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原创 王维和崔护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惜春之情油然而生

时间:2021/7/26 15:50:00  

  王维和崔护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惜春之情油然而生

  春天在农民眼中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季节;在诗人眼中却像一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佳人。

  这位才貌双全温婉可人的美人,不仅拥有喜怒哀乐以及多愁善感的情绪,同时还会给无数文人墨客留下无尽遐想。

  作为大自然气候变化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天总是能给人产生无限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这些警醒世人珍惜春光的俗语,看似三言两语但却凝聚了很多人生哲理。

  如果在明媚的春季没有珍惜大好光阴,那么就只能默默承受“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古代文人墨客在特殊文化氛围影响之下,很容易在季节轮换时生出“伤春悲秋”情绪。这两种容易令世人产生共鸣的情绪变化,其实也铸就了古代社会多姿多彩的春色。

  有人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也在青翠的山林中,笔者则认为古代历史中的春天往往都蕴含于文学作品中。

  尤其是在诗词文化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众多大诗人们以多变的情绪细腻的笔触,将个人多愁善感的文人情怀付诸于春天之中。

  历史上的春天深蕴古代先民智慧

  上古时期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十分匮乏,所以对风雨雷电、春雨冬雪等自然现象,都有一种源自心理的原始畏惧感。

  在这种前提自然崇拜和祭祀活动应运而生,这也是古代历史中人类与春天的第一次交锋,同时也是一种充满迷信色彩的人文意识行为。

  随着历史发展上古神话人物神农氏发明了“刀耕火种”,至此古代先民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发展形势。为了能够让春耕顺利进行古代先民,除了要举行规模比较盛大的“春祭”活动之外,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

  在历法的指导下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农民,不仅掌握了春种、夏忙、秋收、冬储等自然规律。同时,也根据四时变化掌握了更多生活技巧。笔者认为这其实就是古代历史中,古人对大自然亦或是春天逐渐认知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逐渐提升以及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尤其是直接与土地接触的农民阶层,更是在四季变化以及农业操作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与春天有关系的自然现象,同时也因此发明出了具有人文气息的农谚。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等。

  这些极具生活经验的农业谚语,其实就是古代先民在春天变化中获得的宝贵财富。

  事实上随着农业发展与春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其他阶层,其实对季节更替以及多变的春季,也都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尤其是对于擅于舞文弄墨的文人群体来说,他们的诗歌中其实更能表达古代历史中的春天。

  诗词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浓浓春意

  1.诗歌王国中的文化春天

  很多人都将唐朝比喻为文化海洋诗歌王国,笔者认为这种比喻不仅特别贴切而且非常符合史实。据不完全统计唐朝有名有姓的诗人高达2500多位,如果算上佚名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唐诗总量大约可以达到约5万首左右。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这种惊人的创作量,不仅可以体现出唐朝诗歌文化繁荣局面,同时也可以从侧面证实唐朝政治与经济发展,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也应该名列前茅。在大约5万首唐诗中以“春天”,为主题的诗作数量就高达一万多首。

  可想而知唐朝诗人对春天有多么厚爱,这些诗人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去描绘春天。笔者认为除了与春天能带给人希望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春天多变的天气现象,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节日习俗息息相关。

  2. 初春、仲春、晚春与人文情怀

  按照古代历法中的规定春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春、仲春、晚春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初春总会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生机盎然之感;仲春时节姹紫嫣红、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而晚春或称为暮春又会让人有无限遗憾与留恋。

  实际上发生在古代春天中的故事,不仅具有非常浓郁的历史韵味,而且还总能给人一种或喜或悲的情绪变化。古代社会中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在人生境遇起起伏伏或大悲大喜之际,由于无法排解内心忧愁或抒发心中心雀跃之情。

  所以只能将个人心绪寄托于春天之中,这其实也是唐代诗人“伤春悲秋”情绪的由来。春天的三个不同阶段就像诗人生命历程中的不同境遇,当仕途顺遂、爱情美满之际,就像初春与仲春时的茂盛与火热;当屡试不第或屡遭贬谪之时,就如暮春时节的落寞与伤怀。

  如果从根源上去分析古代历史中的今天,或者说唐朝诗人笔下或喜或悲的春色。不难发现春天不仅是人生境遇高峰低谷的体现,同时也是古代文人表达相思之情以及爱情的大好时节。

  正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王维、崔护诗作中的春天,一种季节万般相思

  1.“诗佛”王维的“诗情画意”

  王维是古代历史中为数不多的诗作奇才,他一生曾创作过几千首诗歌,但流传后世的作品却仅有400首。作为盛唐时期可以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同时也为中唐以及晚唐诗风提供了重要借鉴。

  从王维诗作整体风格上去分析,可以发现他创作的诗歌特别善于遣词造句。而且每一句诗文都可以生动的描绘出声、色、光、态。简而言之就是在百度王维创作的诗歌时,总会有一种句句皆颜色篇篇是画作之感。

  王维虽然少年成名但由于仕途坎坷,所以他的诗歌多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这一点与终生不第的孟浩然颇为类似,而且后人将二人合成为“王孟”。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维的诗作之所以会拥有“诗中有画”的特色,其实与他擅绘山水画息息相关。

  由于王维创作的“书画特臻其妙”,所以被后世画家奉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位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大才子,绝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世间宠儿。苏轼曾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能够对盛唐诗人王维做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其实也大有君子惜君子之意。在王维创作的众多诗歌中,有一首以爱情为主题以春天为背景的诗作,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受到后世人追捧,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做《相思》。

  2.古代春天中的《相思》

  从文学角度来讲《相思》是一首借咏物表达相思之情的诗作。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这是一首创作于初春时节的名篇佳作。发生在春天的“相思”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春天万物复苏人类的情感也会在此时变得十分微妙,所以“相思”于春天的寓意与内涵更耐人寻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在古代社会又被称作“相思子”,这种可以代表相思之情的植物生长在江南地区,初春来临之时不知道会长出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在它发芽之时多采摘一些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春天是一个风含笑、水含情的大好时节,尤其是在万物刚刚复苏的初春。不仅会给人一种娇嫩而又柔弱的美感,同时也可以寄托希望和相思之情。王维创作的这首相思诗虽然立意明确,但是整首诗中却从未出现半个“相思”字眼,这就是“诗佛”作诗的高明之处。

  3.发生在春天的“桃花缘”

  晚唐诗人崔护在唐代文坛上的诗名并不高,但是他创作的《题都城南庄》一诗,可谓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上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崔护虽现存诗歌仅为6首,但是却可以凭借《题都城南庄》名垂青史。

  这种诗歌描绘的是崔护个人亲身经历,在某一年的清明时节最后赶赴长安应试。在考试结束之后他独自一人来到城外踏青,一路上他满眼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在兴致正浓之时他来到了一片桃花园,因口渴而敲开了一户隐居于此的人家。

  也正是因为这次偶然的踏青经历,他与这户人家的女子结下了一段“桃花缘”。但由于古代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双方虽然都有爱慕之心但却并没有表露心迹。当崔护离开此地之后内心五味杂陈,而这位女子也因无法与崔护相见而心急如焚。

  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崔护依然无法忘记这位女子,于是再次来到这片桃花盛开的地方。当他兴冲冲的想要与心上人再续前缘时,却得知这位女子早已因相思过度而去世。闻听此消息之后无法自已的崔护,在这户人家的柴门上写下了这首经典诗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去年来到此地时正赶上桃花盛开,隐居于此的美丽女子与桃花相得益彰。但是今年我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桃花虽然依旧迎着春风开放,但我的心上人就早已离开了人世。

  这首创作于唐朝晚期的著名诗篇,所表达出来的真情实感令人读后为之动容。作为古代历史中最情深意重的春天,不仅给人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遗憾。同时也向世人揭示了爱情就像美好的春色一样,一旦逝去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

  结 语

  春天总能给世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这主要是因为春回大地之时,总会带来鸟语花香与姹紫嫣红。这种勃勃生机的景象不仅充满了充满了春天的希望,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灿烂春景。

  古代历史中的春天总能给人以美感和深情,而唐代文人在诗歌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又仿佛被寄予了五彩斑斓的感情色彩。尤其是王维与崔护在春天中埋下的情种,更是更人一种无法释怀的惜春之情。

  【参考文献】

  卢兰凤《步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韵》

  马敬《论王维《相思》诗的两处“异文”》

  袁晓薇《凝千年之相思,铸民族之精魂:红豆意象的流变和《相思》的影响》

  李明《真挚的人生体验自然的情感咏叹——崔护《题都城南庄》赏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