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王克举 :黄河的魂魄在何处——关于黄河长卷创作的思考

时间:2022/1/25 10:37:53  来源: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第257期 美术聚焦

黄河品格在当代的艺术呈现

任军伟/学术主持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谈道,“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艺术家以黄河为表现主题,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重要历史时期的今天,艺术家们为了表现黄河的历史感、厚重感、现实感和时代感,在前人的基础上,力求将新的艺术语汇与时代精神结合,创作出主题鲜明、气象阔大的艺术佳作。本刊围绕黄河品格在当代的艺术呈现相关问题展开学术探讨。

● 吴为山:通过文艺作品表现黄河精神、讲好黄河故事

● 徐涟:塑造当代黄河精神新的视觉形象

● 薛永年: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 王克举 :黄河的魂魄在何处——关于黄河长卷创作的思考

● 陈明:黄河精神对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

● 刘凯:中国现当代美术创作中的“黄河品格”及其表现

● 高敏:黄河题材美术创作的时代性与民族化——从谢瑞阶的《中流砥柱》谈起

王克举?黄河组图之刘家峡(局部)?油画?2019年

  画黄河时,我想求证两个概念:一、为什么黄河是母亲河?二、什么是黄河精神?

  黄河大约有160万年的历史。黄河的上游从源头至内蒙古的托克托,此段山地起伏,高山盆地兼有;中游至河南桃花峪,此段黄河流淌在晋陕峡谷之间;下游至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此段平缓广袤、河道蜿蜒恣意。关于黄土高坡由来的主流观点是“风成说”,认为是季风将西部的沙土运至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内蒙古(南部)以及甘肃(东部),风沙被太行山脉阻隔而止,因此,黄土高坡的土层厚度可达1000米以上,主要是细沙颗粒,极易流失,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远古时期,黄河的下游多由低洼盆湖、浅海构成,是黄河裹挟着泥沙而下,将华北地区冲积成广袤的大平原(当然海水消退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成因)。黄河中游和下游交界处,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的平原地势平缓、土壤疏松,便于耕种开垦,因此在“三河”地区(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诞生了早期的农耕文明,人口增长,氏族聚集,这就是华夏文明的开始。随后它向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扩展,黄河就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早在距今8000年前就已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距今7000-3500年间,黄河流域孕育出了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文明。中国早期的朝代也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从夏、商、周直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黄河的形成和发育史也伴随着不断泛滥和改道的历史,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可以想象到远古时期的先民在黄河洪水面前的无助,一次次的洪水泛滥,一次次的家破人亡。而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奋力抗争,繁衍生息,日益壮大。之后的历朝历代都要面对治理黄河的难题,随着经验的积累,治黄也越来越有成效。可以说,正是黄河、是这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华夏民族顽强不屈、生生不息的倔强性格。我想这就是黄河精神。

  我在绘画纪述中追问过,我画黄河最大的难题是:我如何能靠近黄河?黄河在哪里?黄河的魂魄在何处?

  如何靠近黄河?这首先是来自物理上的难度,尤其是寻找黄河的源头。黄河的伟大也包括它高绝的海拔、无常的气候,以及路途的艰辛和无法靠近。黄河在哪里?我觉得黄河在每一个描述它的人的心里,而不只是在地图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在我这里,她是一条美丽的没有被人为干涉过的原生态的大河。黄河魂魄在何处?怎样画出黄河的精神,我为此绞尽脑汁。我在开画之前做了大量准备,翻阅黄河有关史书,同时反复观看中央电视台1987版的“话说黄河”纪录片,它的画面语言更接近绘画的角度,信息量也更大。当我拿着画笔跋涉徘徊在黄河岸边的时候,就是想深入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生态和文化,从而让我笔下的每一处景点更准确、更具特色且饱含人文精神,能够承载我对黄河的理解和情感。我想把黄河长卷画得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她既有涓涓细流,又气势恢宏。

  黄河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是一条敢与命运抗争的河,是一条造就了华夏民族倔强性格的河。一路画,一路深入地接近黄河,越发体会到黄河的伟大不朽,内心有一种朝圣的感觉。黄河长卷完成后,我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做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一方面是要给自己看、给同道们看,同时内心深处的确有一个愿望,就是要给黄河看、给黄河一个交代,向黄河孕育的这片土地鞠躬,如同祭祀一样神圣庄严,以此了却一桩心愿。■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