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夜经济更要打好文化牌

时间:2022/7/28 23:09:49  来源:大众日报

  卢昱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里,我省多地夜经济更是“火力全开”,一些新业态、新玩法不断涌现,呈现更加多元、立体的格局。其中,较为可喜的是,除了餐饮、购物、夜游等传统消费内容,还融合了演艺、非遗、体育等文化元素。

  在夜经济中,尝试打文化牌是有益的探索。夜经济丰富了居民休闲生活,是消费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也为城市注入了时尚与活力,是衡量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指标。早在北宋年间的东京汴梁,人们在夜里吃喝之余,也不忘文化浸润。在一处名为“瓦舍”的商业市集中,不仅有歌舞表演、弹唱、说书者,还有卖药、卖卦、剪纸画的。用今人眼光看,也算是一个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的大型综合文化广场。而在国外,像伦敦、巴黎、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夜经济非常发达,其中就融入了许多音乐厅、剧院和图书馆等文化元素。

  作为一种复合经济形态,夜经济所包含的消费元素很多。想要夜经济持之以恒,甚至迈上台阶,则需要有文化元素的加持,尤其以本地区域文化为内核,这样才能独具特色,就像在千万直播账号中杀出的东方甄选一样,在流量、资本的大潮中,依靠文化的力量远航。

  当下,很多城市发展夜经济,有点、线、面三种,有的围绕一个小景点做大文章,有的让一条街烟火升腾,还有的形成辐射能力很强的街区。无论大小,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心中向往的夜经济有一个共同点,即根据城市定位和既有的文化元素,挖掘城市文化内核,用文化元素为夜经济赋能,用文化点亮城市夜经济。

  无人机天空音乐剧表演、各类主题激光秀、夜场巡游、国潮电音节、沉浸式古风演出、民俗文化夜市、后备厢市集……我省多地夜经济的文化创新便是黑中有亮、寓教于乐,让夜经济不再是白天经济的翻版。而夜经济的发展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不断试错,在与文化相融合时,有一些事项值得特别关注。

  最先需要考虑的是文化场景的塑造。如泰山脚下、青州城中、大明湖畔,其夜经济的魅力,离不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文化景观本身对消费者有巨大吸引力。这也给管理者带来启发,能否结合区域本身的文化基因营造文化环境,比如以灯光秀让特定文化的区域亮起来,适当在夜间开发博物馆、陈列馆等文化场所,甚至可以塑造一批以街景梦工厂为主题的夜文化场景。

  再就是构造与夜经济契合的文化演艺氛围。各地夜经济核心区的文化演艺场所并不少,可以打造有特色的驻场演出,选取一些短小精悍的传统戏剧、相声等,让演艺空间和项目多样化。笔者在我省多地农村的夜市上,见到文旅部门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各地年轻人也有内在展示的文化需求,开展戏曲、武术等不同种类的文化表演,还引入网络直播,创新无处不在。

  除了文化所需的硬件和软件,促进文化互动也必不可少,可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夜文化建设,提供满足各种人群消费的产品,满足差异性的精神文化诉求,既要有精品内容满足白领,也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满足青年。当然,在夜经济中打文化牌也一定不能少了监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列出清单,明确禁止内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