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陆游:一寸赤心在诗中

时间:2021/11/28 13:59:10  

陆游故居

  陆游一生留下大量诗作词作,相当一批抒写和吟咏家国情怀。正如《唐宋诗醇》所言:“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

  陆游的诗既有李白的雄奇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意境宏阔,格调高昂,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酣畅。忧国忧民的基调统领并深蕴在其诸多诗词作品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名篇,感情沉挚,气韵浑厚,全诗未着一个“愤”字,却不仅书写出愤之情愫,而且点明了愤之源头,表现了诗人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慈铭在《越缦堂诗话》评点道:“全首浑成,风格高健,置之老杜集中,直无愧色。”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为中国古典诗歌涂抹厚重一笔的佳作,意境宏阔,意象奇幻,笔力豪健,气势恢宏,表达了作者“一寸赤心惟报国”的高迈志向和抗战雪耻的坚韧气节。以至于我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早年读罢此诗,遂将陆游引为精神知己。

  悲天悯人的诗人陆游,在扰攘的人世间,始终寻找着自我的对应体,坚持把目光投向故国家园,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情,有时如同一员军中猛将,纵马疾驰,斩关夺隘:“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有时又保持书生本色,草拟战书,作歌报捷:“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永不停息地以诗词抒发和铺陈笃诚赤烈、至死不移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既是一种人生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精神支撑。陆游饱读诗书,修齐治平的情怀浸润在灵魂深处,催生出一首首感情炽热、格调轩昂的诗词作品。

  陆游晚年创作的大量诗词,将笔触聚向黎民百姓,表达了心系苍生、魂牵黎民的人文情愫。比如“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晚秋农家》)机趣天然,幽淡雅静,低吟浅唱,怡然自得,表达了作者与民众休戚与共、庆吊相通的真挚情谊。对社会底层普通劳动者的状绘,无疑是陆游诗词家国情怀的重要维度,诗人用淳厚平易、清丽明快的诗词作品,拉近了与普通劳动者的的情感距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作为陆游爱国诗中的扛鼎力作和生命绝笔,《示儿》以雄直之体、浑转之气、奇崛之句,引燃了诗人于生命终点所迸发出的耀眼的爱国火花,也是对自身家国情怀的终极梳理和精辟总结,其后历朝历代凡是读过《示儿》的人,无不为之感奋动容。

  与陆游同时代的南宋诗人刘克庄曾写下一首绝句:“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如是评价:“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明末清初文学家贺贻孙在《诗笺》中写道:“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诚哉斯言,《示儿》一诗既是陆游对膝下儿孙的临终嘱托,更是诗人对国家对民族九死不悔忠贞精神的缩影。

  陆游其诗其词既章法整饬谨严,又风格多维多样,或气壮语豪,飘逸奔放;或沉郁顿挫,情调低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宛如一泓清灵的深泉,涓涓流淌在我们的精神河床上,涵育滋养着后人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西尧),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