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经典·今典”陈俊个展

时间:2020/10/30 15:50:28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0-09-26 - 2020-11-26
  展览城市:广东 - 深圳
  展览机构:ARTCLOUD艺术之心
  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望海路1166号招商局广场38楼
  参展人员:陈俊
  展览介绍

  山光水色世事间

  文:赵力

  陈俊,湖南生人,学画川美,寄居厦门,为人谦逊,性格坚韧。他的工作室总是高朋满座,每届此时陈俊也总是忙前忙后端茶倒水地张罗,偶尔插插话,有时候还挺幽默的。其实,更多的时候,陈俊还是一个人通过眼前的这张纸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他习惯独立地去做出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即如他川美毕业之后出人意料地选择落户厦门那样;亦如他在为了生存而在职多年之后重归艺术之时却选择了水墨;又如陈俊一把年纪这两年还“北漂”这般,“自己的路自己走”就是陈俊的口头禅。

  在艺术上,陈俊钦羡那些“成名成家”的前辈,也对身边同年龄组的“明星”艺术家羡慕不已,不过他知道这些都是“别人的故事”,与自己更无瓜葛。对于自己,陈俊只相信一步一个脚印,总有一天会有出头之日。陈俊的创作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来的。在川美的那几年让他具有了观察艺术世界的持久兴趣,或许在职工作的几年搁笔更练就了他“冷眼旁观”的功力,而在日积月累之中陈俊逐渐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态度,陈俊在一开始就试图在自己的创作中去融入“我”的品格。

  2011年的“倾城夜语系列”,是以现实中的城市夜景作为画题的。陈俊从“光影”入手,一方面突出了城市夜景的迷人特征,一方面又将“水墨”和“色彩”的交混通过纸张的有效晕化而呈现出“当代性”的面目。从表面上看,画面中清晰的“点彩”技法令人联想到了修拉创始的“新印象派”,不过从艺术家的立场而言这更象是一次题材和技法的最初配对。

  2012年的“霓裳系列”,同样是以城市夜景为画题,但是更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加以阐述。陈俊利用“俯瞰”的法则,尽量拉大观赏者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很多作品好似在飞机上俯瞰城市般的整体宏大,但陈俊已不在意于这些客观性的陈述,他更关心的是“水墨”的自我法则。在作品中,“倾城夜语系列”中的“点彩”已经逐渐过渡为“色”、“墨”彼此交混的有机秩序,它不仅仅是满足画题的技术铺陈,更是画面的形式与肌理,以及艺术家个体创作过程中的笔墨体验。

  以2012年为契机,之后陈俊基本上同时展开了两个作品系列的创作:即“现场系列”

  “现场系列”,可以说是陈俊向当代性方向上的进一步迈进,艺术家以“放射性”为画面聚焦,从而更积极地将“点彩”发展为某种“失控”的随机模式,虽然仍依稀可见城市的细节或者光影的描述,但是激情若“泼彩”、语言如“抽象”则是画面主体的特征。

  “城市山水系列”(2014-2017)

  “城市山水系列”,是陈俊藉助艺术创作所展开的文化思考。这个系列明确了艺术家的新方向,即不再斤斤于艺术语言上的探索,却走向了更宽广的文化场域。陈俊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化的时代,国界被重新定义,文化与艺术的疆域已经突破,水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文化价值,不能局限于区域性的单语状态”,因此当代水墨的创作,“面对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传统还有来自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艺术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则是,强化水墨艺术的独特性表达与文化身份的标示性,既面向文化传统进行水墨艺术的再理解,又以新审美视觉和时代观念的新视角融合当代文化的问题思考。

  在创作的具体领域中,陈俊提出了水墨“再造”的想法,即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当下,反思水墨的当代性选择与实践,通过“再造”对水墨本身进行再挖掘、再借鉴和再创造。譬如,“山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重要组成,陈俊以“城市山水”为切入即是强调了“传统”在当代的转型。艺术家一方面按照传统的山水画“格式”来形构自己的作品,很多的作品构图都是取自历史上的“山水画名迹”,但是陈俊在表面上的“亦步亦趋”之中却展现了当代“城市”的肌理与标记--楼宇、大厦、霓虹灯、高架桥还有那些不断闪烁中的“商业LOGO”,对此他的解释是,“我的作品籍以从自身文化基因‘水墨”出发,试图回归到原点以找到一种共通性的又具个人化的绘画语言以介入当今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中来,水墨不是目的,而是思量过程中的一种方式。

  陈俊在“城市山水系列”中,也尝试着将自己绘画语言的“点”与传统中的“皴”去建立某种的关联性。他认为传统山水中的“皴”不仅仅是某种的艺术语言,是画家外师自然并结合内心的审美提炼,是超越技术层面的生命精神,以此而论陈俊笔下的“点”,也是一层层地点、一遍遍地积墨,重在精神性与生命的体验,亦如某种的文化修行。但更重要的是,陈俊亦刻意强调彼此的差异,“传统的’皴‘对应的是农耕文化,而当下是一种工业文明之下的物质时代,我的这种’点‘所带来的精神体验更多的是一种虚无与乌托邦的生命体验,传统山水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在当下只是一个躯壳与象征,我却不厌其烦的以修行的心态经营着当下喧嚣的都市山水,这种内心的的’静‘对应外在的’动‘,我感觉我作画的过程像一个行为,有种生命的存在感,让我上升到了一种哲学性的对于生命存在感的体验和反思上来。”

  “经典-今典” 系列(2014-2017)、“空相” 系列(2016)和“有基因的片段” 系列(2016-2017),基本延续了2012年以来几个系列同时并存发展的创作姿态,体现了陈俊创作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典-今典”系列,更偏重于文化性的思考,艺术家聚焦于“图像”的运用,以绘画结合拼贴的手法,将“古”与“今”并置在一起,强调的是“对文化传承与东西方文化互渗的积极思考”;“空相”系列和“有基因的片段”系列,则是“现场”系列和“城市山水”系列有机发展,其中的“有基因的片段”显现出更积极的意义,它不再过度关注于古今之间的文化研究,却通过刻意保留与突出宣纸、笔、墨等媒介因素,去讨论藉助“这些带有强烈东方文化基因和富有精神美学特性的媒材,表达与运用融贯东西方之现代语言方式”。

  从“有基因的片段”系列所发展出来的就是“静夜思”系列。“静夜思”系列开始于2017年,是陈俊延续至今的最新创作。事实是“有基因的片段”系列已经出现了回归现实性叙述的趋势,包括大面积的深色底子来衬托出山水的“夜色”景致。“静夜思”系列比“有基因的片段”系列从表面上似乎更接近于2011年的“倾城夜语”系列,陈俊也似乎重归了事情的“原点”,但是只要近观这些作品其结论就不言自明了,“静夜思”系列更象是艺术家阶段性创作的一次自我总结:它尽可能地囊括了之前各个系列的优长与经验以突出自我的特色,但作品整体的面貌则重归了对城市夜色的兴趣。

  事实上,陈俊刻意向外界呈现某种的艺术不明确性,就像他的“气泡膜”装置系列(2017-2018)的存在那样,艺术家不想停留在某个具体的点上给人固有的印象,这与当下很多的当代水墨创作者截然不同。陈俊期待着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将自己的创作视为“过程中的作品”或者“阶段性的成果”。不过,“光色”、“色点”、“夜景”或者“城市”似乎是画家反反复复中的某些“坚持”,此外,“不断回归到原点以找到一种共通性的又具有个人化的艺术语言以介入当今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也已经成为了陈俊艺术创作中的某种自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