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鲁迅日记里的中秋

时间:2021/9/21 18:17:08  来源:中国美术报

  【编者按】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上,鲁迅是美术革命运动伟大的先驱者和实践者。本着“美术为人生”的根本目的,鲁迅以其文字、绘画、书法、设计等方方面面的探索阐释美、表现美,以美启蒙民众、唤醒国人。

  1912年,鲁迅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动植物园、美术馆及美术展览会、文艺、音乐、演剧、调查及搜集古物等事项。1913年,鲁迅发表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从何为美术、美术之类别、美术之目的与致用、播布美术等四个方面,系统性地阐释了他的美术观。他指出美术的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又说:“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苟合于此,则无间外状若何,咸得谓之美术;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

  鲁迅相信,广义的“美术”能够解放性灵,达到“起国人”的功效,因此热心投入到各种美术活动中。他曾多次举办美术展览、支持和指导十余个美术社团、编辑出版中外美术书刊十余种、发表大量评论中外美术的文章、翻译多种国外艺术理论书籍和论文。他最先承担起了大量介绍欧洲版画的重担,并成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直接推动者……

  在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为纪念鲁迅对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国美术报》特别策划“以艺术唤醒人心的先锋——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专题,从鲁迅早年“立人”之说中对科学与艺术的思考、鲁迅的各项艺术活动以及今天通过展览和艺术创作对鲁迅的纪念等方面,多角度呈现鲁迅一生的美术活动及其艺术思想,探讨鲁迅与20世纪中国美术流变的关系和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影响。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特选发《鲁迅日记里的中秋》一文,感受鲁迅的中秋情怀。

  鲁迅日记1912年9月25日云:“阴历中秋也。……晚铭伯、季巿招饮,谈至十时返室,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

  在鲁迅关于旧历中秋的日记中,感情色彩最浓的记录,便是这一条。这是鲁迅北上的第一个中秋,这一年,老母依然在绍兴,故乡远不可及。此时此刻,饮酒夜归,“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令人泪奔。

  坐中许铭伯(1867—1921),名寿昌,字铭伯,浙江绍兴人,许寿裳的长兄,曾任财政部佥事、盐务署会办等职。鲁迅1912年5月5日到北京,宿于长发店,当夜便“至山会邑馆访许铭伯先生,得《越中先贤祠目》一册”。在许铭伯的安排下,次日便移入山会邑馆。由于是老乡,又是兄长,鲁迅与之过从甚密,特别是每逢节日,许铭伯均要邀其吃饭或“致肴二品”,共叙乡情。

  坐中季巿,即许寿裳(1883—1948),字季茀,浙江绍兴人,传记作家、教育家,许铭伯的弟弟,鲁迅在教育部的同事和至交。

  这天是阴历中秋,许氏兄弟招饮,以共泯思乡之情。 


鲁迅《朝花夕拾》

  鲁迅是深刻思念故乡的。他的思乡成果,就是1926年所写的10篇回忆散文,最后由北京未名社结集,以《朝花夕拾》之名出版。陈丹青称《朝花夕拾》中的文字“温润出神”。这些文字,确实带着含泪的微笑,如琥珀一般晶莹剔透,心情的纹路都显示得一清二楚。只有写这些文字时,鲁迅才从峻急犀利和淳厚沉郁中走出来,显示出了客子的身份。但鲁迅对于故乡的感情,在此后数年中经历着非常微妙的变化,及至后期,特别是母亲随他离开故乡后,鲁迅与绍兴,几乎到了交恶的地步。

  1917年中秋,鲁迅在京城绍兴会馆与友人聚,当天的日记写道:“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读来亦令人神往。

  许铭伯、许季巿兄弟与鲁迅多年交情甚笃,经常给鲁迅送食物,中秋节尤其如此。1914年中秋节,“许季巿贻烹鹜一器”。1915年中秋节,“晚季巿致鹜一器,与工四百文。夜月出”,这一年照例是吃了一只鸭子。1918年中秋节,“晚铭伯先生送食物二器”。1919年中秋节,“晚铭伯先生送肴二品”。1930年中秋节,“煮一鸭及火腿,治面邀平甫、雪峰及其夫人于夜间同食”。

  鲁迅日记里的中秋,多次出现烹鹜(也就是食鸭)的记载。秋日鸭肥,中秋食鸭是多地风俗,鸭的做法也多,如川西地区的烟熏鸭子、南京的桂花鸭、福建的槟榔芋烧鸭、南通的八宝鸭子、台湾的高雄鸭、成都的卤鸭子,等等。从时令来讲,每年中秋前后,盐水鸭色味最佳,这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鸭肉会带有桂花的香气,故美其名曰“桂花鸭”。《白门食谱》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中秋期间吃鸭子,无论是清爽可口的盐水鸭、脆香美味的烤鸭、浓油赤酱的酱鸭,还是鲜美的八宝鸭,都深受人们喜爱。鸭属水禽,鸭肉性寒凉,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补内虚、消毒热。秋季吃鸭肉,可消除秋燥。鲁迅至少四次在中秋节期间吃鸭肉,两次是许氏兄弟关照赠送,两次是自己烹煮,足见其对节令的重视。

  1931年中秋节,鲁迅在日记中写道:“传是旧历中秋也,月色甚佳,遂同广平访蕴如及三弟,谈至十一时方归。”鲁迅携夫人在中秋之夜走亲访友,谈兴甚浓,兄弟情谊可见。

  1934年中秋节,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动向》上的《中秋二愿》披露了自己的两个心愿:一、从此不再胡乱和别人攀亲;二、从此眼光离开脐下三寸。这是对当时文坛用“性”做卖点的反击。

  1936年的中秋节是9月30日,也是鲁迅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其时鲁迅的病情已经很重,距他逝世只有20天时间了。当天他抱病校对完《海上述林》下卷的书稿,又写信、撰文,还接待了不少来客。这一天他“似发微热”,对于月亮只字未提。忆及1912年“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的思乡之情,不禁使人怅然若失!


(摘自薛林荣:《鲁迅的饭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鲁迅的饭局》

作   者:薛林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杨晓萌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010-68469146

总编室邮箱:zgmsbvip@163.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