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征集明城墙砖 是文物保护的示范

时间:2017/12/6 22:19:04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夏振彬

  南京发起“颗粒归仓守护城墙”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散落的明城砖线索。一年以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共收到市民提供的线索近300条,已回收城砖约8万块,它们将来可以用于维修约3公里的明城墙。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南京明城墙身世“显赫”。作为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乃至世界古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珍贵无比,都是无法复制的历史遗存。然而在历史上,南京城墙有些地段被拆毁,大量的明城砖流失民间——发动全城征集,可以说是“抢救”墙砖的必要行动,也是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一种创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守护“城市的灵魂”绝非政府部门的独角戏,应该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从各地过去的尝试来看,文物修复、文化遗产保护等常常面临人员队伍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等问题,单靠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以南京明城墙保护来说,墙砖散布各地,仅仅依靠有限的人力物力一一搜集,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全城征集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年纪轻轻的学生到年过九旬的老人,从文物、历史爱好者到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都积极响应,很多企业还热心地捐款捐物……活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墙砖保护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更多力量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可谓一举多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更有力的社会参与,需要更多地激发群众的主体力量,而相关的尝试也越来越多。比如河南省博物馆连续多年组织文创设计大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创产品开发;山西省尝试“文物认领”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参与文物的保护利用,大大提高了社会参与的热情……对比国内外先进经验,关于整合社会资源不妨继续“开脑洞”,比如美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公园,其经费既有联邦政府拨款,也有通过税费减免鼓励社会各界的投资和捐赠;在意大利,企业、个人赞助文物修复工程,可以获得丰厚“回报”,比如修复现场的挡板上会印上企业标识,新闻发布会上赞助者可以声名远播,此外,意大利还有“艺术津贴”,规定捐助文物修复的企业可享受退税待遇……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何进一步整合社会力量、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体制机制,需要更多的尝试与探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