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大家”画大画 我画小画

时间:2024/5/25 21:42:44  来源:美术报

   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生。当时著名美术史论家迟轲教授给我们上世界美术史课,让我知道了欧洲著名画家凡·戴克兄弟,是以画小幅油画著称的,那幅俄罗斯油画家巴维尔·安德烈耶维奇·费多托夫的《少校求婚》,不足A3纸大,却至今留在我的记忆中。

   也正是那个时期,从苏联留学回国的著名油画家罗工柳、肖峰和郭绍纲先生,都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办过个人画展,所展出的人物画作品,尺幅基本上都没有超过两米的,其中大量风景写生油画作品都只有A4纸大,乃至A4纸一半大,十分精彩,给我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自三位留苏老师的画展后,在广州美院学生中,都争相画小幅油画风景,蔚然成风。

   我的油画写生作品《上饶市道圹街小学后门》,曾受到郭绍纲老师表扬,说色彩很好。这幅小作比A4纸还小,是我于1961年夏天,回江西上饶市过暑假时画的,我曾在这里念高小。

   近些年来,美术界风气大变,最为突出的一点是画家都争相画巨幅大画,或是因为中国画主要以尺论价的原因,为追求能卖更多的钱,所以越画越大。

   大约是2016年左右的某一天,我从《广州日报》看到该报记者采访某位在当时“名声远播、威震神州”的画家,采访记者有句令人难忘的提问:“某老师,您的山水画为何都画得这么大呀?”

   该画家得意地答曰:“大家!画大画!”

   此“大家”当时权势显赫,其言不但在当时的广州画坛产生了“令人惊叹”的效果,而且,时至今天还被业内人士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其实,此“大家”只是用他的“狂言”过早地、坦诚地反映了近些年来业内客观存在的、追求作品卖高价钱的风气。除了受中国画按尺论价的影响,另外关键的是“国展”都要求参展画作都必须是大画才能入选。

   如果按照“大家画大画”的观点,八大山人和齐白石都是“小家”,因为人们至今未见过八大与齐老画超过八尺乃至过丈的大画。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这“80后”老头,自认为自己只是个没有多少业绩的“小家”,这辈子也只画小画,只做小雕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