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扬州八怪”郑板桥到底“怪”在哪里

时间:2023/11/25 17:22:17  来源:新华日报

郑板桥《六分半书怀素自序中堂》

   2023年11月22日,是清代画家、书法家郑燮诞辰330周年纪念日,在《江苏文库》中,郑燮被列为江苏历代名人,《江苏文库》中的《郑板桥》也即将出版。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那么他到底“怪”在哪里呢?

   据《江苏文库·江苏历代名人词典》介绍,郑燮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幼年丧母,由后母抚养长大。乾隆元年(1736),44岁时考中进士,50岁时任范县知县。56岁时,乾隆东巡到泰山,封他为“书画史”。61岁时,因为请求赈济灾民得罪大吏而离开官场,从此绝意宦途,客居扬州,卖画为生。他的诗、书、画皆旷世独立,自成一家,世称“三绝”。

   《郑板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同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于平所著,书中评价郑板桥“将抑扬激动的诗情、秀劲脱俗的画意、雄拔奇崛的书体结合在一起,在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发中,迸发出强悍的审美力量”。

   于平认为,郑板桥的“怪”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书法方面提出“六分半书”,被世人称为“板桥体”。有学者认为,由于隶书被称为“八分书”,而郑板桥的这种既不是隶书又不是楷书的字体正好介于二者之间,所以他戏称自己所创的字体为“六分半书”。

   郑板桥把自己所长的“六分半书”钻研到极致,在一幅字甚至一个字中将真、行、隶、草、篆的韵味熔于一炉,既新又奇,如怪味豆一般让人欲罢不能,成为书坛一绝。这种惊世骇俗的姿态赢得了惊叹和赞美,也招来不少非议。比如近代书法家王潜刚评价道,“只可作为游戏笔墨耳,不足言书法也。”

   同时,他的画作也怪,一生只画兰、竹、石三种题材,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极其简单。

   “所谓‘怪’,是对传统的反叛,主要表现在对封建正统伦理规范的抗争,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于平分析说,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极大关系。“这是一个能够提供机遇却也暗伏危机的‘盛世’,这样的时代,为郑板桥的成功提供了许多机遇,也设置了种种磨难。”

   郑板桥生于兴化,长期寓居、谋生、扬名的地方是扬州。兴化是一座古老、安定、文化积累深厚的小县城,不仅是鱼米之乡,也出了不少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可谓人文荟萃,代有英才。扬州是文化名城,清初经历了战争的创伤,经过几十年休整,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繁华,盐商对衣食住行声色犬马的考究也带动了城市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这样的时代环境既有有利方面:统治者励精图治,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快速,文化成果丰富。也有不利方面:统治者推行的专制思想和苛刻政策导致各种矛盾此起彼伏,满汉、贫富、廉贪、商农之间的争斗时隐时现。同时,现实状况和传统习惯使读书人既感到动辄得咎,又常对别人的求新求变不以为然,在有意无意中否定创新。在这样的环境下,郑板桥的行为和艺术自然带有某种“怪异”。

   郑板桥为官清廉有才干,勤政爱民,不畏权势。无论是穷是达,也没有自弃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而是始终保持着忧国忧民之心,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理想,寄托于清竹、墨兰、劲石中,所以形成了独特的书法、绘画风格。许多人之激赏郑板桥,也正是看重他人品与艺品的相统一。例如我们看他的风竹绘画,吟诵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就自然感受到他坚贞清廉刚直不阿的硬骨头品质。

   同时,他一生落拓不羁,又好放言高谈,臧否人物,无所忌讳,颇得狂名。在艺术上则是谋求创新,不再受前人束缚而“自辟蹊径”,如在书法中试图糅合帖学与碑学,“将篆隶行草铸成一炉”,因此远离了原先的传统而显得“怪”。

   随着历史的淘洗、时代的进步,人们惊奇地发现,郑板桥对文人画的改革开拓,得到了后世艺术家的广泛赞赏和传承。徐悲鸿曾在郑板桥的一幅《兰竹石》画上题跋道:“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