自己高超的制玉技巧创作出系列精品。

  其作品构思巧妙,意境非凡,擅长文玩诗文牌。雕工刀法娴熟精湛,细微之处干净利落,人物诗文清新淡雅。书体劲秀文雅,错落有致,转折、衔接刀法流畅似为一气呵成。整体方寸之间诗书画意尽在其中,传神写意小中见大,非王公贵族不可得,后代藏家无不以拥有一块“芝亭”牌而自豪。


  此件清乾隆香山九老山子摆件便是芝亭款。

  只见其玉色洁白,选料上乘。通景圆雕九老山间聚会图:山石兀立,苍松婆娑,溪水潺潺,秀逸入骨,山林亭泉之间,九老相聚,或松下对弈,或岸边对坐,鹤发云衣,且谈且笑。

  整体画面极具层次感,施以镂雕、圆雕、浮雕等多种雕琢技巧,以文人水墨画的方式展开细节,以写实的手法体现人物的姿态神情和山水树木的气势神韵,构图生动考究,浑然一体。


  背面上方空白处刻乾隆皇帝《御题会昌九老图》诗节选:“九老八百十六岁,夜筵翰墨衣冠香。披册犹忆东都路,惜未曾逢履道坊。”表现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高年者八人会昌五年(845)于洛阳香山宴游的故事,代表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更是古代文人雅士隐逸思想的深刻体现。


  清·楠木嵌玉茄形香薰盒

  长:13.2cm

  香料在清代的宫廷中使用非常广泛,涉及到日常的方方面面,大到重要祭祀,小到私人佩香、入药,因而清代的香具可谓是纷复繁多,亦是精美异常。

  如此件清楠木嵌玉茄形香薰盒,其取材楠木木料,盒身圆滑,造型写实作茄状,生动可爱。所选楠木质地坚实,色泽幽深,包浆均匀,莹润亮泽。



  器盖分别嵌翡翠、白玉加以装饰,中间镂雕寿字纹,所选玉、翡翠料质地温润细腻,色泽洁白剔透,图案层次分明,疏漏得当。

  此香薰盒取材名贵,质料上乘,造型富贵稳重,雕琢细腻精致,包浆莹润醇厚,格调高贵典雅,品质极佳,实为藏家所珍。


  “返景入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总以青色入诗。抬眸,龙泉千峰翠色之丽闯入眼帘,恰与古诗相配。读之,观之,幽静清雅之意自然而生。

  龙泉窑青瓷自五代便开始烧造,宋时,龙泉窑超越了越窑,成为江南产瓷最大的窑,青瓷的烧造技术也达到了顶峰。而直至元代,结束了宋、金、西夏分裂的局面,在大一统的形式下,国内经济平稳,海外贸易繁荣,龙泉窑在继承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产量上有了大幅提升。


  元·龙泉窑青釉弦纹瓶

  直径:14.6cm 高:25.7cm

  元代龙泉窑青瓷与南宋相比,变化万千的装饰取代了宋代温润如玉的釉色,雄浑饱满的造型替代了南宋的古朴典雅,体现了元人以精雕细刻去渲染繁美富丽的审美取向。

  然而,元代的统治者为了坐稳江山,在政治上提出“近取宋金,远法汉唐”的政策,即推行汉法,希望藉此巩固其统治,很多领域出现了“复古”之风。其中,瓷器的烧造,亦是有承袭前朝的器型、釉色等等方面。


  如此件拍品,器形刚健挺拔,简约华贵,盘口,直颈,鼓腹,圈足,颈、肩起弦纹,共计七棱。瓶通体以青釉为饰,釉层厚腴,呈粉青色,釉汁莹润,具有凝厚深沉的玉质美,而自上而下的七道棱线让素雅的釉色增添起伏,突出造型的节奏感。其釉画所泛酥油宝光,为岁月年华的推演痕迹,神秘含蓄,如青玉之出于昆仑,是为龙泉窑之上品佳作。

  元代龙泉窑青瓷,造型规整、胎体厚重,胎骨坚实、釉色纯正、种类繁多,装饰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化,反映了当时龙泉窑青瓷的生产面貌与发展态势。

  元代龙泉窑青瓷不单单是一种器具,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主体上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在多民族、多阶层交融的基础上,更显其丰富的文化内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