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南吴北齐:烟火气与金石味的余韵流风

时间:2021/7/25 14:52:00  来源:同古堂

▲上氏八周年庆中国艺术品拍卖会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上氏拍卖

烟火气金石味

南吴北齐,永好留真

  上世纪初,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军阀混战,各种势力角逐,其中既有新旧派别,又有外寇入侵,堪称时代之风口浪尖。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势如破竹,很快迫使满清朝廷宣告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是役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亦传播了民主、共和、博爱等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之变革及思想解放。

Lot 107  孙中山 行书“博爱”

镜框 水墨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博爱。孙文。
钤印:「孙文之印」

  及至民国十四年(1925),逊帝溥仪移居天津租界。此后数年间,形形色色之政客、大小军阀、遗老遗少等往返于津沽静园及张园者不乏。尤是“静园”,其原名“乾园”,1929年7月至1931年11月期间,溥仪暂居此地,遂更易其名,颇有“静观其变,静待时机”之意。

  辛未仲秋时节(新历1931年9月),日本人“上角先生”忽从沈阳至天津,拜谒溥仪,又逗留四十余日,并获赏溥仪御书诗。

Lot 105 溥仪 郑孝胥 1931年作 行书

双挖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
<一>、空林寒噪暮鸦还,霭霭沉烟袅博山。一缕自来参鼻观,三千原不出尘寰。味余火冷灰残处,兴在藤床月牖间。莫漫丁东催漏箭,高斋消得暂时闲。辛未秋日御笔。钤印:「宣统御笔」、「自强不息」
<二>、同洲二帝欲同尊,六士同舟试共论。人定胜天非浪语,相看应不在多言。淡路丸舟中奉呈。琼人先生哂正。孝胥。辛未十月三日。
郑垂书资料:辛未仲秋,上角先生自沈莅津,建议东幸。东十月朔,车驾始发塘沽,先生覊留逆旅者凡四十余日,获赏御书诗一页。渤澥舟中夜起,老人复书所感一绝以贻先生。壬申冬日,先生汇装成轴,属垂为记其颠末以志不忘。闽县郑垂谨书。钤印:「郑垂」

说明:带盒。附宫内省信笺纸所写日文译文一份。
此拍品与lot104为同一藏家。

  颇值考究,是拜谒时间,恰为“九一八事变”前夕,而后溥仪旋即从天津潜赴旅顺,不久到奉天。随行者亦有郑孝胥。

  此溥仪、郑孝胥行书双挖,溥仪书御诗,为其自作诗,其中“味余火冷灰残处,兴在藤床月牖间。莫漫丁东催漏箭,高斋消得暂时闲。”可窥溥仪希望借助日本,以企图复辟的思想。钤印“自强不息”,亦是以此自我鞭策。

  而郑孝胥则是以遗老遗少的身份,同样希望能实现清朝复辟。其中“同洲二帝欲同尊,六士同舟试共论。”,“二帝”应指日本天皇与宣统皇帝溥仪,而“六士”则是溥仪潜赴奉天时,船上共计六人。书作时间“辛未十月三日”即新历1931年11月12日。郑垂为郑孝胥长子,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郑孝胥的书法参颜真卿、苏轼笔意,又融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其亦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溥仪的书法则取法欧阳询,擅长楷书,其书法老师朱益藩、袁励准等,皆是书艺造诣深厚。而溥仪在众“帝师”熏陶中,行笔方正威严,笔意精湛。

Lot 104 溥仪 楷书“忠直”

镜框 水墨洒金纸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忠直。
钤印:「宣统御笔」

说明:此拍品与lot105为同一藏家。

  Lot 104、105 此二件来源为同一藏家,作品来自藏家岳母。其岳父曾在溥仪任“伪满洲国”皇帝时,随“上角先生”前往“满洲”。因醉心中国艺术,在各处奔波辗转,后得此二件藏品,藏家岳母珍藏至今。此外,藏家岳母亦是川端康成之友。

  其中“行书双挖”,对于溥仪潜赴东北的时间、人物、动机、计划等,甚有史料考据意义,郑孝胥的书法亦是甚佳;而楷书“忠直”,对于末代皇帝而言,尤是珍贵。乱世之秋,溥仪独特又极富戏剧性的经历,令其思之尤甚。

  而言及“九一八事变”,则自然绕不开“皇姑屯事件”。由于日本所提的诸多侵犯主权的无理要求被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的张作霖拒绝后,关东军即将其视为进犯东北之最大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可以说,“皇姑屯事件”为“九一八事变”之精心策划前奏。

Lot 108 张作霖 行书“大勇贵沉机”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大勇贵沉机。射出阁下正之。张作霖。
钤印:「张作霖印」、「雨亭」

说明:带盒。

  张作霖的书法以行、楷为主,是作天真,大笔厚墨,力道颇足,倒也不乏江湖绿林之豪气。

南吴北齐,双峰并峙

上氏八周年庆中国艺术品拍卖会

  在时势动荡之际,可称“觉醒年代”,画坛变革之声亦是诸多,而作为“文人画最后高峰”的吴昌硕与“衰年变法”的齐白石则既恪守传统,同时又结合时代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脉搏,皆不同程度的以自己的方式,契合国人审美变化,一扫清末柔媚轻俏之风,更具意趣及拙味,令人耳目一新,实现由古典至现代的过渡与超越。“南吴北齐”之名,亦响彻至今。

  又中日文化“异域同源”,在艺术领域的交流从未间断。日本花鸟画家渡边晨亩,即曾为中日“永好留真”联合画展前后奔波,结识了众多艺坛巨擘,其中亦包括金城、齐白石、吴昌硕等。其后又搜集诸多中国画艺术品,整理并出版了《永好留真》画册。

  如今事过境迁,上氏拍卖通过拍卖、展览、出版等各种形式,将散落东瀛的中国艺术品,重新呈现。而其重中之重,则是持以“永好留真”为宗旨,“挖掘、甄别”名家之作。如其今年三月春拍,一件吴昌硕《兰石风竹屏风》,竞投激烈,以1200万日元起拍,最终8500万日元落锤,含佣金1.02亿日元成交,窥其征集优势及质素之不俗。

  今年,又恰为上氏掌门人“上明先生”从事拍卖行业八周年,其将再次以诸多生货,为广大藏家奉献又一场艺术盛宴。是拍卖会囊括十六个专场,1300余件藏品,而【永好留真(夜场)——天涯芳草有路归】中,“永远的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专题,精作颇多,多出版于《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方家可通过自身学识及眼力,竞夺所好。

吴昌硕:老缶衰年别有才

Lot 129 吴昌硕 王震 1914年作 无量寿佛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苦行头陀沐手敬绘。钤印:「苦行头陀」、「佛弟」
吴昌硕题跋:一亭乘兴画古佛,古佛不类类古仙。眉长二尺爪尺半,奉经持偈心虔虔。专气致柔能婴儿,神游出没崆峒巅。有时骑羊入西蜀,啖以绥山桃实犹垂涎。方瞳灼灼露真相,疑是上天谪偓佺。颜可驻衰骨成玉,享寿已历唐宋难纪年。长生之诀非辟谷,留侯比术玄又玄。仙兮佛兮两无碍,仙能御风佛亦登青莲。老缶今年七十一,耳聋筋力绵。意欲从之游,欢喜生因缘。诵经不熟且面壁,求脱俗骨参真诠。添毫颊上呼欲出,恍对太白胡僧篇。甲寅孟春同客春申浦,吴昌硕题句。钤印:「俊卿大利」、「昌硕」

说明:带盒。

  是作为“王画吴题”,款识“甲寅孟春同客春申浦”知为1914年农历正月。是年,王一亭为吴昌硕在六三园举办生平第一次个展,使吴派艺术开始为日本艺界所了解和推崇。故“亦师亦友”的王一亭,是吴昌硕“从未踏足日本却名满东瀛”的最大助力。自此,吴昌硕的书画作品,影响至海外,成为划时代的巨擘。于右任赞其“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

  对于王一亭,吴昌硕也投桃报李,有诗赞言“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活泼泼地饶精神,古人为宾我为主。”二者相互砥砺,合称“海上双壁”,尤是“王画吴题”,既是二者友谊见证,又可见彼时审美风尚,传为美谈。此外,吴昌硕弟子谭少云在《忆吴昌硕先生》文中,也言及“日人最喜王画吴题,一时蔚为风气。”

  此题跋出自吴昌硕手稿,略有修改,是年其七十一岁,故跋言有言“老缶今年七十一,耳聋筋力绵。”“耳聋筋力绵”为其自谦之语。

吴昌硕 题跋

  此长跋,用笔迅疾,放任自然,洋洋洒洒,有排山倒海之势,又寓以浑穆英英之气,盖其正专力于泰山石刻,禅国山碑之间,乃有此笔力之劲足。

无量寿佛,局部

  无量寿佛为王一亭所绘,此像写意笔墨近于吴昌硕风貌,衣纹线条挥洒奔放劲健,大部留白作一袭白衣,偶有淡黄晕染,面部勾勒细腻,眉发长扬,席蒲团而坐,手奉经卷,则是一派仙风道骨模样,无怪乎吴昌硕言“古佛不类类古仙”、“仙兮佛兮两无碍,仙能御风佛亦登青莲。”

  王一亭的画风,早年师任伯年,后受吴昌硕影响,转向“金石风”,以篆书入画,是海派后期的中坚人物。其与吴昌硕的情谊,时人有言“王一亭与吴昌硕相交甚笃,执礼甚恭。出入必随吴之后,不敢先行。平日作画,得吴昌硕热心指导和鼓励。”

Lot 127 吴昌硕 1914年作 月明满地金错刀

立轴 水墨绫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月明满地金错刀。甲寅十有一月朔呵冻。吴昌硕。
钤印:「昌硕」、「归仁里民」

说明:王震题签。

  在王一亭的推介下,吴昌硕艺坛之声名日隆。尤是日本人,若是来访海上,每以携归缶翁书画为荣。郑逸梅《一代画师吴昌硕》中曾言“昌硕作画定润原来不高,后扶桑人士景仰之,往往倍润以求书画,第一人如此,第二人更求精细而倍蓗其润资,于是其画例,月月而异,岁可获巨万。”

  是作“月明满地金错刀”,绘于1914年,同年,其任上海书画协会首任会长。此所作墨竹,浓淡有致,层次分明,相互掩映,又疏密相间,富有变化。如其所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是作即是如此,画面俱足生气及金石味,竹叶随风而起,簌簌有声。又竹叶构图则取对角斜势,调节整幅画面之疏密。潘天寿曾言吴昌硕绘画不同于任伯年、胡公寿或徐渭、八大山人等,“它的枝叶也作斜势,左右相互穿插交互,繁密而得对角倾斜之势。”观之此画,或可得证。

月明满地金错刀,局部

  “金错刀”则为书法或绘画术语。《谈荟》有云:“南唐李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吴昌硕以此为名,亦可见其以书入画的绘画思想。

  是作尤为难得的是,王震题签,书“吴昌硕墨竹,竹内先生雅鉴,白龙山人题签”。竹内先生暂不可考,同时期有日本近代著名画家竹内栖凤,与横山大观齐名,其与齐白石交契匪浅。

Lot 128 吴昌硕 1914年作 黄金果

立轴 设色绫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高枝实累累,山雨打欲坠。何时白玉堂,翠盘荐金果。顷有碑贾携来浓拓石门颂,读之爱不释手,议直未成,其复出李晴江画枇杷一帧,皆以墨汁写果双钩作叶,予无此大胆,仍以设色成之即此,见古人之不可及也。竹内先生教我为希,甲寅夏吴昌硕记。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吴」

说明:带盒。

  是作上款亦为“竹内先生”,且作于1914年,夏日。跋文中,前为吴昌硕著名五言题画诗。而“顷有碑贾携来浓拓石门颂,读之爱不释手”则可见其隶书之渊源。据考,缶翁习书,曾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而后又博览金石原件或拓本。故碑帖商人知其所好,乃携至。

  1921年,《汉三老碑》被日商购去,吴昌硕与西泠同仁奔走呼吁,作画义卖,终募款八千大洋将碑赎回,后由西泠印社建石室永久保存。

  又“其复出李晴江画枇杷一帧”,其中“李晴江”为李方膺,为“扬州八怪”之一,其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苍劲有致,墨气淋漓。“皆以墨汁写果双钩作叶,予无此大胆,仍以设色成之即此,见古人之不可及也。”可知缶翁对前人之服膺,当是心驰神交久矣。

黄金果,局部

  “黄金果”即枇杷,象征财源滚滚、家庭恩爱幸福等,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作,枇杷之枝叶、树干如篆籀一般力透纸背,融冶内炼,而沉甸甸之果实,则设色淋漓,或浅或深,亦表现饱满剔透,部分熟透果实,敷色橙红,窥其观察之细致入微,画面生机四溢。

  枇杷后浅色绘瘦石,寥寥数笔,率意挥洒,却得清凌峻拔之气,其“文人味”与枇杷之热烈,相映成趣,自有一番意境。

  Lot 127、128 二件作品,皆为吴昌硕致“竹内先生”,材质均为绫本,且作于同一年,正值其在上海六三园举办第一次个展。也或是因此良好契机,是年吴昌硕绘作,多是其倾力之作,故能在日本艺林更快掀起“吴昌硕热”。

Lot 132 吴昌硕 1921年作 清蔬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菜根长齩坚齿牙,脱粟饭胜仙胡麻。闲庭养得秋树绿,坐摊卷轴根横斜。读书读书仰林屋,面无菜色愿亦足。眼前不数恺与崇,杯铸黄金糜煑肉。辛酉初夏,吴昌硕年七十八。
钤印:「俊卿之印」、「昌硕」、「一月安东令」

说明:带盒。

  1921年,日本大阪首次展出吴昌硕书画,轰动艺坛,高岛屋据此刊行《缶翁墨戏》问世。

  是作《清蔬图》,其绘白菜、萝卜。其中,“白菜”谐音“百财”,又白菜菜叶呈青色,菜帮子为白色,故又象征清白。画中“白菜”以淡墨晕染出轮廓,浓墨绘菜叶脉络,又淡墨勾画菜帮子形状,中间留白,以凸显质感。

清蔬,局部

  白菜下方绘红萝卜,使得整作富有生机及田园之趣,堪称点睛之笔墨。又萝卜清脆可口,甘脆不减哀家梨,其则以鲜红设色表现。

  钤印“一月东安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清节,极是契合此作主题,园菜果瓜亦可助米粮,俗语言“饱谙尘世味,咬得菜根香”此真安贫乐道也。吴昌硕另有一印“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也有明志之意。

Lot 134 吴昌硕 1914年作 乾坤清气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
<一>、老梅千年为古查,乘之去访绿萼花,天风浪浪海涛涌,大嚼玉蕊沧朝霞。昌硕。乾坤清气。
<二>、缶又书。时甲寅夏四月。
钤印:「昌硕」、「俊卿之印」、「安吉吴俊章」、「鹤寿」

说明:带盒。

  是题画诗见载于朱光田校辑《吴昌硕题画诗》以及光一《吴昌硕题画诗笺评》。吴昌硕平生最爱梅花,曾有“安得梅边结茅屋”之愿。

  是作《乾坤清气》,构图似呈“力”或“女”字形,枝上梅花点点,以古篆法写梅之枝条,尤是主干,先以淡墨湿笔书写,而后用重墨、焦墨复笔提写,又中锋用笔,细枝交错,横破,气势更为开阔。

乾坤清气,局部

  “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吴昌硕以梅之直抒胸臆,也或正因如此,后又复书“清气乾坤”,以誌其心。

Lot 135 吴昌硕 1914年作 海棠顽石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忘痕秋意,媚空阶涤月。甲寅初夏安吉吴昌硕。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八十开一」

说明:文物商店旧藏。

  吴昌硕题《菊花秋海棠》,曾有画款“剩有一痕秋意,媚空阶凉月”,与是作意义大体相同。

  画中,顽石耸立,呈不规则石形,类于立柱或假山,顶部圆润缓和,颇似篆书之转折,又淡墨晕染,墨色温润,契合缶翁典型画中之石也。石间又镂空,一枝海棠花隐于其后,使得整个画面,更具结合感。

海棠顽石,局部

  海棠花则片片绿叶衬托,信笔勾勒叶脉筋络,花朵饱满,其色粉红,且富有微妙变化,更得晶莹剔透之感。整作“海棠顽石”既有苍劲古遒之风,又有浑厚丰润之秀致,可谓雅俗共赏,窥其写意造诣之深厚。是作为文物商店旧藏,更为难得。

  另有吴昌硕《春风吹上九张机》、《劲竹盘石》、《归隐林间》等,亦将齐聚一堂。

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Lot 151 齐白石 雨竹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著录:《齐白石展》作品No.一七八,雪江堂。

款识:东坡法,白石。
钤印:「齐大」

展览:
1、齐白石展,京王百货店。
2、齐白石展,大阪高岛屋。
说明:三间房旧藏。NO.47-100。双盒。

  此幅为“雪江堂”旧藏,附有雪江堂题签。画背贴有作出口用途之“中国制造”英文标签,并有“文留”编号签条。

雪江堂笺

三间房旧藏标签

“文留”编号签条

  雪江堂主人西园寺公一于1963年创立“雪江堂”,其与中国政府及民间渊源深厚,1949年后,一直从事日中友好工作,是日中友好协会创始人,大力推动两国非官方的交流活动。

  1958年起,其长居北京,1965年,“雪江堂”获中国官方特许购进齐白石作品百余件,并在日本举行多次巡回画展。购入曾由雪江堂收藏或出版过的作品,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齐白石画作海外销售中最为权威的渠道。后因特殊时期,西园寺公一在周恩来劝告下返回日本,免受冲击。

雨竹,局部

  是作《雨竹图》,颇有吴昌硕“风竹”之面貌,然墨色更为淋漓。齐白石竹画并不多见,其曾言“余喜种竹,不喜画竹,因其平直,画之与世之画家自相雷同。”此固然是齐白石自谦之言,却可见“画竹”不易。

  郑燮关于画竹,甚有心得,曾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论,影响深远,齐白石作为一代艺林大匠,此说自是耳熟能详。

  在《学吴昌硕齐白石画竹》中,有载齐白石曾言“画家如何画好竹,这是一个关于眼、心、手的问题。画家‘眼中的竹’是大自然的客观实在,是没有意义和思想的纯物质的东西。而画家‘心中的竹’就不同了,它附加了画家内心的意识、感悟和认识,已经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一种有情感、意义和思想的艺术印象——其实也就是‘成竹在胸’。画家画竹最关键还是‘手中的竹’,因为心中之竹必须通过手才能够画出来,真正的画竹大师绝对不是眼高手低的‘鉴赏家’,他们必须‘手怀绝技’,然后才能‘妙手成竹’——画出真正的艺术精品。”

  由此可见,齐白石虽然竹画不多,当对于画竹之技,却是有如火纯青之境。是作,白石翁拟“东坡法”,全作虽仅绘竹一竿,然摇曳生姿,雪节贯霜根,竹韵悠然。苏轼曾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故白石翁笔下竹画,笔意奔放老辣,观之洒脱可得,雅则若翩翩君子,坦荡若竹也。

Lot 152 齐白石 桃花稚鸡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白石山翁制于京华。
钤印:「白石翁」

  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的桃花总能得其韵致,用笔挥洒,既有静处之美,亦有艳处妖娆,神迷意醉中,十里桃花,即是十里春光,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也。

  是作中,桃花枝干,苍劲盘遒,又壮硕坚韧,拔地而起,部分小枝条则似吴昌硕以书入画之法,犹篆隶一般,骨力俱足,亦有浓淡变化,层次分明。桃花满枝头,没骨画法,色彩鲜亮,片片点染,纯而又纯,地上则落英缤纷,有“明媚谁人不来看,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幽美意境。

桃花稚鸡,局部

  十余只小鸡构图巧妙,形态各异,作低头觅食状,造型生动,活泼可爱,似极稚童嬉戏,一派田园生活烟火气。同时,以黑墨浓淡干湿表现小鸡蓬松茸毛及其天真神态,朴实中见白石老人之放任自然。

  齐白石曾言“余画小鸡廿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即如此作,衰年变法后,一气呵成也。

Lot 147 齐白石 墨虾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四月离乡八月归,半年喜欲客情违。燕来虾胜鳕鱼味,一饱终朝少是非。白石山翁又题旧句。
钤印:「老白」、「木居士」

说明:带盒。

  是作款识中,“白石山翁又题旧句”,笔者考徐中敏,娄师白编著《齐白石画虾》P22载,《芙蓉与虾画》题诗有云“四月离乡八月归,半年喜欲客情违。燕来虾胜鳕鱼味,一饱犹眠万处灰。”与此跋略有不同,即将“一饱终朝少是非”改为“一饱犹眠万处灰”。此外,娄师白《齐白石绘画艺术》中,P17,则为“一饱犹眠万虑灰”。

墨虾,局部

  齐白石的“虾画”莫不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可谓一绝。此作中,绘墨虾三只,或躬腰向前,或直腰游荡,大小也各不相同,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最为写实的是,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虾尾则亦以寥寥数笔表达,将虾的独特质感、不同造型,淋漓尽致的描绘。

  是作题诗,亦可见齐白石老辣笔墨,如其所言“书法得力于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忏碑》,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金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忏碑》的苍劲。”是书左势坚守,右上开张,风格独特,当为典型“白石书体”。

Lot 148 齐白石 红荷墨虾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此四幅不可自家裱褙,宜于城市专门裱画店,或不损坏也。白石记。
钤印:「木居士」

说明:带盒。

  齐白石“红花墨叶”风格,一扫传统文人画的荒寒之气,生机盎然,具有烂漫的情趣。是作《红荷墨虾》荷叶如荫似盖,以厚重的块面绘出,藤干则长短粗细不一,一气呵成,顺势而下,坚挺老辣犹如擎天之柱,又似钢筋铁骨,托撑荷叶及红荷。

  红荷大写意,意境极简,笔画寥寥,设色浅淡,却气力弥满,大有扫尽画界凡胎之势,又绘有体型颇大之墨虾配景点缀。是作构图,“造险破险”,当是白石老人苦心经营之佳作也。

  又款识中“此四幅不可自家裱褙,宜于城市专门裱画店,或不损坏也。”也可见其对此作之颇为自得。

Lot 149 齐白石 喜占春魁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白石山翁。
钤印:「白石翁」

说明:带盒。

  红梅傲立,画鹊兆喜,齐白石此作寓意至佳也。

  画中,喜鹊立于磐石之顶,其形刻意放大,以表现“喜”之独占春魁也。而喜鹊之造型,则笔墨精到,勾勒精准,可谓栩栩如生,形神俱肖。磐石则顶天立地,淡墨晕染,自上而下,气势如虹,又可表现红梅之近景层次。

喜占春魁,局部

  而红梅自左,破幅而入,枝干用笔古拙,苍老如铁,极具书写性。花为点瓣,花形写意,不缺法度,西洋红晕染,花蕊则大胆作装饰性分散处理,韵味十足,富有生气。

Lot 153 齐白石 牵牛蚂蚱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白石。
钤印:「木人」

  牵牛花为齐白石笔下经常表现的题材,是作,花朵以洋红绘之,奔放热烈,花头向上,茁壮茂盛,似在隐喻蒸蒸日上,予人以朝气蓬勃之感。淡墨彩墨绘叶苔、藤蔓,叶中展花,花外展叶,且绘杂草数丛,穿插有致,画面结构清晰。

  其亦曾有诗云“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

牵牛蚂蚱,局部

  此外,一只蚂蚱,攀于竹篱笆上,凭增浓郁野趣,又使得整体,寓静于动,寓动于静,形成鲜明动静对比,更得生机。

  另有齐白石《朝颜》、《鸟石图》等,篇幅所限,不再赘言。

南吴北齐的影响

  作为近现代艺坛的两座高峰,“南吴北齐”的影响甚为深远。如王雪涛为齐白石弟子,是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其学白石翁,笔法几可乱真。而王震则得益于吴昌硕甚多,彼此间更是相互砥砺,是谓“海上双壁”。

Lot 110 王雪涛 眉寿

镜心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眉寿。雪涛写。
钤印:「王雪涛印」

  王雪涛的小写意花鸟,灵动有致,且富有生气,同时又色墨结合,使得画面韵律十足,情趣盎然。

  是作《眉寿图》,画中红梅枝头上,栖有三只八哥,计黑白双色,或高亢欢唱,或相视对望,形态栩栩如生,尤是眼睛点画,颇有拟人之意味,惹人喜爱。而梅花设色淡雅,枝条劲健,有生命力,使得整体观感,一反古人之孤寂,而得清新灵妙,雅俗共赏。

Lot 113 王雪涛 秋夜天香

镜框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瓦壶斋秋夜,雪涛写于首都。
钤印:「王雪涛印」

  “瓦壶斋”为王雪涛斋号,是作没骨法成之,设色清雅,艳红作花瓣,明黄点蕊,突出主题,枝叶以黑墨写绘,浓淡有别,简洁淋漓,以叶衬枝,略呈横倚之势,牡丹花之雍容华贵、鲜秀典雅跃然于纸。又绘二翩翩飞舞之蝴蝶,闻香而来,巧作点缀,动静相生,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活灵活现,余味不尽也。

  牡丹花娇而不媚俗,为“万花之王”,国色天香,历来是画家笔下经典题材,不过绘牡丹极易有“甜俗”、“脂粉气”,故其疏密、浓淡、设色、构图等,皆须有精湛造诣,才不至庸笔。

Lot 141 王震 1926年作 冬晴鸣禽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一亭墨玅》。1927年堀喜二编,高岛屋吴服店美术部发行。

款识:冰绡雪缟露轻盈,雅素时呈太古情。邨北邨南寒意重,无端教舞趁新晴。丙寅岁寒,白龙山人写。
钤印:「王震大利」、「一亭」、「梓园」

说明:附出版物照片。长尾雨山题盒。双盒。

  清末民初海上画派中,王一亭的影响仅次于吴昌硕。此《冬晴鸣禽》为王震1926年所作,画中冬日初晴之寒意,在枝上禽鸟的轻舞中,渐渐消失,画面又寓动于静,观之静谧之气,犹似初春。枝桠主干挺直,小枝下垂,白花点缀,似有霜气,然绿叶片片,又全无萧瑟之凉意。由此足可见,王震的绘事造诣匪浅。

冬晴鸣禽,局部

  是作出版于1927年,高岛屋吴服店美术部发行《一亭墨玅》,可谓来源有绪,附有出版物照片。

《一亭墨玅》1927年堀喜二编,高岛屋吴服店美术部发行

  另有长尾雨山题盒。

长尾雨山题盒。双盒。

  长尾雨山,讳甲,字子生。日本著名汉学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其1903年到上海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室主任,民国初年和海上画家王震、吴昌硕及南浔商人刘承干、周庆云等相识并交往密切。1914年(日本纪年大正3年)长尾甲返回日本,在京都以讲学、著述及书画为生。

Lot 138 王震 行书“读画”

横匾 水墨绢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蜗庐美术馆)

款识:读画。白龙山人书于东瀛客次。
钤印:「王震长寿」、「一亭卅后所作」、「不薄今人爱古人」

  1932年,王一亭与于右任、吴待秋等成立上海书画联合会。在缶翁去世后,其已然是海上画坛之盟主也。

“读画”,局部

  是作“读画”横幅,气势、力度与质感兼具,线条浑厚,开张豁达,行笔流利顺畅,有跌宕起伏之感,亦有古朴矫健之韵,然相较于晚期之满纸金石味,此作更为清新爽利,各有其美。

其余佳制

  【永好留真(夜场)——天涯芳草有路归】专场中,金城亦是彼时中日“永好留真”联合画展重要一员。而蒲华书法及画作,也是甚为精彩,同样颇受关注。

Lot 121 金城 1923年作 猫竹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款识:癸亥秋八月,吴兴金城画。
钤印:「拱北」、「金城」

  金城彼时为京派绘画的领军人物之一,惜过早离世。著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

  为承继金城遗志,在其入室弟子陈缘督(字梅湖)的提议下,由金城长子金开藩继承父志,会同其父的其他弟子惠孝同(字拓湖) 、赵梦朱(字明湖) 、陈少梅(字升湖)等,因金城旧号“藕湖”,其弟子亦均以“湖”字为号,故取名“湖社画会”。

猫竹,局部

  王世襄曾慨言,若非舅父金城过早谢世,其画坛地位将重新定义。是作《猫竹图》,设色多样,敷色亦是细腻,画面则鲜妍浓厚,鲜少火气,自具一种烟润之致,观之心旷神怡,同时也极具写实功力,如墨竹、兰花等,清淡浓艳各尽其彩,风格清新活泼,可谓古朴秀雅。

Lot 126 蒲华 1906年作 石菊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蜗庐美术馆)

款识:种菊篱根一尺强,重阳过后始闻香。朝呼稚子和霜折,分得秋客到草堂。丙午小春拟白阳山人诗画,蒲华。
钤印:「作英」、「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

  是题画诗见载于《陈白阳集 10卷 附录1卷 校注》P260,故蒲华言及“拟白阳山人诗画”。其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书法淳厚多姿,其画则燥润兼施,苍劲妩媚,风韵清健。与吴昌硕、虚谷、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

石菊,局部

  是作为其晚年所作,然画中所绘庭院一角,未见暮笔。其中,小草数丛,篱笆倾立,危石则高耸,红黄菊花盛开,浓郁野趣跃然于纸。又菊花以勾填法表现,菊叶晕染,掩于危石之后,层次分明,且石体淡墨饰之,以表现背后菊花之繁茂古拙,颇具用心经营。

Lot 125 蒲华 草书五言诗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蜗庐美术馆)

款识:山中无管弦,野鸟乱鸣春。一部钧天乐,朝朝耳自新。枝山,凤威仁兄法家正。弟华。
钤印:「作英」

  是作上款“凤威仁兄法家正”,暂不可考,或为庄凤威(1819-1891)。清江苏武进人,字耀采,号巢阿。官归安知县。善书法,临《九成宫碑》得晋唐笔意,名重一时。兼善画人物。

  蒲华,其性喜自由,人如其书,虽参加科举,然书风迥异于馆阁体,其用笔看似乱头粗服,逸笔草草,多不经意,但意境高古,雅逸潇洒,格调极高。是作即纵横恣肆,又不乏出入合辙之潇洒意趣,酣畅淋漓也。

结语

  是专场,近现代书画中,另有部分画作,如范曾、黄胄、启功、赵朴初等,古书画则有眭明永、密庵咸傑、李流芳、米万钟以及部分佚名佳制,因篇幅所限,无法一一俱足,不再赘言。

  诸方家,可前往上氏拍卖官网或小程序查阅电子图录,一窥究竟。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氏拍卖小程序:

——END——

观书时自得新解,作事便应同古人

文:林妹妹,图:上氏拍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